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Bt转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3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DP99B、20B、1560BG和2个非抗虫棉对照品种鄂杂棉1号、湘杂棉2号,比较研究了不同棉花群体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3个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种群,尤其是在棉花生育前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其他鳞翅目害虫种群也有一定控制效果,这使得棉蚜、棉叶蝉、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但抗虫棉棉田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以及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均较对照棉田小,而优势集中性比对照棉田高,反映出抗虫棉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相对来说,DP99B和20B抗虫性能较好,其棉田昆虫群落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应用中,除了要关注抗毒性棉铃虫的产生和危害以外,还应特别注意其他可能上升为主要害虫(如棉蚜、棉叶蝉、烟粉虱等)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抗虫棉田间主要害虫动态及生态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芝  王桂英  禹淑梅  杨首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72-1072,1082
转Bt抗虫棉基因对棉铃虫幼虫具有较强的抗性 ,棉铃虫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不再是主要害虫 ;棉蚜、棉叶螨等刺吸式害虫的种群数量上升 ,危害加重。对抗虫棉田害虫采取生态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棉花产量较对照化学防治增产 13 .6%以上 ,投资少 ,效益高 ,天敌资源恢复增强 ,达到保护农业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韩波  周桂生  顾巍菊  刘理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361-1362,1366
以常规棉苏棉16、渝棉1号和转Bt基因抗虫棉科棉1号、科棉4号为试验品种,调查了初花期和盛花期2种类型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2种类型棉田初花期和盛花期害虫发生量不同,但趋势基本一致,即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棉铃虫、棉红铃虫和棉大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发生量明显低于常规棉品种,表现出良好的抗性;棉叶蝉和棉盲蝽等非鳞翅目害虫的发生量在不同类型品种间无显著差异;2种类型棉田害虫的主要差别是非鳞翅目害虫。研究结果还表明,鳞翅目害虫的发生和赤眼蜂、瓢虫等天敌的发生间有一定的追随关系。针对不同类型棉田应有不同的防治策略,常规棉主要是进行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兼顾非鳞翅目害虫;抗虫棉棉田害虫的防治以非鳞翅目害虫为主,以免其取代鳞翅目害虫成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张征田  梁子安  王明伟  杜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56-6857,6861
[目的]为建立转基因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体系、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和转基因棉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3种不同类型棉田(转双价棉、转Bt棉和常规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时空动态进行研究。[结果]3种类型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双价棉田害虫561头/百株,Bt棉田害虫589头/百株,常规棉田害虫1 018头/百株。不同时期害虫和天敌优势种类不同,害虫和天敌种群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转双价棉田与转Bt棉田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转基因棉对害虫有明显抗性。群落特征指数分析表明,转基因棉田群落稳定性高于常规棉田,群落稳定性随棉花生长期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物种数低于常规棉田,个体总数和害虫的相对丰盛度高于常规棉田;害虫优势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棉铃虫不再是转基因棉田的主要害虫,而红蜘蛛、棉蚜、棉蓟马等刺吸性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由侧沟茧蜂、齿唇姬蜂演替为棉蚜茧蜂.  相似文献   

6.
非靶标害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虫量消长动态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于2000-2001年采用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将江苏沿海地区种植的常规棉品种苏棉9号与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间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虫量消长动态及原因。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其非靶标害虫没有抗性,转Bt基因棉上的虫量接近甚至略高于常规棉品种,两个棉花品种间部分害虫虫量的差异还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危害新特点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徽沿江棉区近几年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后,棉田病虫发生危害呈现了不同于常规棉花的4个突出新特点,即生殖生长期棉株易发生茎枯病死苗,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偏重,斜纹夜蛾大面积重发生,棉铃虫危害轻微;同时针对这些新特点提出了6点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适合本农区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种植比例对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影响、转Bt基因抗虫棉田天敌种群的消长动态、主要害虫的监测要点及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等7个方面,探讨了转Bt基因抗虫棉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和2003年通过对新疆库尔勒垦区主栽转Bt基因棉(抗9)和常规棉(20-1-4) 的定点、定株调查,分析转基因对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数量影响.结果表明, 两类棉田主要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存在显著差异性,但发生趋势基本一致.靶标害虫棉铃虫卵期发生量在两类棉田无差异性(P>0.05);在幼虫的发生量上,常规棉田显著大于转Bt基因棉田( P<0.05).非靶标害虫棉蚜、棉叶螨、牧草盲蝽象的发生量转Bt 基因棉田显著高于常规棉田 (P<0.05),两种类型棉田中主要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蝽、蜘蛛在发生期内发生量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害虫和天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Bt基因抗虫棉科棉1号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条件下棉铃虫、棉红铃虫、棉叶蝉和蜘蛛的发生量较低,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发生量有增加的趋势.盲蝽发生量在低密度条件下较低,随着密度增加发生量呈增加趋势,但密度增加到67 500株/hm2时,发生量呈下降趋势.棉花卷叶螟发生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花铃期棉叶生理活性与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棉株营养是影响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害虫和天敌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棉田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必须考虑到棉花的种植密度和棉株营养.  相似文献   

