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鲜食玉米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美味的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鲜食玉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生产技术标准的缺乏、种植管理粗放等因素,鲜食玉米面临着穗形不正、穗虫较多、大小不一等一系列影响其商品性的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不利于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一套鲜食玉米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旨在为鲜食玉米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以期促进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鲜食玉米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温州市发展鲜食玉米前景广阔。目前,鲜食玉米的发展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今后应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布局,完善产,销,研体系,加强优良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研究丰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鲜食玉米,确保鲜食玉米的全年供应。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一种新兴特种作物的彩色玉米,其营养成分以及经济效益是普通玉米的数倍,种植简单,又宜于鲜食和加工,主要种类有: (1)日本白如雪甜糯玉米。特点是适宜鲜食和加工;(2)印度红玫瑰爆裂玉米。该品种用系统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籽粒红色,色彩鲜艳,爆裂率高,经济效益好;(3)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为解决鲜食玉米生产上出现影响产量、质量的相关问题,川东北地区集成“注重品种选择、科学确定播期、适时择优育苗、严格质控措施、实施抗逆栽培、把握追肥时机、推行绿色防控、优化增效措施、循环利用资源”的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路线,通过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8,(5):37-39
为筛选出适宜铜仁市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的品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辽宁开原市引进5个鲜食大豆品种(鲜豆3号、鲜豆5号、高杆青1号、大粒王6号和兰宝石),以中黄7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为鲜食大豆对照品种,在铜仁科学院院坝黄基地进行了鲜食玉米(花糯518)套种鲜食大豆试验。结果表明:5个引进鲜食大豆品种均表现较好,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模式可实现亩产值6 700元左右,其中大粒王6号和高杆青1号可在铜仁市低海拔地区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上海市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上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于2010年—2021年连续12年对奉贤区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上的病虫害不同发生概率和发生情况,可综合将其划分为重大发生、常发发生和潜在发生病虫3类,其中,重大发生害虫为玉米螟、大螟和二化螟。为提升奉贤区鲜食玉米果穗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鲜食玉米生产上需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植保理念,重点监测和防控好重大发生害虫,并兼顾对其他病虫的防控,做到尽量不用和少用农药,全面控制奉贤区鲜食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进而稳定当地农民种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鲜食玉米化肥农药使用及生产现状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2017—2018年鲜食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鲜食玉米的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和收获等基本情况,并对江苏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限制因素影响程度建立了生产因素优先序,并提出江苏省鲜食玉米的发展策略:一是结合设施栽培优化调整播种期,由传统的露地栽培向地膜覆盖、大(中)棚覆盖栽培、塑盘乳苗地膜移栽相结合发展,进而更好地提早或延迟上市,拉长鲜食玉米产品的供应期;二是促进鲜食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针对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提出适合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的主推技术:优选品种、合理密植、缓释肥一次性精确定量施用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机械化收获技术等,积极宣传推广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等有机肥替代技术,以实现鲜食玉米省工节本生产和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广西鲜食玉米害虫玉米螟的发生为害症状特点,提出广西鲜食玉米各生育期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鲜食玉米生产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明确与成都平原地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田间配置方式。【方法】采用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设置3个带宽,分别为200 cm(A_1)、220 cm(A_2)、240 cm(A_3)和两个玉豆行比2∶2(B1)、2∶3(B2),2个鲜食玉米和鲜食大豆单作对照处理,共8个处理,研究带宽行比对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系统中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群体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随带宽和玉豆行比增加,鲜食玉米叶面积指数逐渐降低,光合产物的合成受到抑制,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及茎秆转运率和贡献率亦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从而导致鲜食玉米产量降低,A_1处理玉米产量较A_2和A_3处理高16.97%和53.11%,B_1处理下产量较B2高10.72%。而鲜食大豆表现则相反,A_3处理大豆产量较A_1和A_2处理高31.10%和13.67%,B_2处理下产量较B_1高12.73%,协调两作物的群体产量在A_1B_1处理下最高,达15 482.74 kg/hm~2。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群体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最大值出现在A_1B_2处理为1.31,且最大经济效益也出现在A_1B_2处理。