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明确管花肉苁蓉物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可溶性糖、淀粉、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甘露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内,可溶性糖含量持续降低,由146.89mg/g降低至54.28mg/g,淀粉含量在未伸长期内不断升高,峰值为44.87mg/g,出土后迅速降低。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呈现"S"型,在伸长期达到142.11g,之后相对稳定。2)营养生长阶段,相同质量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甘露醇含量不受季节影响,松果菊苷含量和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着管花肉苁蓉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增加而降低,甘露醇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全生育期内,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累积量表现为未伸长期伸长期现蕾期开花期蒴果形成期。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甘露醇累积量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断升高,出土开花后不断降低。3)相关分析表明松果菊苷含量、毛蕊花糖苷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7和0.89。  相似文献   

2.
大孔树脂对管花肉苁蓉2种苷类静态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管花肉苁蓉主要活性成分。以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标准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确定样品质量浓度,从而比较8种供试树脂的吸附性能,以筛选出适宜分离此2种成分的大孔树脂。结果表明,X-5和HP-20吸附性能较好,进一步研究表明,X-5对松果菊苷吸附量最大,为50.03 mg/g,其次是HP-20,为46.05 mg/g;HP-20对毛蕊花糖苷的吸附量最大,为32.65 mg/g,其次是X-5,为27.56 mg/g。X-5对松果菊苷的解析能力最强,为77.35%,HP-20次之,为60.36%;X-5对毛蕊花糖苷的解析效果最好,为72.57%,其次是HP-20,为63.40%。2种树脂吸附量在前1 h变化最快,随时间的变化吸附能力逐渐减弱。X-5对试样原液(pH 3.43)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吸附性能优于HP-20,且当pH=6.02时对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吸附量最大。确定X-5与HP-20分别为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理想吸附树脂。综合比较吸附量和解析率等因素,确定X-5为分离纯化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首选树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增加为60℃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增加为85℃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苁蓉微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和Waters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结果]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进样量分别在0.40~4.00、0.44~44.00μg范围内均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和101.3%,RSD分别为1.70%、1.52%.[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肉苁蓉微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荒漠肉苁蓉为材料,研究不同区域荒漠肉苁蓉中的总黄酮、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及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及差异,旨在为评价和选育适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长且药用功效物质含量高的优良品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区域荒漠肉苁蓉中的功效物质含量以芳草湖地区最高、达18.21%,其次为塔城地区的18.18%;荒漠肉苁蓉中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的是总黄酮、平均含量达到6.868%,其次为松果菊苷、平均含量达2.718%;不同部位荒漠肉苁蓉中,肉质茎(下部)含功效物质最高,上部与中部的物质含量较低。综合评价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区域荒漠肉苁蓉的功效物质含量高低依次为芳草湖塔城奇台吉木萨尔博乐阿勒泰,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不同区域产荒漠肉苁蓉中活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芳草湖和塔城地区产荒漠肉苁蓉功效物质含量最高,肉质茎中的功效物质含量远高于上部及中部茎,说明下部肉质茎的药效更好、更具有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东锋  郭玉海  黄勇  路正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94-10495
[目的]研究主要矿质元素在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方法]以管花肉苁蓉为材料,对其进行纵向(基部、顶端、中部和下部)和横向处理(从外向内分为6个薄层和芯,6个薄层合成3个处理),样品杀青、称重、粉碎后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矿质元素的横向分布和纵向分布中,Na、K含量最高,其次为P和Ca;除Na外,其他几种元素含量从外层到内层逐渐降低;K含量从顶端到基部逐渐降低,P、Ca、Fe和Mn含量两端高中间低。A1含量基部最高(0.82%),Mg、Zn含量顶端最高,其他部位差别不大。[结论]矿质元素在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和幼苗分化建成过程的形态学。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吸器接触柽柳根表皮层后,吸器顶端分化出侵入细胞。在侵入细胞引领下,吸器呈楔形结构依次侵入柽柳根皮层、中柱和木质部。在吸器侵入寄主根过程中,与寄主根皮层细胞接触的吸器细胞壁呈现增厚反应,与吸器顶端邻近的多层寄主皮层细胞被机械挤压而变形,乃至被破坏。2)在吸器侵入木质部后,与寄主根表皮连接的管花肉苁蓉芽端薄壁组织恢复分生能力,分化出芽端生长点;生长点分化鳞叶原基,鳞叶原基长大为鳞叶幼叶,在鳞叶幼叶的叶腋内分化出生长点,发育成肉苁蓉幼苗。结果显示,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是一个主动过程,并有机械力的参与。吸器侵入寄主根和芽端生长分别呈现单极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8.
