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天津市376位酒店顾客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EM模型对公众在酒店情境下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微观探讨.结果表明:公众酒店低碳消费行为包含一般行为与积极行为两个维度,公众对一般行为的认知和参与度较高,而对积极行为的认知和参与度相对较低.影响一般行为的因素依次为公众感知利益、酒店低碳情境、低碳态度和社会规范,影响积极行为的因素依次为低碳态度、低碳知识、社会规范和感知利益.  相似文献   

2.
应用对应分析(CA)与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并给出各群落类型的土壤环境定量解释。结果表明: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地区多数物种出现频次不高,物种丰富度低;CCA排序结果显示出土壤含水率、总盐、HCO3-是决定植物群落分异的主导土壤环境因子,得到CCA第一轴、第二轴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将样地划分为4种群落类型,定量地揭示研究区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税收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调节器,在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研究绿色税收政策对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技术经济、消费及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偏低,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税费绿化度在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但税费绿化度对消费、发展低碳经济指标相关度较低,表明税收政策对低碳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原因在于现行税收政策不能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文中进一步提出了税收制度改革应与低碳经济统筹结合,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完善税收制度,促进内蒙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的代表,是低碳行动的有力践行者,随着低碳生活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建设低碳校园的任务迫在眉睫。文中通过对河北省11个市的主要高等学校发放随机问卷收集了957份河北省典型大学生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碳排放基本数据,利用碳排放因子核算了相应的碳排放量,对数据进行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衣食住行用中,食(53.8%)和用(40.8%)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重较大,住占比最小(0.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环保认知水平,但是在部分碳排放量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环保意识与实际行为存在异步性,环保行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中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践行绿色校园约定,为创建低碳校园提供针对性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天山南坡拜城县山前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对地形与土壤因子的响应,本研究选取了拜城山前荒漠草地典型区域进行调查,采用优势度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法,研究山地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地形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调查样点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东坡调查样点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大于草本,西坡和北坡调查样点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大于灌木;(2)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坡向(SA)>坡度(SG)>坡位(SP),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大小为:3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SMC-2)>土壤总孔隙度(STP)>0~30 cm土层土壤水分(SMC-1)。地形和土壤因子对不同植物群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3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和坡向是影响天山南坡拜城县山前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金华市郊非农田生境73个样地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有33种外来入侵植物,同时计测了样地中的13个环境因子,以入侵植物的生态重要值为指标,基于样地一入侵种生态重要值、样地-环境因子数据矩阵,运用PC-ORD软件对该地区33种入侵植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典范对应分析所得的排序图中前两个排序轴的特征根值分别为0.557和0.416,杂草种类与环境因子排序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和0.771,排序图较好地反映杂草种类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土壤含水量、含沙量、人出没频度、翻耕频度、放牧程度、交通频度、坡度和郁闭度等是影响该地区外来杂草生态分布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游客的行为意愿对于低碳旅游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考察和游客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其低碳认知、意愿与行为,结果表明:(1)张家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水平和意愿程度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对低碳旅游的熟悉度和绿色出行方式的选择与低碳旅游认知程度呈现显著相关,个人收入高低的影响并不显著;(2)仅24.49%的游客很熟悉低碳旅游,互联网和新媒体等传媒渠道是低碳旅游产品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3)游客对低碳旅游消费有一定的参与意愿,但让他参与碳补偿等具体行动时,低碳旅游意愿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乌兰布和沙漠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建立植物群落与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因子间的对应关系,以明确乌兰布和沙漠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群落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植被由51科161属318种植物组成,可划分为30个群落类型。海拔、降水量以及土壤水分、粒度和养分是影响沙漠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等主要植物群落生境对应较高沙粒含量,分布范围广;盐爪爪(Kalidium spp.)、马蔺(Iris lactea)、柽柳(Tamarix spp.)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土壤水分、盐分和粘粒含量,属于小生境群落;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降水量,分布于沙漠东部。因此,在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与固沙植被建设中,应加强对土壤生境的保护,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生境特点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及其恢复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排序研究了芦芽山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水平。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排序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类型之间以及不同类型与其特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较好;模糊数学排序能够综合大量信息,是一个有效的直接梯度分析方法,但需要主观选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东段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时域反射仪(TDR)观测的土壤水分数据,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旱泉沟流域2009年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孔隙度等7个环境因子与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间,灌草地和林灌地的土壤含水量最高,灌木地、林地次之,然后依次为退耕还草地、农地、退耕还林地和荒草地;海拔、坡向、土壤孔隙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分布的主要因子,且不同月份土壤水分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各不相同,7月份与坡向相关性最大,8、9月份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最大,10月份与海拔相关性最大;研究区内23个样点0~10 cm土层含水量的总体变异系数(CV)最大,10~20 cm土层含水量的总体CV最小,且样点1和9以及样点14~17的土壤剖面含水量的CV较大;土壤孔隙度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坡位、坡向与海拔的影响次之,而地貌类型、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