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果园植保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有力助推了果园经济效益的提升,植保机械经历了人背机器、机器背人、人机分离、喷药机器人等发展历程。基于此,本研究小组在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喷雾机研究概况和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果园喷雾机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在开展植保喷雾机械研究时要加强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参考果树生长特性,优化产品结构设计,提高智能植保喷雾机械的通用性和喷雾机械的智能化技术水平,进而提高果园农药喷洒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农药利用率,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减少农药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系统阐述了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农业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提升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7月17日,国家农业自走式植保机械科技创新联盟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成立大会。该联盟将致力于开展自走式植保机械关键技术、产品和部件的联合研发,加快自走式植保机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我国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植保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而植保机械更是全程机械化的短板。为了  相似文献   

4.
龙铭 《湖南农机》2013,(4):13-14,16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在向中高级阶段推进,农业生产耕播收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业植保环节的地面机械化作业技术与装备亦有了较大发展。但地面植保机械作业的劳动强度、农药喷洒安全性保障以及作业效率和效率等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为此,近几年来"低空低量航空施药技术与装备研发"受到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已向市场推出了多系列产品,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增强了技术与装备支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施药技术与装备现状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我国机械化施药技术及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目前施药技术使用现状,植保机械技术现状(包括植保机械拥有量、使用状况、行业情况、研发现状、发展趋势等),提出了基于我国施药技术与装备现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植保主要分为人工植保、自走式植保机械,随着逐步发展与农田集约化发展,未来提高质保效率,逐步开始进行航空植保机械;按照药物颗粒不同,可以分为喷雾法、喷粉法、喷烟法、超微量法等。通过对目前植保机械的主要组成及发展新装进行分析,以我国农业生产为研究背景,详细论述了管道喷雾、风力辅助喷雾、变量喷雾、静电喷雾技术和航空施药等植保机械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我国植保机械在设备研制、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方面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植保机械在国际市场中的质量水平、科技水平和施药技术的现状,指出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变革我国植保机械管理、科研、生产、市场和施药技术应用及人员技术培训、安全管理等严重落后的现状,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植保机械存在劳动任务重、农药利用率低等不足之处.基于此,重点探讨地面自走式植保机械精准变量作业相关问题,设计了地面自走式植保精准变量作业流程,有效提升农药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生长效率和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植保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从植保机械拥有量、使用现状、行业现状、质量监督和质量标准5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植保机械行业发展特点,指出与国外植保机械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我国植保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拓展施药机械种类,加强基础部件的创新和应用,大力推广高效精准施药植保机械,尤其是积极发展农业航空植保机械。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植保机械作为农业全程机械化的组成装备,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量逐渐增多。为进一步改善农药喷施质量,降低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植保问题,分析了机械植保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植保机械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可行建议,并对机械植保低污染技术特征和应用趋势进行分析说明,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机械植保合理性,降低农业植保作业的不利影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物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实施防治其危害的植保机械,是保证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植保机械使用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与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已严重妨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负面影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良后果。为此,植保机械需从结构、配套产品、药水配制和用材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推进植保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2.
植保机械的使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吴江市机械化植保大量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严重制约着病虫害的高效防治,跑冒滴漏的现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同时,也威胁到人畜的健康。本文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经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吴江的机械化植保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的顺利实施需要各个工序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耕种收等主要农机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植保机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为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植保作业对于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意义重大,传统的植保喷药作业存在农药过量使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众多问题,已逐渐不适用于现代化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4.
作物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实施防治其危害的植保机械,是保证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植保机械使用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与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已严重妨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负面影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良后果.为此,植保机械需从结构、配套产品、药水配制和用材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推进植保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药防治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病虫害突发或爆发时具有快速高效的防治优势。茶树叶片表面具有亲水性,常量施药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茶树减量施药是减少茶叶农残的有效手段。系统综述了茶树生物特性、茶树病虫害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茶树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强调提高茶树低容量喷雾的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实现茶树减量施药的关键。针对目前茶园地面工况复杂及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从低容量仿形喷雾机、茶树病虫害喷雾决策及智能终端等六个方面提出茶树病虫害施药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建议,指出低量化、精准化及智能化是未来茶树植保喷雾机械及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完善农机现代化制度的可持续性,对福建省10个县的水稻防治外包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PROBIT模型分析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防治外包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防治外包服务的采纳.近3年使用购机补贴的这类稻农其购买防治外包服务概率减少22.72%,而3年前使用购机补贴的对购买外包服务行...  相似文献   

17.
水果产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实现水果生产机械化对促进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果园施药作为水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机械化程度直接影响水果生产机械化水平.分别从喷头技术、气力辅助喷雾技术、静电喷雾技术、在线混药技术、自动对靶技术、变量施药技术、病虫害监测技术等角度出发,分析国内外果园施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8.
矮化密植果园喷雾机选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升林果生产机械化水平,北京市正大力推广林果矮化密植技术。为此,针对目前市场林果植保机械型号多及喷雾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开展了适合林果新种植模式下的植保机械选型试验研究,并选取了4种喷雾机。试验结果表明:针对果园篱壁型冠层,3种地面喷雾机在喷量为喷枪常规喷量条件下(施药量108L/6 6 7 m2),冠层雾滴分布平均密度均超过100个/cm2,对靶风送式变量喷雾机在施药量40L/(667m2)条件下,雾滴沉积平均密度达62个/cm2,植保多旋翼无人机在施药量为1L/(667m2)时,雾滴沉积平均密度达67个/cm2,均远超过20个/cm2的行业标准。因此,建议选用风量、施药量可调喷雾机或喷雾机配备不同型号喷头,以实现不同冠层密度变量施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发展,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与技术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水稻高质量生产发展的需求,也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利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利用机械化生产节本增效的出发点不一致.从水稻机械化技术的相关问题着手,阐述了水稻机械化直播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对平凉市大豆玉米及其机械化生产特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种植效益低、气候和市场影响大、机械化技术不成熟等制约平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优选适宜的种植方式、加强农机农艺与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优势、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四个方面深入探析,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力,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