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农产品供应商和生产加工商的两级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系统长期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的行为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及初始值有关。博弈双方的信息吸收能力、共享量和协同效应系数越大,信息共享概率越大;信息共享成本和风险越大,信息共享概率越小;初始值的增大有利于信息共享,但到一定程度后,各企业会逐渐趋于信息不共享。  相似文献   

2.
可追溯体系与食品安全——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品供应链中建立可追溯体系,能够显著地影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道德风险问题。可追溯体系的精确程度决定着食品安全的责任划分,从而决定着食品供应者应承担多大比例的食品安全成本。该文通过建立一个食品安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降低食品供应链中道德风险所必需的最低追溯精确度水平,并据此讨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信息,引入本体论的思想及其信息描述形式,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信息本体,并以此探讨具体的可追溯模型,以期达到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重用,促进信息管理精确性及效率化,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和质量追溯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卜凡  朱淀  吴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17):9475-9477
可追溯体系的引入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然而在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以山东潍坊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就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引入有较高期待;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仅有养殖信息及同时具有养殖和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家中有无孕妇等因素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5.
食品供应链链网的断裂与监管链链网的破碎严重影响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以食品供应链的风险形成机理为基础,借鉴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模式,重构了中国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以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重构核心企业与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食品供应链结构;以协调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监管链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两级供应链模型 ,包含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 ,零售商之间的需求是相关需求 ,供应链成员用AR( 1 )需求模型进行需求预测。研究了两种信息共享情况 :( 1 )当需求信息不共享时 ,零售商仅仅传递给供应商订单信息 ;( 2 )当需求信息共享时 ,零售商传递给供应商订单信息和需求预测信息。研究表明共享需求信息可以降低供应商的平均库存和平均成本 ,而零售商不能直接从中获益。但是 ,供应商可以通过缩短零售商的订货提前期 ,从而降低零售商的平均库存和平均成本 ,使零售商能积极共享需求信息 ,从而使供应链双方都能从信息共享中获益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构建需确定被追溯的信息及信息的组织管理方式。现有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均基于信息系统理论进行构建。通过统筹管理自食品生产至消费全过程所涉及的质量安全要素,基于食品安全追溯链构建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更快捷有效。基于食品链理论,分解食品链过程,提出了食品安全追溯链的层次模型,进而全面分析了食品安全追溯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食品安全追溯链的建立,不仅是食品危害分析、质量控制、风险分析的基础,同时也是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构建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愿意购买可追溯农产品的消费者是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主要受益者,同时消费者也是可追溯农产品的最终的购买者和货币的支付者。因此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和购买意愿的强弱是农产品供应链能否成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西安市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行为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试图从消费者的角度对西安市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些管窥之见,同时为西安市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节点企业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体现为原材料供应商与加工商之间、食品加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政府食品监管部门和食品加工厂商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对食品市场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市场失灵、道德风险以及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等。应该加大政府惩罚力度,建立统一的食品质量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平台,充分利用舆论监督力量,有效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市、西安市消费者实地调查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整体不高,只有32.68%的人知道可追溯食品,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比例更低,只有12.53%的人购买过;电视、网络、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可追溯食品相关信息的3种主要渠道。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整体较高,但对猪肉追溯信息发布方的整体信任度不高;信息源信任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信息源信任通过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起到间接影响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行为的效果;收入水平、购买成员、购买场所、职业、地区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提出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并提高消费者追溯查询意识和习惯、规范追溯信息查询渠道并由政府发布追溯信息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理论,促进供应链节点间的信息共享,针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特殊性,运用演化博弈思想,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的博弈模型,并对系统长期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上各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的行为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及初始值有关。