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农业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水稻种植方式也发生了显著改变,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因此应该积极对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进行推广。本文就对于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稀植是当前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文章对水稻旱育稀植的品种选择与播种期、培育壮秧、大田移栽、苗床管理、施肥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为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方水稻种植中,受当地温度影响导致水稻高产增收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水稻秧苗质量、提高产量,可采取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施工。文章针对旱育稀植技术的重要性、栽培技术及秧田管理技术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水稻栽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稀植小弓棚育秧技术是一整套以水稻旱育秧、以规范化栽培,平衡配套施肥,病虫害防治、种子管理配套的水稻栽培技术.1992年引入吴忠市市区进行试验示范,当时采用以"打机井、小弓棚、移栽灵、机插秧"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体系,为市区水稻的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点、多因素试验、研究,对"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了"沙区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最早来源于日本,由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等一批农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而提出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将直播转变为插秧,湿润育苗转变为旱育苗,密植转变为稀值,引用的大量科学技术使全省水稻生产都有了巨大的发展。1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展黑龙江省的水稻旱育栽培技术最早研究于上个世纪50年代,采取温床育苗的方式。最开始采用的是油纸、草帘等覆盖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特点、优势和泸西县自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探索总结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丰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及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提高稻田综合生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提高稻谷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种植质量直接关乎到当地农作物的经济收益。为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采用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东北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推广比较成熟的技术。从苗床准备、整田做畦、施肥、播种、苗期管理、大田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稀植是使秧苗在接近于旱地(田)条件下生长培育并进行稀植的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古登乡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实践,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旨在不断提高该技术质量和推广应用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进而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该项技术是在以旱育稀植为主体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技术,并进行良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配套,形成的优质无公害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黑龙江省鹤岗市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的分析,提出几点技术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平罗县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陆琳 《云南农业》2006,(6):38-38
工厂化生产是都市农业和绿色食品发展的要求水稻是昆明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九五”期间旱育稀植技术作为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水稻生产技术在昆明市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不断深化,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已向抛秧、摆秧发展,但我市对抛秧这项革命  相似文献   

15.
高寒山区指的是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的山区,在高寒山区内只能适宜种植较为耐寒的农作物。水稻为禾本科植物,性喜温湿,要提高高寒山区的水稻产量就需要利用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高寒山区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相关技术要点,希望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的操作堆积、技术要点,苗床管理及大田稀植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稀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自90年代研究推广应用以来,收到了很大的增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具有省秧田、省种子、省水、省肥、省工等优点。许多地区,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我们在改进创新和完善配套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认为水稻旱育稀植,宽窄行栽培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的操作规程、技术要点、苗床管理及大田稀植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宁夏水稻种植状况及宁夏水稻旱育稀植化种植的可行性分析,指出实现水稻旱育稀植化是提高宁夏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地推广这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认为应掌握关键栽培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新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梁乃亭,万恩华,魏玉波(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与传统的水育密植技术相比,具有省种、省水、省肥、高产、优质等优点。改传统的水育苗为旱育苗,改密植为稀植,改表层施肥为全层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