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基于5批829项数据,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区位熵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旨在明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呈“两核两带”的倒“V”形集聚分布,其中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3类项目的局部集聚特征明显,而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作为山西省的优势项目,保护利用潜质最大。2)除政策因素外,人文因素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和自然因素,其中地域文脉与交通条件等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沿河流和交通分布特征明显,加强对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促进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构建汾河历史文化遗产廊道、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识别二者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实现协同发展是增强黄河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以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基于数量空间关系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二者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对其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传统村落与非遗数量分布不均,各省区差异较大。2)传统村落与非遗数量空间关联关系显著,整体形成显著的“高—高”类与“低—低”类各自集聚且分布范围较广、“低—高”与“高—低”各自分散且分布范围较窄的特征。3)传统村落和非遗分布空间相关性格局的形成是受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维度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城镇化率、交通通达性、政府主导,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地形、气温、降水量。不同因素对传统村落、非遗空间聚类的高—高类,低—高类,高—低类区域分布影响异质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民宿作为旅游发展新业态,其空间利用方式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基于Airbnb民宿数据,综合采取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山东省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地理探测器探讨民宿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山东省民宿呈集聚不均衡分布态势。2)民宿空间集聚程度与集聚态势异质性显著,胶东民宿形成“三核集聚、沿海带状布局”的空间密度格局,内陆民宿形成“单核集聚、多核心组团”的空间密度格局。3)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山东省民宿分布的首要因素和主导因素,其次是旅游发展因素,最后是区位交通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其中,A级景区密度、酒店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山东省民宿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为优化民宿空间格局、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NDVI的柴达木盆地植被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82-2006年的GIMMS/NDVI资料,分析柴达木盆地植被的空间分异规律,并结合盆地的地形、降水、水系、土地利用和植被分布图等资料,通过叠加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植被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植被覆盖总体偏低,由东南向西北呈明显的三层半环状结构;在局部地区由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水文条件的影响,上述半环状结构成非连续状态而形成突出亮斑和线状特征;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降水、地表地下水文条件、海拔高度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降水和海拔有一定的关联性,从总体上决定了盆地植被分布的基本格局;水体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局部地区,并且往往打破降水和海拔作用下的植被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2024个古村落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空间统计、数理统计和历史文献法,对古村落地理格局及其分异机理展开研究。结果发现:1)县域古村落数量和密度整体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密西北疏”的空间特征,18类古村落分类形成“小聚居大杂居”的空间格局。2)县域单元古村落呈集聚分布模式,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极化现象突出,形成4个一级核心区、6个二级核心区和12个三级核心区。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常住人口、公路里程、第三产业产值、森林覆盖率、至县域行政中心距离和年均降水量是古村落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至县域行政中心距离、河网密度、森林覆盖率和公路里程是交互解释力增强的关联主导因子。4)古村落地理格局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生态和降水是基础性约束因子,人口和经济是空间格局演化的内在动力,交通和城镇发展是空间形态重塑的外在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空间集聚的精神纽带。研究还发现,随着公路里程、第三产业产值、至县域行政中心距离和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古村落数量和密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中华古代建筑的博物馆"。以山西省421处国保级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可视化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算、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兹曲线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分布不均衡。晋南分布最多,晋中次之,晋北最少。11地级市中,运城、长治、晋城、晋中4市分布较多,朔州、阳泉、大同3市分布较少;2)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集中程度较为集中,且在空间结构上呈聚集形态,形成3个高密度核心区和4个次核心区;3)地形地貌与海拔、坡度、河流水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延续性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对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兰州市主城区1551家银行网点为例,运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函数、缓冲区分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对兰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类型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出其空间模式。结果表明:1)银行网点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不均衡特征,集聚特征显著;2)银行网点在城市内部分布特征各异;3)不同类型的银行网点,不同层面上分布特征各异;4)兰州市各类银行的空间分布模式总体呈现出带状主导下的"多中心+扇形扩展区"组合特征;5)银行空间分布与城市功能分区、人口数量、商业中心、交通便利性均呈现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焉耆盆地景观遥感制图及其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焉耆盆地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 ,绘制了 2 0世纪 6 0年代、90年代和 2 0 0 0年三期景观图 ,并分析焉耆盆地景观及其景观斑块类型的基本特点 ;利用这三期景观图、相关统计资料及文字资料 ,探讨了焉耆盆地景观空间格局分布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指出水资源的分布和人类干扰是影响和控制焉耆盆地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分布和导致其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空间协同的区划研究对于区域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及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基于生态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POI数据,利用密度场热点探测器、协同区位商及空间约束多元聚类模型探讨了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协同水平,并以生态旅游资源和空间协同水平为基础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资源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的环状格局,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多核心分散”的格局,医疗设施和交通设施呈现“多核心分散”的格局。2)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协同水平总体较差,餐饮设施、医疗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住宿设施、交通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东南向西南递减”趋势。3)青藏高原可划分为八大旅游区,分别为:唐古拉山湖沼冰雪地旅游区(交通协同最差)、藏北高原湖沼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差)、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植被景观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优)、藏南谷地非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住宿协同较差)、川西北高原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餐饮、医疗协同较差)、横断山区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旅游区(交通协同较差)、共和盆地地表形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1949-1990年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自然灾害以洪灾、暴雨灾害、风灾及雹灾发生较为频繁。在年际分布上,各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总体上呈较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并且灾次的频发期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年内分布上,灾害频发期多出现在春、夏季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灾害次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空间上主要呈条带状或块状的分布格局。从行政区划上看,塔里木盆地有2个自然灾害频发区,分别是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总的分布特点是:山区多,山区与盆地交界地带多,盆地内部较少;灾害发生频次以盆地北部最为集中,表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