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玉米大斑病流行监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大斑病为调查对象,对辽宁省5个玉米主栽地区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辽宁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严重.针对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特点,结合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严重流行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未来几年的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正>一、玉米褐斑病防治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流行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市场上销售的玉  相似文献   

3.
吴忠市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宁夏吴忠市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情况,对危害症状、病原菌、发生情况、侵染来源、流行条件、防治措施等作了记述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一、玉米病虫害1.玉米螟一代为中度偏重发生。二代中度偏轻,三代中度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将达90380万平方米次以上。2.二点委夜蛾轻发生,二代黏虫为害中度偏轻发生。3.玉米蚜虫中度发生。发生面积33350万平方米左右。4.玉米蓟马中度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3350万平方米,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5.玉米粗缩病毒病中度流行,流行面积1334万平方米,流行盛期在6月中至7月上旬。发病田块主要集中在春播(套播)玉米田。  相似文献   

5.
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动态及预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叶部病害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作者结合近年来对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动态及预测预警研究工作基础,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以及相关研究报道,系统综述了我国玉米叶部病害发生危害、病害流行动态预测模型构建、病害损失估计、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情况、流行特点、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玉米小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玉米品种和气象等环境因子报道了玉米小斑病(Helminthosporiummaydis)田间消长流行规律。结果表明:病害流行分为始发期、普发期和盛发期,分别历时10天、15天和30天;病叶分布由下向上扩展;菌量最大的叶层为4~6叶,占总菌量21.5%以上,菌量主要集中于4~9片植株的中下叶层;环境温、湿、光、雨等因子适宜病害流行,病害中等偏重发生,病情指数大于30的持续时间为20天,最高病指为44.45。提出了防治病害的四条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8.
江华玉米纹枯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及症状;分析了玉米纹枯病发生原因;提出了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或间套种植,实行轮作.清洁田园.以及化学防治等多项综合防治策略,可有效地控制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桂萍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34-134,181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流行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及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省玉米近几年发生的主要病害,研究吉林省玉米病害发生现状、流行原因和育种对策,对指导吉林省玉米抗病育种工作,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忻定盆地玉米大斑病发生为害特症、发生规律简要叙述的基础上,结合忻州农业生产的实际,对症下药地提出了从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广抗耐病品种、精耕细作、合理密植、适期防治等方面科学规划,及早动手,努力控制病害流行的10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年来宁夏地区玉米叶螨发生危害情况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影响玉米叶螨流行的气温、降水量及品种等因素,结果表明气候条件是玉米叶螨发生与消长的决定性因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玉米病毒病发生流行规律,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防治玉米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玉米南方锈病近年在我国的发生和为害,对抗性基因的遗传学及定位、病害流行学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一直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的杂交种,给病害的大面积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抗病育种,选育出具有水平抗性的玉米杂交种具有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分析了其流行因素及途径,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斑病是在玉米种植中惯常发生的病害,其危害很大,它的流行会造成玉米的大量减产。从玉米大斑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特点入手,对其发生条件和综合防治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环县2015年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情况,描述了发病症状,分析了病原侵染循环规律及发生流行原因,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作物;清洁田园,减少菌源量;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加强预测预报,做好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各地产区都有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年份减产20%左右,严重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本文根据玉米大斑病多年的发生为害情况,对其发病症状、侵染循环和发生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栽培环境、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喷药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包颖春  王久波 《新农业》2013,(18):31-32
辽宁省玉米生产上目前流行的病害主要有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灰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研究辽宁省玉米病害发生现状、流行原因和育种对策,对指导辽宁省玉米抗病育种工作,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