管花肉苁蓉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管花肉苁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管花肉苁蓉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如下:Waters xterra RP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 1.0 mL/min;检测波长 330 nm.[结果]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共分离了19个共有指纹峰,相似度在0.92~1.0.[结论]不同来源的管花肉苁蓉药材的内在质量存在差异,该方法可用于管花肉苁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以卵叶钓钟柳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建立离体再生体系,并采用HPLC 检测试管苗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结果表明,在MS+1.0mg/LBA 0.5mg/LNAA 培养基中,下胚轴 20d不定芽诱导率为88.33%;在MS 0.5mg/LBA 0.2mg/LNAA培养基中,不定芽1~3代平均繁殖系数达 7.5;在1/2MS培养基中,不定芽20d生根率达100%;48株试管苗移栽到田间,30d成活46株,成活率达 95.83%.试管苗全株含毛蕊花糖苷约40.37μg/gDW,不含松果菊苷.该试验成功建立了卵叶钓钟柳离体再生体 系,为其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独一味中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4种药用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采用独一味样品的甲醇提取物,建立了该测定方法,并进行了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和平均加样回收率的分析.结果表明:独一味样品中含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4种药用成分;精密度,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65%、0.92%、0.73%和0.77%;稳定性,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RSD分别为0.78%、1.15%、1.06%和1.22%;重复性,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RSD分别为1.35%、0.76%、1.18%和0.91%;4种药用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6%、99.32%、97.07%和99.65%,RSD分别为2.83%、1.97%、2.01%和1.58%;10批药材中4种药用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430~6.782mg/g、0.661~8.600 mg/g、1.320~6.877 mg/g和0.043~0.154mg/g.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独一味中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14 C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碳同化物在柽柳和管花肉苁蓉寄生系统内的分配,为明确两者同化物的源库关系及光合产物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柽柳和管花肉苁蓉中14 C同化物的分配比例差异显著,8-10月分配给柽柳的14 C同化物比例显著降低,分配给管花肉苁蓉的比例显著升高,10月达到峰值,柽柳和管花肉苁蓉中14 C同化物的比例分别为14.95%~20.54%和79.46%~85.05%。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分配给柽柳的14 C同化物比例显著降低,分配给管花肉苁蓉的比例显著升高,管花肉苁蓉的14 C同化物分配比例表现为接种8个的处理接种4个的处理接种1个的处理。14 C同化物在柽柳和管花肉苁蓉寄生系统内的分配比例随肉苁蓉寄生数量和生长时间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优选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最佳工艺并对经分离纯化的苯乙醇苷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以管花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得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别优化乙醇浸提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选出最优条件,并进行比较;采用DPPH法体外测定苯乙醇苷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在最短时间内具有最高的苯乙醇苷得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次之,而乙醇浸提法时间最长,得率最低;随着苯乙醇苷浓度的增加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不断增强,当浓度在60~70μg·mg-1时达到最大。该试验对提高管花肉苁蓉的利用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为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药理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和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法,研究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管花肉苁蓉芽管、吸器和侵染结构界面的分泌和分布及对寄主根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离体的芽管、吸器均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其含量随着芽管和吸器生长呈增加趋势。在吸器和寄主根的侵染结构界面,侵入细胞也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并在吸器和寄主根相邻的胞间层、寄主细胞壁周边部位分布,导致寄主细胞间连接被解除和细胞的降解。结论: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的过程中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兰州肉苁蓉营养繁殖茎与寄主植物红砂的寄生机制。【方法】对兰州肉苁蓉的营养繁殖茎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其与同属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并结合石蜡切片法分析其功能。【结果】兰州肉苁蓉具有特殊的"营养繁殖茎(Vegetative propagate stem)",其从寄主红砂吸收营养物质具有2种方式:末端寄生方式和非末端寄生方式。末端寄生时膨大的营养繁殖茎将红砂根末端封闭包围,并侵入红砂根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非末端寄生时营养繁殖茎不膨大,其在与寄主根的接触部分与寄主发生连接,营养繁殖茎只与寄主根的韧皮部发生连接。营养繁殖茎的表面生长出芽体,形成营养繁殖体。【结论】兰州肉苁蓉的营养繁殖茎具有吸收营养和进行营养繁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分离法,以PDA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从绣线菊的根、茎和叶中分离获得39株内生真菌。平板对峙结果表明, 21株活性菌株对6种植物病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番茄枯萎病原菌、苹果腐烂病原菌、苹果炭疽病原菌、葡萄灰霉病原菌、小麦赤霉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XXT10对苹果腐烂病原菌、苹果炭疽病原菌、番茄枯萎病原菌、小麦赤霉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3.2%、72.5%、39.5%和42.7%。通过测得的ITS rDNA 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序列比对后该菌为链格孢属菌。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在28~32℃时,选择PDA培养基,分别以乳糖和蛋白胨作为碳、氮源,酸碱度中性的条件下,菌落的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选择2种内蒙古草原的优势草种羊草和克式针茅,通过人工饲喂蝗虫取食的方法,分别测定亚洲小车蝗的5龄蝻期以及成虫在未施肥(ON)和施肥(HN)条件下对于2种不同草种的取食量和选择频次,并研究N元素变化对于亚洲小车蝗取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蝻期,N元素不是其取食选择性和食量的决定因素。而在成虫期,亚洲小车蝗特别是雄性更喜欢低N植物作为其食物。亚洲小车蝗对羊草或针茅的选择取食随发育阶段、性别和草的N含量进行调整,但在进化过程中趋向于选择低氮的植物。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忍冬科忍冬属、荚蒾属、接骨木属植物种质资源、种子、组织培养、遗传多样性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这些植物的药用功能,最后就忍冬科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种质怀地黄生育期根际土壤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变化特征,为探讨地黄连作障碍及其与根际土壤中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九、北京1号、白选3个种质地黄为研究对象,于07-28(地上部位快速生长期)、08-24(地下块根膨大初期)和10-18(成熟期)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分别编号为J-7、J-8、J-10,B-7、B-8、B-10和X-7、X-8、X-10,利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其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提取物的VOCs,通过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计算,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种质地黄各生育期根际土壤VOCs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HCA),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合t检验筛选各生育期差异的VOCs。【结果】从3个种质地黄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得到56个共有色谱峰,从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共得到50个共有峰。不同时期地黄根际土壤VOCs差异较为明显,其中8月根际土壤VOCs与7月、10月差异更为明显,3个生育期地黄根际土壤乙酸乙酯提取物与二氯甲烷提取物共有差异VOCs分属于酮类、醇类、酚类。【结论】不同种质地黄同一时期根际土壤VOCs表现基本一致,但同一种质地黄根际土壤VOCs在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