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候鸟和荒漠生态系统。2006年3月~2007年4月,对该保护区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境等进行了多次科学调查。综合文献记载,得知阳关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86种,隶属13目,30科,57属,其中留鸟13种,夏候鸟47种,冬候鸟5种,旅鸟21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占繁殖鸟总数的70%,而东洋界种类仅2种。生境类型包括湿地、草原、灌丛和居民点等。近年来保护区内珍稀鸟类数量不断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栖息地丧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  相似文献   

2.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连城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以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候鸟和以天然青杄林(P.wilsonii)、祁连圆柏林(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林(Picea crassifolia)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于2015年7月~9月对连城保护区夏季鸟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等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调查。获悉鸟类共80种,隶属于9目20科,包括留鸟54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2种、旅鸟3种。鸟类区系主要为古北界,占繁殖鸟种数的50.67%。文中分析了栖息地变迁、人为活动、自然因素等对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以此提出保护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以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18年4~5月,首次较为系统地对卡山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等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鸟类9目21科5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调查结果显示,春季鸟类中,共有留鸟19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6种、旅鸟6种;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47种,占总数的79.66%;鸟类区系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占繁殖鸟种数的78.72%。工业发展、人为活动干扰、保护措施等对卡山自然保护区鸟类有不同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对应的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带法,对内蒙古白银库伦遗鸥自然保护区内6种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77种,隶属于10目23科。其中,留鸟11种,夏候鸟50种,旅鸟16种。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冬季最低。各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明显,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其优势种不同,而且在不同季节也有变化。栖息环境和食物的季节性变化是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发现,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繁殖地分布的最西新记录。遗鸥(Larus relictus)最早于4月到达白银库伦,8月离开,每年数量最高峰出现在6月。连年干旱是影响遗鸥种群繁殖和数量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4年7~8月,对天祝鸟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等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1科150种(包括实地发现的101种和资料得来的49种),其中留鸟89种、夏候鸟52种、冬候鸟5种、旅鸟6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为主,占鸟类种数的58%.文中还分析了栖息地变迁及人类活动对鸟类种类及数量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的动态变化,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该区4种生境中的鸟类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获得88种鸟类,其中留鸟49种,夏候鸟29种,旅鸟9种,冬候鸟1种。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冬季最低。各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明显,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其优势种不同,而且在不同季节也有变化。从全年不同生境中鸟类分布情况来看,乔木林生境中鸟类分布最少,仅29种,农田-居民区生境中分布35种,灌木林中分布40种,水域沼泽生境中分布最多,有43种鸟类在其分布。  相似文献   

7.
荒漠地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以金塔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东北部,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2009年6月~10月,对金塔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境等进行了多次科学调查。综合文献记载,得知金塔共有鸟类61种,隶14目,28科,46属。其中留鸟11种,夏候鸟37种,旅鸟1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占繁殖鸟总数的65.2%;东洋界...  相似文献   

8.
2005年和2008-2009年,以样带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鸟类区系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168种,隶属于14目39科。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73种,旅鸟60种,冬候鸟4种。繁殖鸟104种,构成鸟类区系的主体。繁殖鸟中北方型种类有92种,占繁殖鸟总数的88.5%,北方型种类占绝对优势,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在所记录鸟类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调查区域主要由林地、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和居民区5种生境类型组成,调查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鸟类区系组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的资源现状,于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对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对保护区内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和地理区系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保护区共记录208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分属4纲24目66科,其中,两栖纲2目5科7种,占保护区物种总数的3.37%;爬行纲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博斯腾湖湿地鸟类多样性分布特点,运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11月对博斯腾湿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0种,隶属于17目33科54属。其中夏侯鸟46种(57.50%),留鸟18种(22.50%),旅鸟13种(16.25%),冬候鸟3种(3.75%);鸟类区系中古北界种类57种(71.25%),广布种12种(15.00%),中亚种类8种(10.00%),东洋种3种(3.75%),湿地中以古北界种为主;观察到的记录种中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保护鸟类7种,运用G-F指数及Shannon-Weiner指数对各生境鸟类类群多样性进行了分析,G-F指数大小顺序为开阔水域(0.48)>芦苇沼泽(0.43)>农田生境(0.41)>灌丛生境(0.33),Shannon-Weiner指数大小顺序为芦苇沼泽(2.05)>开阔水域(1.88)>农田(1.87)>灌丛(1.43)。湿地鸟类种群数量的多少与生境类型的复杂性、人为干扰情况以及生境面积的大小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