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水稻插秧机教学与实践受空间、资源限制,难以较好保证教学均质化的问题,课题组开发了水稻插秧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通过设计插秧机整机结构认知、插植部件工作原理仿真、插秧机作业流程虚拟操作和虚拟拆装等多模块层级虚拟训练,旨在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插秧机关键零部件机构名称、插秧机操作和调节规范与流程、插植部件和送秧装置工作原理。教学实践表明,该虚拟仿真系统显著充实了课堂教学资源,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轶楠 《农业工程》2014,4(5):31-32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介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指出了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荔城区水稻生产基本情况、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概括地介绍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出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重点机具选配以及工艺路线,并进行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许多先进实用的机械技术被用于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水稻生产机械化育秧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耕整地技术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插秧技术以及水稻生产机械化收获技术等,对于保证水稻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要领,希望为研究水稻全程机械化技...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农田精准平整技术、水稻精准种植技术、水田精准喷施技术、水稻精准收获技术和稻谷干燥技术,同时分析了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在进出口贸易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简单介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价值,并从转变生产意识、加强机械支持、优化生产规划、培养经济人才四个方面探究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农作物质量.  相似文献   

8.
面对变幻莫测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未知风险,中国的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能否推进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实现稳产保产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进口依赖风险依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期课题.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配合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全程机械化,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填补青壮年离开农村后形成的劳动力缺口,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国农业的稳步发...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芜湖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传统的耕作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适宜生产各种优质农产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耕作制度以:“油——稻——稻”三熟制和“油——稻”两熟制为主。水稻是芜湖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全县水稻生产在耕整地、灌溉、植保、脱粒等环节早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 WTO,对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要求也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10.
朱亚东 《中国农机化》2007,(5):67-71,60
在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引进与技改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配套机插秧的水田整地装备、水稻栽种模式和插秧机械选型、水稻田间管理装备、水稻收获机械技术改造和选型四个方面作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双季稻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插秧机保有量少、手工直播趋势蔓延等栽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茬口衔接、生育期、比较效益、技术难易、生产规模五个方面梳理制约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综合测评和试验示范深入比较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水稻钵苗摆栽技术三种机械化栽植技术在缓解茬口矛盾、抵御自然灾害、农药减施、水稻增产等方面的优势,遴选出适宜南方双季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模式。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通过因地制宜选定适用主推技术、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水稻栽植机具保有量、完善育秧中心布局、提高育插秧作业服务能力等发展路径加快提升高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促进双季稻面积恢复。  相似文献   

12.
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六大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是现阶段烟叶生产的现实选择。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必须抓住六大关键:一是规模种植,集约经营,二是总量增长,结构优化;三是两农结合,两化融合;四是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五是壮大队伍,培育组织;六是差异化推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方粮库仓储水稻温度场数学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门艳忠 《农机化研究》2004,(6):171-173,176
根据传热学理论,针对北方粮库仓储水稻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非稳态条件下仓储水稻温度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个模拟试验仓,当外界风温变化时,对仓储水稻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实验测定,明确了可能存在高温积聚的区域,为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创建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仿真教学在现阶段数控编程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托仿真教学的方法对当前数控编程的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介绍了现阶段数控编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仿真教学法的工具(仿真软件)对学生进行数控编程方面的教学,分析了此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结合目前市场上量产的香菇机械化生产装备,以年产200万袋香菇菌棒为基标,对香菇生产所需的具体机械化装备进行调研、选型与对比,筛选出符合实际的香菇机械化生产装备配置,并对选择过程进行了简单描述,以期为香菇机械化生产装备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逐年增加,粮食安全有较大隐患的问题,我国启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以“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以“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对农业机械提出提升通过性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总体要求,在播种方面发展小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大豆玉米播种分控技术、玉米大排量施肥技术、秸秆防堵技术、均匀接行技术;在田间管理方面发展双喷雾系统分带定向施药技术、自适应喷杆调节技术、植保机轮距调节技术、防飘移喷雾技术;在收获方面发展密植玉米低损摘穗技术、玉米低损低破碎脱粒技术、大豆低损割台技术、大豆低破碎柔性脱粒技术、大豆高效清选技术、大豆低破碎籽粒输送技术、大豆机收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现阶段需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装备,进一步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特点与作业机具特性,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加强创新机具研发,提高机具对种植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落实国家“藏粮于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利用1998—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加权值每提升1%,本地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约0.579%;第二,从不同农机类型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大中型农机实现,影响系数为0.252;第三,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机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于不同经纬度之间,在水稻跨区作业省份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为0.027。因此,提出通过进一步优化农机跨区作业机型、改进粮食品种、提升田间管理技术等方式扩大不同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生长和收获时间差,为农机跨区作业创造条件,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剥叶元件是甘蔗剥叶机构的核心元件,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甘蔗剥叶的效率和质量。为此,用虚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小型甘蔗剥叶机剥叶元件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一个与剥叶元件动力学等价的ADAMS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动态仿真实际甘蔗剥叶机的运行,获取仿真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曲线,为剥叶元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效率是衡量粳稻生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提高粳稻生产环境效率是实现粳稻增产绿色可持续的关键。基于灰水足迹视角,选取2005—2020年中国13个粳稻主产省份数据,构建基于SBM-DEA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粳稻生产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2005—2020年中国粳稻生产灰水足迹排放量有所下降,但高灰水足迹地域范围明显扩大。中国粳稻生产环境效率的均值为0.775 0,并且自2005年开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粳稻生产背后的环境代价仍然较高。计量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显著降低了粳稻生产环境效率,虽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粳稻生产规模化两条路径来提升,但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弥补由劳动力转移引起的直接效率损失。因此,政府应鼓励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并加快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为提高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搭建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s a commentary on several research studies conducted on the prospects for aerobic rice production systems that aim at reducing the demand for irrigation water which in certain major rice producing areas of the worl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carce. The research studies considered, as reported in published articles mainly under the aegis of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 have a narrow scope in that they test only 3 or 4 rice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treatments obtained with controlled irrigation, but with other agronomic factors of production held as constant. Consequently, these studies do not permit an assessment of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gronomic factors that will be of cri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erformance of any production system. Varying the production factor of “water” will seriously affect also the levels of the other factors requir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of a production system.The major weakness in the studies analysed in this article originates from not taking account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different production systems. This applies to the experimental field design used for the research studies as well as to the subsequent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results. The existence of such interactions is a serious complicating element that makes meaningful comparisons between different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difficult. Consequently, the data and conclusions drawn from such research readily become biased towards proposing standardised solutions for possible introduction to farmers through a linear technology transfer process. Yet, the variability and diversity encountered in the real-world farming environment demand more flexible solutions and approach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intensive production practices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 types of processes, such as those employed by farmer field schools.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based on expertise of 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SRI), that several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agronomic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demand for irrigation water, other than the asserted ne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ultivars, are feasible. Further, these agronomic solutions can offer immediate benefits of reduced water requirements and increased net returns that would be readily accessible to a wide range of rice producers, particularly the resource poor smallhol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