【结论】在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带宽为200 cm,玉豆行比为2∶3的田间配置下有利于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系统中两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和群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姜是山东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上通常采取生姜单作的栽培方式。为探讨生姜新的栽培模式,提高种植效益,在生姜(莱芜大姜)行间套作鲜食玉米(金耕甜1号)。鲜食玉米于4月18日进行穴盘育苗。4月20日采取地膜覆盖方式播种生姜,5月2日在隔行生姜田垄上移栽双行鲜食玉米幼苗。7月18~25日收获鲜食玉米,鲜食玉米分蘖率达到100%,套作比单作分蘖数多,平均分蘖最高达到5.32个/株;鲜食玉米套作时,果穗数减少达到17.35%,果穗重降低达到8.07%。10月20日收获生姜,套作生姜分枝数减少5.12%~6.47%,单株根茎重降低5.64%~16.43%。生姜套作鲜食玉米经济效益比生姜单作经济效益高,套作模式在两个基地分别增效6.28%和2.87%,分别增加纯收入12 000元/hm~2和5 000元/hm~2。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鲜食玉米害虫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生活史等,提出了广西鲜食玉米各生育期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鲜食玉米生产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栋锋 《新农业》2007,(4):48-49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我们筛选出适应本地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并探索出相应的栽培技术,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贵州省荔波县秋延后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不同覆膜方式及种植规格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及种植规格对鲜食玉米农科糯336的植株性状、果穗性状、果穗产量及经济效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全膜覆盖,且种植规格为(40+80)×33 cm(51 000株/hm2)和(60+80)×28 cm(51 000株/hm2),鲜食玉米农科糯336的综合性状均较优、果穗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较高,适宜在当地同类型气候种植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4.
鲜食玉米是玉米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由于农户种植技术不规范、鲜食玉米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鲜食玉米产业的优化和发展。为加快鲜食玉米品种在夏播玉米地区的推广应用,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笔者对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栽培技术探讨,以期为鲜食玉米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鲜食玉米因经济效益好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生产中的最佳施氮量尚未明确.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区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场,以鲜食玉米品种京科糯2000为试材,施氮量设0(不施,CK)、75、150、225、300和375 kg/hm2计6个处理,其中40%在玉米播种时施用(种肥同播)、60%在拔节期(8叶期)施用,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玉米收获鲜穗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山区平原鲜食玉米的优化施氮量为178.2 kg/hm2,此时果穗产量为15652 kg/hm2.增加施氮量可以促进鲜食玉米地上部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秸秆吸收的氮素比例高于子粒吸收的氮素比例.鲜食玉米的氮素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优化施氮条件下鲜食玉米的氮肥利用率为15.6%~20.8%.应进一步优化氮肥管理措施,以提高鲜食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淮北地区生产上鲜食玉米的栽培作参考,以进一步挖掘鲜食玉米生产优势和产量潜力,提升鲜食品种质量,满足人民对膳食纤维的需求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从品种选择、选种及晒种、种子药剂处理、土壤选择、精细整地、施肥、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收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鲜食玉米的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鲜食玉米多熟制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根据江苏淮北地区生态气候特点,研究了不同品种搭配处理对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前季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种植模式对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北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可以实现一年双季鲜食玉米栽培新模式;双色鲜蜜/连甜糯209的双季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早春设施大棚育苗移栽、双膜直播和地膜直播3种栽培方式的鲜食玉米均可在6月15日左右收获,对夏茬无影响;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鲜食玉米/水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皖北地区玉米种植以普通玉米为主,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鲜食玉米需求量日益增加。本文从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田间管理、适时收获、保鲜及加工周年等方面总结了适宜皖北地区鲜食玉米生长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加鲜食玉米产业效益,且能避免冬季冻害和干旱的影响,休闲土壤,对于推动皖北地区鲜食玉米产业满足市场化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鲜食玉米优点普通玉米因淀粉含量低、种皮厚、角质率较低、难以实现深加工等问题,导致其在市场上竞争力弱,生产效益低,已成为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鲜食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3个系列)具备普通玉米无法比拟的优点:一是口感好,入口鲜嫩香甜;二是营养价值高;三是经济效益显著,鲜食玉米每667 m2收获鲜穗3500~4000,每667 m2产出效益2000~2500元;四是秸秆青贮,由于鲜食玉米收获早,  相似文献   

20.
丹东地区鲜食玉米生产面积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由于鲜食玉米茎秆和果穗适口性好,在整个生育期内易遭受玉米螟的危害,严重影响鲜食玉米的产量、品质和商品性。文中对丹东地区鲜食玉米玉米螟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丹东地区鲜食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