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早熟春小麦新品种能提高宁夏引黄灌区复种指数,提高耕地产出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效益。宁春62号是兼具早熟、优质、高产特性的宁夏自育春小麦新品种,可满足宁夏灌区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下麦后复种模式对早熟品种的需求。本文介绍了宁春62号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性状表现和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收获后复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宁夏引黄灌区从2000年开始试种冬小麦,截止2009年种植面积发展到2.59万hm2。由于冬小麦比春小麦早熟10~15 d,冬小麦收获后复种空间大,种类增多,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高。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冬小麦收获后可复种多种作物。现将几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复种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选择适宜的复种饲料油菜品种,是获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成功推广和获得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以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参试饲料油菜品种为研究材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共同组织实施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参试品种进入抽苔开花期和生物产量等选择要素的对比,筛选出适宜黑龙江三四积温带春小麦复种的饲料油菜品种12-P38外(首选)和华油杂62(备选)。  相似文献   

4.
早熟小麦品种"农麦201"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201”的选育为充分利用内蒙古自然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躲避生育后期干热风、病虫害及遇雨穗发芽对小麦品质不利影响增加了途径,满足了生产上对小麦品种多样化的需求。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为保证自治区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及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品种特性、麦后复种模式,讨论了麦后复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麦后土地及光热资源,变一年一熟为两熟,宁夏农垦科研所育出的适合麦后复种的早熟油葵品种"宁葵杂二号"已通过区级审定.经我所1991~1998年复种试验示范,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初步摸索出麦后复种油葵种植技术.为便于推广,现将栽培要点和原则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夏播复种的大豆种质,引进国内13个大豆早熟种质进行引种试验研究,对试验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差异性测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河34、垦豆65产量较高,分别为1 754.99kg/hm~2和1 746.82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8.8%、38.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黑河34生育期78 d,属高产早熟类种质,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夏播复种。  相似文献   

7.
河套灌区是我国优质春小麦生产基地,但由于春小麦产量低,收获后耕地闲置期长,光、热等资源利用不足等,春小麦播种面积逐年缩小.如何稳定春小麦播种面积,提高春小麦后茬复种指数,成为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河套灌区的耕作制度,简述了不同复种模式对光、热、水、肥等的利用情况和春小麦后茬复种中存在的问题、限制因素,提出提高春小麦后茬复种指数的关键措施是开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合理复种、选育专用品种、优化复种栽培技术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已成为确保粮食安全,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早熟、高产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种植,可以改善作物的复种指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高产、早熟春小麦新品种宁春61号的选育研究,以期为宁夏灌区提高复种指数,稳粮增收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复种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章吉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针对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气候特点,近几年推广了春小麦下茬复种油葵栽培模式,粮油复种获得了双丰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春小麦下茬复种油葵,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及光热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还增加了单位面积种植业经济效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小麦复种油葵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春小麦的栽培管理1.1选择品种上茬春小麦选高产、优质品种辽春10。1.2整地做畦,顶凌播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在宁夏原种场开展春小麦复种西瓜品种筛选和早熟西瓜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麦后育苗移栽的4个早熟西瓜品种,商品瓜产量在29008~37375kg/hm^2,净产值在11416~25585元/hm^2,最高的是巨丰3号;京欣1号西瓜属于精品西瓜类型,采用直播方法出苗齐、苗壮,上市时间正好处于“国庆”黄金周期间,销售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11.
正春小麦下茬复种大豆是麦茬复种的主要栽培形式,既高产又增收,还有利于培肥土壤地力。大豆是轮作倒茬中最理想的养地作物。一、选用良种根据北票市的地理环境,选用推广的早熟高产大豆品种有辽豆50号、铁丰26号等。这些品种植株长势较强,株高47~57厘米,底荚高度9.1~12.3厘米,百粒重15.4~18.0克,生育期72~78天,一般亩产300千克左右。二、选地、整地  相似文献   

12.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复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小麦后复种蔬菜、油料、粮食、饲料作物等不同复种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进行示范对比、效益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麦后复种蔬菜的粮菜模式、麦后复种小杂粮的粮粮模式经济效益较好,麦后复种小黄豆粮油模式经济效益较差,宁夏引黄灌区发展粮菜、粮粮复种模式,对恢复灌区优质春小麦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是切实可行的举措;麦后复种苜蓿、燕麦草、冬牧草等粮饲模式,虽不比粮菜模式和粮粮模式,但其经济效益也高于传统的麦套玉米和单种玉米模式,有利于草畜产业发展、培肥地力,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新疆滴灌条件下不同来源春小麦品种(系)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新疆、甘肃、宁夏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影响新疆自育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生育期>收获指数>单位面积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和单位面积生物学产量是决定甘肃春小麦产量的主导因素;影响宁夏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重>结实小穗数>单位面积穗数>生育期>株高.[结论]在对新疆自育春小麦品种的改良中应选择千粒重及生物学产量较高、成熟期较早的类型;在新疆生态条件下对引自甘肃的春小麦进行改良时应特别重视对生物学产量较高类型的选择,提高生物学产量的可能途径为:增强分蘖成穗能力,提高结实小穗数;在新疆生态条件下对引自宁夏的春小麦进行改良时应选择穗粒重高、结实性好、群体(穗数)大、中秆早熟类型.  相似文献   

14.
《早熟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424—2016)规范了早熟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的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以及棉花和小黑麦两茬衔接、抢种、抢收的关键技术,可为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根据春小麦的分蘖消长规律和叶蘖同伸关系.将春小麦不同类型品种(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特早熟品种(系)分蘖发生早.低位分蘖发生快,分蘖发生经历的时间短,分蘖消亡经历的时间长,主茎3、4、5片叶叶蘖发生符合同伴关系;而中熟、中早熟品种(系)分蘖发生较晚.分蘖消长的时间相当,叶蘖同伸情况与理论值吻合程度较差.这将为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因春小麦品种类型不同而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省以冬、春小麦为前茬的耕作改制的发展,各地在小麦的下茬进行了早熟大豆的复种试验和生产示范,普遍获得了成功,尤其在1976年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下,上茬小麦延迟成熟至7月中下旬,而复种的大豆仍然成熟,且  相似文献   

17.
根据春小麦的分蘖消长规律和叶蘖同伸关系,将春小麦不同类型品种(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特早熟品种(系)分蘖发生早,低位分蘖发生快,分蘖发生经历的时间短,分蘖消亡经历的时间长,主茎3、4、5片叶叶蘖发生符合同伸关系;而中熟、中早熟品种(系)分蘖发生较晚,分蘖消长的时间相当,叶蘖同伸情况与理论值吻合程度较差。这将为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因春小麦品种类型不同而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资源优势和"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优势,西吉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设施农业与主导产业有机结合,主推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芹菜种植模式,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选用适应西吉县种植的优良品种,使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产量达到2000kg/667m2以上,产值达10000元/667m2以上,为推进宁夏乃至西部地区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芹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春小麦品种,2020年开展了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宁夏地区种植的春小麦品种有宁春58号、宁春39号、宁春53号、永良15号、宁春60号、宁春59号。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主产区,由于国际棉价的不断下跌,棉花种植面积不断缩小,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为保证该地区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规范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生产模式,制定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533—2017)。该规程规定了冀中南棉区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栽培的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要求,为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棉花与马铃薯复种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