供应链各企业的共享意愿、共享信息量及自身对信息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信息共享的收益,进而增强共享的意愿;信息共享成本和风险的增加将会减少企业信息共享的收益,从而降低信息共享的意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已颁布法律条例指导政府、企业建设及应用追溯系统,但是,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推广应用也遇到一些难题,亟需探明解决方法。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阐明了追溯的成本、系统的应用价值及信息安全对应用追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溯系统成本高、应用价值少和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低是企业考虑应用追溯系统的重要因素。拓展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推广应用的范围,开发追溯数据多方面的应用以提高其价值,控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成本,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是解决追溯系统推广应用难的有效办法。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追溯系统的利用率,降低政府、企业开发部署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成本,激发企业应用追溯系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现有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开发主体众多,造成溯源信息难以交互和共享,为解决数据共享问题,该文分析现有了养殖水产品溯源信息的数据结构及XML Schema的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XML文件数据共享方法。本文分析了养殖水产品产业链中质量安全关键点,采用面向对象思想构建了养殖水产品溯源信息的数据结构,采用XML Schema设计了XML文件,采用Web Service技术设计了XML文件的数据交换模型。该文设计的养殖水产品溯源信息XML文件能作为信息载体在政府监管数据中心和各个溯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养殖水产品溯源信息XML文件可较好的用于政府监管中心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在肉类食品上显示瘦肉精检测信息属性的意义,利用全轮廓联合分析法,以猪肉为对象,设立瘦肉精检测信息、可追溯信息、外观、价格等4个属性,研究了无锡市298位消费者对显示瘦肉精检测标识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与支付溢价,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11种市场方案,估算相应可追溯猪肉的市场份额。结果表明:1)消费者最偏好外观属性,其次是价格属性和瘦肉精检测信息属性,最后是可追溯信息属性;2)与无瘦肉精检测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相比,显示瘦肉精检测结果合格的可追溯猪肉的市场份额提高了约30%,且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额外价格上浮10%。据此,笔者提出了在公开不同层次检测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对肉类食品加贴瘦肉精类非法添加剂等检测信息标识,加强对可追溯信息与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宣传等对策建议,以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并防范瘦肉精类非法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保障蔬菜的质量安全,蔬菜领域正逐步推广可追溯体系.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蔬菜行为的实地调研,探索消费者购买蔬菜一般性习惯的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考察影响消费者对蔬菜可追溯标签认知及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关注蔬菜的质量安全,对蔬菜的质量安全信息有较大需求,但对蔬菜可追溯标签的认知度较低,加之性别、年龄、家庭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加贴可追溯标签蔬菜的支付意愿呈现出差异性,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对加贴可追溯标签蔬菜的支付意愿更强烈,消费者年龄越大,支付意愿越强烈.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 +”在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精准治理中呈现出巨大优势。从网络食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已有措施可以看出,在治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效率低、追溯效果不理想、消费者维权困难的问题,其原因可概括为信息共享缺失、监管技术落后、追溯系统不完善及信用机制失灵。根据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精准治理的内涵,结合“互联网 +”大背景,提出建立动态数据库、实施大数据监管、依托区块链监测、完善预警系统的对策,实现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的精准治理,促进网络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出发,模拟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价动态博弈关系。准分离状态下食品交易市场中博弈双方存在双赢交易(安全高质、声称安全高质、购买)、柠檬市场(不安全劣质、声称安全高质、购买),以及双亏局面(安全高质、声称安全高质、不购买)3种结果。研究表明,只有加大违法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改善"假冒"安全的劣质食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局面,拓宽消费者的信息渠道,在以后连续的食品交易市场中才能有效防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达到预防市场逆向选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介绍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认为食品追溯体系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手段,它是根据信息传播和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的,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处理食品质量问题,能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最后,从完善食品追溯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备受瞩目的热点问题,可追溯系统能够帮助消费者、政府、食品供应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取足够的商品信息,从而改善市场中信息传递效率低和消费者"逆向选择"的状况,缓解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消费者对企业和政府存在的担忧和不信任问题。从可追溯系统的内涵和记录形式、可追溯系统中消费者、供应者和政府行为以及可追溯系统的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