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时代,全球都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持生态平衡。扶贫减贫是我国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业绿色减贫又是我国农村扶贫减贫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我国起步晚、发展经验不足,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保护,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严重突出。本文以创新绿色减贫理论为支撑,结合我国近年来的绿色减贫路径及现状,探讨新农村在新型发展模式下如何发展绿色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绿色减贫。  相似文献   

2.
扶贫工作是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农业产业化扶贫是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举措。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深入推进产业化扶贫至关重要。了解当前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的特点,结合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推进情况和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效的产业化扶贫开发体制,可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我国贫困农户产生的原因与产业化扶贫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分析认为,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是导致我国扶贫投资效率下降,减贫速度趋缓的重要原因,并从自然、市场、技术、经营方面,分析了贫困农户使用技术、发展高效农业面临的风险。从提高扶贫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筹建产业化风险基金、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提出了增强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建立产业化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逐渐得到普及。在现代化的扶贫中,运用农业科技扶贫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地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重要强调一个"精"字,是针对化的扶贫,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是精准扶贫的动力,是精准扶贫的保障,是精准扶贫的活力。文章就对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扶贫举措带来启示作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也被广泛的利用到现代农业精准扶贫的工作当中。目前,农业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扶贫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是在于一个"精"字,它是有针对性的扶贫,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精准扶贫视域下农业技术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相关举措。一、农业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第一,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贫困农村地区落后的生产发展模式,并  相似文献   

6.
王琼  唐然  董光美  周平  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44-246,249
产业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是保证如期实现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我国产业扶贫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双江模式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减贫脱贫成效,并提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是当下全面推进农业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经济载体,在地方市场经济带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区域特色产品培育、农业市场风险抵御、延展产业链深加工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已成为贫困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和农业经济增长点。发展扶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政府产业化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山区要实现精准扶贫离不开金融的扶持,金融是贫困山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引擎,所以立足研究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扶贫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以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扶贫为切入点,对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扶贫的意义、现状及制约金融扶贫的原因展开探讨,提出助推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扶贫取得更好成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冯丹萌  陈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202-206,212
论述了绿色减贫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理论创新,介绍了"两山理论"的内涵,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绿色减贫的实践创新,包括生态补偿扶贫、新型能源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绿色农业扶贫、旅游扶贫、文化产业扶贫。提出了我国绿色减贫实践的启示与建议:聚焦转型发展、理念引导、脱贫奔康和公共服务,重点强化绿色性、文化性、包容性和内生性。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如今已成为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推动农业的一个主要抓手,成为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农业进入新阶段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农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近几年,各地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使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各地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701-1705
精准扶贫作为新常态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发力点,是有效推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实现精确甄别、协同帮扶、动态管理、分类考核以及相关对应治贫、减贫的重要举措。通过剖析贵州省毕节市"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模式的成功经验,总结该模式对于我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启示:注重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加大结对帮扶力度是精准扶贫的抓手;推动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动力;拓宽教育培训路径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加快扶贫生态移民步伐是精准扶贫的保障。这可为其他地区完善"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扶贫作为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推动连片特困地区治贫、减贫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西和县贫困户自我脱贫有重要意义。通过剖析甘肃省西和县"互联网+"扶贫模式的探索及面临现实困境的分析,认为推动甘肃省西和县"互联网+"扶贫需要强化扶贫宣传,统筹规划,建立品牌,培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精准扶贫作为新常态下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发力点,是有效推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实现精确甄别、协同帮扶、动态化管理、分类考核、致贫减贫的重要举措。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在实际扶贫工作中,还面临不少突出难点和问题。1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扶贫问题分析1.1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是对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或家庭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过程。通过开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在政策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培育农业等支柱性产业从而形成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减贫的重要途径。农业发展在公共政策与减贫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农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中介效应,公共政策通过农业发展这一中介变量有效推动了减贫进程。按照公共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贫困减缓这一逻辑脉络,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三大系统及其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分阶段探究了2000-2015年公共政策减贫过程中农业发展在各时期的减贫作用强度及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农业发展在政策扶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农业发展对政策扶贫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公共政策的减贫效应中约有45.25%的贡献来自于农业发展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单纯的公共政策对于贫困减缓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而农业发展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则逐年增强。研究表明,我国多元化的减贫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内生式减贫机制逐渐健全并已经发挥作用,公共政策对农业发展和减贫的促进作用呈边际递减态势。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扶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其次促进当前我国扶贫攻坚战略应尽快转向换挡,千方百计推动已经形成的内生减贫系统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向吕梁市贫困地区进行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技术支持等,从而实现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化扶贫。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利用当地现有优势资源,扩大商品贸易市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潜能,从根本上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根据财政支农资金的减贫效益评价结果,从而弄清产业化扶贫的贡献程度,以期为相关扶贫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刍议信阳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深化改革的根本取向。信阳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逐步形成的 ,已初具雏形 ,并在提升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信阳必须进一步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中非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非洲农业合作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本文梳理了新时期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和投资政策及其所呈现的中非减贫合作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并根据中国对非洲农业政策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减贫路径,即注重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经验的示范性和启示性,突出非洲国家减贫实践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促进对非洲减贫工作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坚持以"开发性扶贫"推动非洲减贫目标的实现4个方面。同时,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推进中国对非洲减贫合作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对非洲农业政策及其减贫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根据我国2010年标准定义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但相对贫困仍然会长期存在。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可持续性减贫,缓解相对贫困。生态补偿脱贫是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可持续减贫大背景下,生态补偿减贫是有效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和路径。本文基于生态补偿视角,对生态补偿缓解相对贫困的作用和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的生态补偿战略和政策,以期实现贫困地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贫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阻碍。而现阶段农业产业脱贫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以及农业组织化落后、市场体系较乱、专业性人才短缺等棘手的问题。从多方面加强投入力度,大规模开发基地,建立专业的市场体系、培养专业型人才、建立知名品牌企业等是农业产业化扶贫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农村贫困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是贫困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减贫的速度和效果出现明显递减的趋势,扶贫成本大幅度上升,贫困存在形式出现了明显不同于过去的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元化扶贫机制,积极推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扶贫;把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作为重点;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型的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与措施,以此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成效卓著,令世界瞩目。但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文章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区(以下简称"四大片区")为例,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扶贫工作的成效、主要模式和经验,并针对农业科技扶贫中的责任主体、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新型经营主体配套机制、激励机制等提出了推进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