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农业科学》2016,(2):44-49
本文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现状与存在问题,从玉米秸秆还田腐解规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有机质(碳)、土壤微团聚体、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领域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秸秆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如何使秸秆资源利用合理化、经济化和环保化成为当务之急。该文从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秸秆还田后腐解特征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这几方面,综述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果,旨在为今后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是保护耕地、改良培肥土壤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保护性耕地秸秆还田可有效地控制秸秆焚烧,减少空气污染,减少病虫害发生,能补充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延长适耕期、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秸秆利用现状目前,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现阶段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有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主要利用途径有秸秆深耕还田、添加腐熟剂腐熟还田、旋耕还田、秸秆青贮、氨化、直接粉碎用作饲料等。(一)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是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通过秸秆深耕还田及加腐熟剂腐熟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达3 195.8×104t。文中在介绍辽宁省秸秆利用现状、秸秆资源分布状况、秸秆还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辽宁省秸秆还田的主要问题是秸秆还田技术不成熟、秸秆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相关法规及补贴政策较少,农民认识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健全和完善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技宣传,提高农民认识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是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的一项农业技术,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成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还能杜绝因秸秆焚烧而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秸秆还田的好处(一)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肥地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秸秆是丰富而又经济的肥料资源,含有农作物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利用秸秆还田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土壤熟化为有效释放土壤养分提供了有利条件,秸秆还田对后茬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事宜的还田数量与土壤特性和地力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相对秸秆焚烧,秸秆还田不但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更重要的是秸秆还田可以有效调节土壤水、肥、气、热,提高土壤孔隙度、提高水分渗透率、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效养分(N、P、K等)、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强各种土壤酶的活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各种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从经济效益来讲,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提出应该加大对新的还田技术与方法理论以及秸秆的加工技术的研究,以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益和效率,减少其负面效应.总之,因地制宜地利用秸秆可以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能够改良土壤性状、加速生土熟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约97%的秸秆被焚烧、堆积和遗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该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及其对农田土壤理化特性、作物产量与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为作物生产过程中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物秸秆还田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养分平衡等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介绍不同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操作技术,总结秸秆还田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指导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连续3年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本研究在上海市郊区奉贤、金山和崇明3个区典型地块中,连续3年对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进行监测,检测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容重、有机质、p H值和CEC值。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37%,速效钾平均提高了4.55%,全氮平均提高了3.59%,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值降低了5.79%。土壤固碳(C)量为2 062.06 kg/hm~2,秸秆还田后增加的土壤固定N量103.10 kg/hm~2,N肥减施量为5.16 kg/hm~2。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产量比对照产量增加4.5%,对作物增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发展理念的转变,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升对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能够减少过去因焚烧而导致的大气污染,也可以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不仅如此,目前对秸秆还田等课题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还田方式与提高土壤肥率等基础内容,而是转变为了对土壤微生物群、碳素活化处理以及气体排放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也由粮食作物逐步扩展到了以蔬菜和茶叶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继续深化对秸秆资源利用及秸秆还田效应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更能够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常规施肥、纯化肥施用、有机无机配施和秸秆粉碎还田结合化肥施用4种典型的粮田土壤管理技术模式对粮田土壤培肥的效果、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粮田培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部分化肥玉米季较常规施肥能提高作物产量11.9%,小麦季提高14.44%,与纯化肥施用、有机无机配施两种技术模式相比产量略有提高或基本持平,但无显著差异。同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玉米季和小麦季分别提升土壤有机质5.56%和9.60%。因此在京郊粮田土壤管理上推荐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技术模式,并且在玉米秸秆还田填加秸秆腐熟剂。  相似文献   

14.
探讨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提高土壤肥力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作用,并提出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技术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粮田有机培肥措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粮田种植情况以及秸秆还田情况进行随机调研,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为推动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化肥减量,增强农业土壤固碳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秸秆还田是持续改善和培肥土壤地力的重要方式,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秸秆处理量接近5亿吨。如此庞大的资源一旦得到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培肥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减少侵蚀养分损失、增加土壤渗透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虽然秸秆还田的效用被普遍认可,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比如机械不配套、水热条件限制等,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采访。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用技术》2010,(3):28-28
<正>目前,我国较成熟用于解决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先进技术有10多种,这主要包括秸秆还田、青贮、氨化、压块、打捆、制板、气化等。1、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机械化还田可减少化肥施用量,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同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技术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粮田有机培肥措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粮田种植情况以及秸秆还田情况进行随机调研,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推动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化肥减量、增强农业土壤固碳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浅析作物秸秆还田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养分平衡等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介绍了不同的操作技术。总结了秸秆还田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指导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经测定:连续2~3 a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经测定:连续2~3a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增加0.06%~0.10%,速效钾含量可提高25%~30%,含氮量能增加1.06%~1.15%.土壤抗御干旱的能力明显提高,小麦增产幅度为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