11.
就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害虫、天敌和经济昆虫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使一些对Bt蛋白不敏感的次要植食性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或呈加重趋势,但没有证据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田其它害虫的发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外源Bt基因导入棉花后,引起的棉花重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及棉花叶片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会直接影响棉花害虫种群的数量,且转Bt基因棉田更有利于其它植食性昆虫的发生和危害.害虫种群数量和Bt蛋白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天敌的数量.转Bt基因抗虫棉对家蚕和蜜蜂等经济昆虫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转Bt基因抗虫棉科棉 1号为试验品种 ,调查了盛花期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 :棉铃虫、棉花卷叶螟和棉叶蝉的百株虫量在低密度条件下较低 ,高密度条件下较高 ;随磷钾肥配比的提高而增加。盲蝽在高密度中配比和低密度高配比条件下发生量较高 ,在高密度低配比和低密度中配比条件下发生量较低。瓢虫和叶蝉的发生基本一致 ,两者具有追随关系 ;寄生蜂和盲蝽的发生也基本一致 ,两者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 ,具有明显的追随关系。盛花期棉叶生理活性与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具有密切关系 ,表明棉株营养是影响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和天敌发生的重要因素 ,对棉田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必须考虑到棉花的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13.
4种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号)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双价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但与常规棉常规施药田差异显著;转双价基因 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数(50种)与常规棉田(50种)和转Bt基因棉田(53种)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常规棉常规 施药田(44种);转双价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和相对丰盛度与其他棉田无明显差异;转双价基因棉和转Bt 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物种数的时空动态无明显影响,而常规药物防治对棉田物种数的时空动态分布影响较大;棉铃 虫已不是转双价基因棉田和转Bt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但仍然是常规棉田和常规棉常规施药田的优势害虫。  相似文献   

14.
丰县抗虫棉田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县自大面积推广转基因抗虫棉以来,棉田内有害生物种群发生了一定变化,特别是一些刺吸式害虫如棉盲蝽等的种群数量明显上升,给棉花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为逐步摸清棉盲蝽的发生规律,为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06~2007年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98~2000年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不同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象甲等害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毒高氯乳油对棉铃虫、2 5%蚜虱立克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棉蚜、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对棉叶螨、25%星科乳油对棉象甲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根据不同施药时期防治抗虫棉田棉铃虫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棉田棉铃虫应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即在产卵高峰向后推迟3~5天为宜。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美国Monsanto公司获准在生产上推广转Bt基因棉以来,世界各地掀起了研究和推广转Bt基因棉的高潮。至1998年,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已有9个国家种植了转Bt基因棉,面积达到250万hm2。我国华北地区1999年转Bt基因棉的种植面积超过了当地棉花总面积的50%[1]。据研究,转Bt基因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与常规棉田差异不大,而寄生性天敌种类、数量在转Bt基因棉田有下降趋势[2,3]。本试验以常规棉为对照,研究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卵期、幼虫期天敌变化情况,拟在为全面评价转Bt基因棉的风险性和为转Bt基因棉田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格局.结果表明:4种处理棉田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低依次为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多样性指数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天敌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可见,种植转双价基因棉不会降低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反而得到提高,害虫种群和天敌种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不同类型棉田对比调查分析结果可看出 ,非抗虫棉田比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物种数减少 ,两类棉田昆虫群落中 ,棉蚜、棉蓟马、棉叶螨相对多度较大 ,在食叶蛀桃类害虫中 ,以棉铃虫的个体数量占优势 ,美洲斑潜蝇的个体数量在两类棉田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两类棉田比较分析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的类群相对多度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比非抗虫棉田减少 ,而棉蓟马、棉叶蝉、白飞虱、棉盲蝽类群相对多度增大 ,天敌类群相对多度较大。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棉田施用农药多少不同 ,非抗虫棉田比转Bt基因抗虫棉田物种丰富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两类棉田害虫优势度和优势种不完全相同 ,昆虫总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总的表现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变化较规律 ,多样性指数偏高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多年在安徽沿江棉区和淮北棉区对转Bt基因棉田及常规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开展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期与常规棉田一致,但发生量和发生程度差异较大,其中靶标害虫棉铃虫的危害显著减轻,红铃虫、棉蚜继续维持轻发态势,斜纹夜蛾、盲蝽象、棉蓟马的危害趋重,棉花叶螨的发生量与常规棉田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基因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物种数低于常规棉田,个体总数和害虫的相对丰盛度高于常规棉田;害虫优势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棉铃虫不再是转基因棉田的主要害虫,而红蜘蛛、棉蚜、棉蓟马等刺吸性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由侧沟茧蜂、齿唇姬蜂演潜为棉蚜茧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