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树种。为了掌握文冠果的生物学特性及天然分布,对子午岭合水林区野生文冠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供栽培文冠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黑龙港流域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港流域的野生植物资源可分为野生药用植物、野菜植物、野生饲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蜜源植物、野生观赏植物和野生种质资源七大类,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陕西秦岭悬钩子属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璟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43-2944
对秦岭野生悬钩子植物资源进行了归类和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秦岭悬钩子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黔南州野生猕猴桃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为该属植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外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黔南州的野生猕猴桃属植物的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黔南州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共有19个种或变种。[建议]野生种质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威胁和破坏,应展开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省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主要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乔木型较多,占50%,小乔木型较少,仅占0.03%,灌木型为49.97%;水平分布范围104°58′~108°36′E、24°58′~29°07′N,垂直分布范围是海拔615~1 900 m,基本处在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伴生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少;野生茶树分布数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主要伴生植物数量、主要伴生植物种类呈显著正相关。部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能够在极端气候下长期存活,对极端气候有独特的适应性。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已经改变,因此,要加强对贵州野生茶树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月河流域野生桩景植物种质资源野外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月河流域境内分布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桩景植物种质资源共28种,分属于17科25属.并研究了这些野生桩景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资料查阅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河南省内分布的的野生柳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内共有野生柳树种质资源35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别山的阳面山坡和溪流、滩地周边。35种柳树种植资源中有乔木5种,灌木或小乔木30种,1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列为濒危物种。研究还对中国植物志网络版和《河南植物志》中的拉丁名和中文名的表述进行了对照,并参考百度文库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检索,补充完善了《河南植物志》的表述,对河南地区杨柳科柳属植物研究进一步进行了明确。研究还对25种野生柳树种质资源的无形性材料进行了取样,并对野生柳树种植资源的园林应用进行了初步调查,为下一步的筛选评价及园林应用提供材料。研究还就河南地区柳树种质资源应用提出了建议,为河南地区其他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苏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野生花卉资源的种类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内野生花卉的种类较为丰富,共有145种,隶属于36科69属,占该保护区内总数的2/3以上。在此基础上,就这些种质资源在森林公园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市滨海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药用盐生植物是十分宝贵的植物资源.河北省秦皇岛市现有野生药用盐生植物108种,隶属38科、80属.通过分析秦皇岛市野生药用盐生植物现状和利用潜力,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建立种质基因库等对策,为开发利用野生经济盐生植物资源及改善盐渍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元阳县少数民族地区4个乡(镇)的饲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调查涉及饲草饲料植物和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种植现状、利用方式、适口性等方面。共调查记录人工种植的饲草饲料植物17份,分属12科16属17个种;当地家畜主要采食的野生牧草种质116份,分属25科88属116个种。元阳县饲草饲料植物和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为当地发展草食家畜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贵州亚热带地区野生经济植物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利用这些野生植物资源建立农业科技园区有其重要价值。选用野生果树、野生药用植物、野生观赏植物、野生蔬菜、野生香料和野生淀粉植物进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走产学研综合之路 ,对促进科技进步 ,从而推进贵州亚热带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速野生铁线莲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和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秦岭野生铁线莲属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分布的野生铁线莲属植物有18种4变种。依据用途将野生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划分为观赏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和其他用途植物资源,并对其利用现状进行描述,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陕西秦岭野生铁线莲属种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调查无锡市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长现状。[方法]综合运用查阅资料、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无锡市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结果]在无锡市共发现野生林木种质资源64科159属261种,包括乔木122种、灌木110种、藤本29种;按照野生群体的分布范围等特征,将其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不同的野生群体具有各自的植物种类特征;此外还查清了一些特有的野生种质资源分布。[结论]总结了无锡市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生存现状,提出了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引自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70种野生植物种子进行播种试验,对不同种植物播种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并向全国植物园及参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组织、个人推荐本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15.
王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42-6143,6146
通过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查研究,共记录野生兰科植物16属18种,对其生态环境和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生存状态和保护进行了讨论,应建立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要开展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人工扩繁研究与试验,以便尽快在园林观赏中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兰科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野生树莓种质资源共有8个种1变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 988~2 532 m的六盘山、南华山、罗山、贺兰山林下、林缘、山涧、向阳的沟坡或较为平坦开阔的山沟平地。绝大多数野生树莓原生地土壤pH在7.2~7.8。贺兰山库页悬钩子为直立株型,植株结构合理、树冠椭圆,生长在38°23.965′N、海拔2 532 m的地区,具有很好的耐寒性和耐旱性。贺兰山库页悬钩子花青素含量192 mg/kg、多糖含量1.36 g/100 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141 U/g。驯化和栽培结果表明,宁夏野生树莓种质资源适应性较广,可以在地处宁夏引黄灌区的银川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北京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2种,其中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有12种,目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应建立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要开展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人工扩繁研究与试验,以便尽快在园林观赏中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兰科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不同种质资源在干旱地区的适应能力,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筛选抗旱文冠果种质提供依据。  方法  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文冠果种质资源圃内前期筛选的200份丰产型文冠果种质资源的叶片为材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测,测定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蜡质层厚度等13个与文冠果抗旱性相关的指标,并基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文冠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  结果  文冠果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因子分析法提取了4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9.99%,涵盖了13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文冠果抗旱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F1 (厚度指数因子)>F2 (组织指数因子)>F3 (表皮占比因子)>F4 (蜡质层占比因子)。  结论  F1公因子中载荷较大的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导管直径可作为评价文冠果抗旱性的主要指标。筛选出的90份抗旱型种质资源能兼顾丰产和节水抗旱的优点,可为干旱地区提供适宜的种质材料。图1表6参32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系列措施方法,普查及收集沅陵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摸清沅陵县农作物地方品种、野生品种及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的分布,实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秦岭野生乌头属植物资源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分布的乌头属植物有15种、4变种,有毒植物占57.9%。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划分为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农药资源、观赏用植物资源等3类,并对其利用现状进行描述,为合理开发利用秦岭乌头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