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低量喷雾技术 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药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5~1/10。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不仅在温室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还开发出了适合大田使用的低量喷杆喷雾机。 2.静电喷雾技术 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雾滴在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缺点是带电雾滴对植  相似文献   

2.
<正>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的1/5~1/10。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在植株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3.
<正> 低容量农药喷雾法(又称细喷雾法)具有喷药成本低、省工省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是近年来在茶园、棉花等经济作物中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高效喷药技术。现将低容量喷药机具的选用和使用技术巧介绍如下:1 手动低容量喷雾。手动低容量喷雾器喷片的孔径为1mm,主要有工农-16型、长江-10型等,在使用可湿性粉剂或水质硬的地区,为了防治堵塞喷眼,手动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4.
1.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的1/10~1/5。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在植株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5.
<正>1.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0%~20%。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尤其适合在温室中及山区应用。2.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  相似文献   

6.
低容量农药喷雾法(又称细喷雾法)具有喷药成本低(每亩药液施用量仅为3.3~33.3升)、省工省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是近年来在茶园、棉花等经济作物上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高效喷药技术。现将低容量喷药机具的选用和使用技巧介绍如下:一、手动低容量喷雾手动低容量喷雾器喷片的孔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进行了静电喷雾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江苏苏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带有静电喷雾装置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WZ-350A,可在用药量较常规用量减少50%、用水量较常规减少65%的情况下,对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效与普通机械常规用量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静电喷雾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药量和用水量,从而提高农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300 g·hm-2采用3WBD 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药剂加水量的多少与对应的不同孔径喷片喷雾对单季晚粳稻穗瘟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加水300 kg·hm-2对应10 mm孔径喷片的低容量小孔径喷片喷雾对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最好,而且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9.
一、循环喷雾技术对常规喷雾机具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在喷洒部件相对一侧加装药物回收装置,将没有沉积在靶标植株上的药液收集后抽回药液箱,循环利用,可大幅度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二、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纸卡法在室内对TEPEC-B1型高压静电喷雾器进行了雾滴大小,喷雾距离,喷雾密度和喷雾量的测试,同时与常规喷雾器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表明:TEPEC-B1型高压静电喷雾器荷电喷雾的雾滴密度显著高于非荷电喷雾,在靶标背面的雾滴密度明显增大。荷电喷雾的雾滴粒径只有常规喷雾雾滴粒径的1/3~1/4,且粒径谱较常规喷雾器窄,雾滴均匀度较高。TEPEC-B1型高压静电喷雾器通过不同档位调节可以控制喷雾量和喷雾距离,适于保护地不同类型蔬菜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揭示静电技术对喷雾雾化性能、理化性质和沉降等方面影响,为静电喷雾技术在作物病虫草害防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激光粒度系统比较分析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的雾滴粒径特征,采用铂金环法和座滴法分别评测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雾滴的表面张力和其与稗草叶片的接触角,在开放式风洞中采用麦拉片、相片纸中收集不同喷雾方式的地面飘移量及靶标的沉积量,评价静电喷雾技术对飘移沉积分布和靶标沉积量的影响。【结果】在0.3 MPa喷雾压力下,比较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的雾滴粒径特征,发现静电喷雾的体积中径D50高于非静电喷雾的,雾滴直径D90却低于非静电喷雾的,但差异不显著;分布跨度S显著低于非静电喷雾的,两者的ΦVol<150μm差异不显著,而静电喷雾粒径分布更加均匀。比较两者的理化性质发现,静电喷雾雾滴的表面张力及其与稗草叶片在200、400和600 ms的接触角均显著低于非静电喷雾。进一步采用Depositscan分析比较相片纸上飘移沉积规律,喷雾方式对飘移沉积雾滴D50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非静电喷雾...  相似文献   

12.
超低量喷雾技术 即单位面积上施药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10~1/5。此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在温室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用该项技术,日本还专门开发了适合大田使用的低量喷杆喷雾机。  相似文献   

