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应用方法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泉 《吉林农业》2014,(11):78-79
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已经圆满完成,这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特别是加强了对森林资源动态生长因子的关注,这也对林业生产经营带来诸多有益影响。本文先介绍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应用方法对比,然后阐述新《细则》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优势,最后对森林资源清查的应用方法进行介绍。特别强调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动态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为缩短森林资源数据产出周期,宁夏于2015年开展了森林资源宏观监测,全区采用群团样地判读和图斑区划判读两种方案,对比分析两种调查方法的结果,并且与2015年度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比较,为探索宏观监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营造林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发的营造林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森林资源数据为主的属性数据库,能极大提高营造林工程设计水平。通过以GIS为主的"3S"技术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的应用,介绍利用GIS进行营造林工程设计的一些实践与构思。  相似文献   

4.
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对县级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为复杂的数据处理提供了科学、简捷、准确的方法,提高了森林资源清查内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对县级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为复杂的数据处理提供了科学、简捷、准确的方法,提高了森林资源清查内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森林资源清查的概念、清查周期、监测内容,分析了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建设概况及固定样地分布,为做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金寨县森林资源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53-7154
根据金寨县1999和2004年2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该县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要对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以及空间利用等情况产生清晰认识,定期做好森林资源的清查分析工作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我国森林资源的清查体系出发,分析清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为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森林资源清查概况,并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6):157-158
在社会经济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相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为了能够有效推动造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但前提应该对当前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清查,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尽可能降低对后续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和发展。本文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思路,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运用Matlab平台BP神经网络将全国第五次至第七次森林清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各省区森林资源在近15年间的发展变化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在第五次至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储备区域出现较大幅度的资源退化。结合木质林产品的国际贸易的研究及数据分析,认为我国森林资源利用存在省域间的资源剥夺状况,这种状况形成的制度路径,可能带来森林资源的低效利用和保护措施难以实施的问题,导致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持续损失。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由于天保工程和人工林面积增长构成了森林覆盖率增长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国家森林资源一类连续清查外业操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外业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归纳,以期为查清国家森林资源状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了湖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基于1979—2014年间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湖北省林地面积、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对湖北省森林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林地面积保持大幅增长态势,但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森林覆盖率呈现稳中有升趋势,但增长速度会放缓;活立木总蓄积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未来增长幅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宁夏森林资源面积、蓄积、质量、消长等因素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宁夏森林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清查成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森林资源状况的关键要素。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抽样方案设计、调查技术方法和实施操作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抽样方案设计是影响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优化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防止系统抽样周期性变动和人为特殊对待等问题对清查成果质量的影响,从1994年开始,浙江省采用固定样地加部分替换样地(临时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防偏技术试验和研究。采用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自1989年以来的3期调查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分析,3期调查数据的3组样本两两之间均通过了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总体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陆地卫星TM影象,判读各地类面积成数,配合少量地面固定样地,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编制森林分布图,从而快速准确地查清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摸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的技术和方法,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成图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样地和样木的复位率关系到清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总结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样地与样木复位的传统方法和易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介绍RFID技术的特点与优势,简要提出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使用RFID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增加了清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天津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遥感判读工作流程,在对判读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遥感技术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河南历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理论和简单系统抽样的方法,将河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Ⅰ,Ⅱ副总体合并为一个总体,优化完善了清查体系.新体系样点按4 km×4 km间距布设,总样地数10 355个.2003年复查,抽样调查精度普遍提高.当可靠性为95%时,有林地面积精度达95.617%,活立木蓄积量精度达95.115%,其它抽样精度指标也达到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践探究及对以往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全国进行森林资源的普查后,各个方法与要求的不同,呈现出调查的数据也不相同,不能够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理统计技术的研发,使我国森林资源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于之前的调查体系的不完善,不能够满足全国森林资源的普查,因此,国家对森林资源进行又一次的清查,按照抽样调查的方法彻查了森林资源的长期变化动态,并根据规定5年进行一次复查,这种清查体系的建立,不仅完善了森林的调查体系,还为以后的调查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调查体系,使我国森林资源的状况得到了准确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