13.
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5~1/10。  相似文献   

14.
长江—10型、工农—16型、单管等手动喷雾器常规喷药,喷水量多,用药量大,工效很低,农药严重浪费,土壤、水源及环境也受到污染。1980年,我们开展了手动喷雾器低容量喷雾部件的改进,应用0.7~1.0毫米孔径钢玉瓷喷片,收到了雾滴细、喷雾角大、流量小、喷片耐久性好等效果。其使用寿命是铜片的130倍,是不锈钢片的20多倍。  相似文献   

15.
喷雾器喷片孔径对胡麻田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不同孔径 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片喷雾防除胡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野燕麦的结果表明,药液在胡麻叶片上的附着率以0.7 mm 喷片孔径最高.药后45 d 40%2甲·辛酰溴乳油1500 mL/hm2对水675 kg 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8.8%精喹禾灵乳油750 mL/hm2对水675 kg 对野燕麦的防效均以0.7 mm 孔径喷雾最高,不同孔径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种小型机动背负式喷杆喷雾机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新研制的机动背负式喷杆喷雾机的流量分布、药液沉积均匀性、农药沉积率及农药对操作者的污染与传统手动喷雾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具流量分布变异系数为11.09%;药液沉积的变异系数为20.27%,较传统手动喷雾器低6%;当施药液量为225 L/hm2和300 L/hm2时,处于拔节期水稻上的农药沉积率为25.9%和27.4%,比传统手动喷雾器分别提高了7.8%和5.8%,而操作者体表的农药沉积量分别降低近70%和50%。该机具喷施药液分布均匀,农药沉积率较高,适宜在小型地块实施喷雾作业。  相似文献   

17.
为在有效控制杂草危害的同时,降低氰氟草酯防除成本、维护水稻田安全生产环境,对10%氰氟草酯EC不同喷雾方式防除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后20d,常规喷雾1.2mm喷片处理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常规喷雾1.8mm喷片处理的防效,与弥雾法处理的防效接近;药后45d,以弥雾法处理的防效为最佳,其次是常规喷雾1.2mm喷片处理,常规喷雾1.8mm喷片处理的防效最差。生产上利用10%氰氟草酯EC防除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时,宜采用弥雾法或细喷雾施药,可提高防效和降低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在常规植保机上添加静电喷雾设备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的技术指标,特开展本次试验。试验设置是否加装静电喷雾装置、植保机水量、农药用量3个因素,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采用静电喷雾装置的植保机在15 L水量、常规农药用量的情况下,在封闭化除、白背飞虱防治及穗颈瘟防治中效果最好,在茎叶处理、稻纵卷叶螟防治中效果略低于常规植保机(20 L水量、常规农药用量);采用静电喷雾装置的植保机在15 L水量、0.9倍农药用量的情况下,防治效果略低于前二种处理;静电喷雾装置在15 L用水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常规植保机20 L水量同样的防治效果甚至更好,而同时降低水量与农药使用量的静电喷雾处理在本试验中效果略低于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农业植保施药落后、农药使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现代施药装备缺乏等关键问题,设计出一种可变雾滴直径农业喷雾机喷雾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08124.6),并设计出3WD-12(24)型采用可变雾滴直径农业喷雾机喷雾装置的农业喷雾机械。试验结果表明,雾滴直径在13~90μm之间变化,喷雾的药液流量可在440~660 mL.m in-1之间调节,比常规的喷雾机节约了1/3以上用药量;实现植保机具一机多用,既能喷雾又能喷烟,且可实现对搭架式葡萄和果园等进行立体喷雾或喷烟,配套可变地隙拖拉机植保作业;根据喷雾作业对象及生长状态的不同而改变喷雾方式,从而可以达到高效施药、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40%毒死蜱开展不同剂量、液量和喷雾孔径组合处理对单季稻稻纵卷叶螟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以40%毒死蜱80 mL、药液量20kg、喷片孔径1.2mm组合处理效果最好,防治效果87.92%;其次为40%毒死蜱80 mL与药液量30kg与孔径1.5mm处理,防治效果83.12%;40%毒死蜱80 mL与药液量40kg与孔径1.8mm处理,防治效果82.88%;以及40%毒死蜱80 mL与药液量10kg与孔径1mm处理的防治效果82.78%。由此可见,喷雾器喷头孔径太粗或太细对稻纵卷叶螟防效都有一定影响,一般以药液量20kg、喷片孔径1.2mm处理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