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套袋能增加红富士果皮中花青苷的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和果面光洁指数,显著改善了红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但套袋减小了单果重,降低了苹果的糖、酸及Vc含量等,使风味变淡,影响了内在品质。套袋能降低病虫果率,但套袋会增加除袋后的日烧果率。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综合看: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以套双层纸袋最好,单层纸袋次之,塑膜袋对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不明显,并且存在环境污染,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套袋对长富2苹果表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时期套袋对长富2苹果外观品质的试验表明:花后20~加d套袋处理的果皮叶绿素含量为1.011~1.093μg/cm^2,果皮花青苷与(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0.053~0.055,果皮色泽鲜艳,且果实着色快。在果面方面,花后20~40d套袋处理的果点直径较小,果面横裂纹密度为0~0.38个/cm^2,果面光洁;套袋时期对长富2苹果果点密度无显著影响;在果个及果形方面,套袋越早,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越小,套袋时期越迟,果形指数越高。研究认为,花后20~40d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油桃套袋的光质类型,以着色完全的油桃品种‘Flavortop’的果实为材料,用白、红、黄、蓝、绿共5种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制作成不同光质果袋,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油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光质果袋均未显著影响单果质量、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果皮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其组分、总酸、奎尼酸、苹果酸含量及糖酸比;套白袋的果实亮度值显著降低但a/b显著升高,其他光质果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饱和度、色调角均显著升高而a/b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白袋处理的果实内在品质虽有所下降,但果面着色程度高,且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等指标与其他处理相比下降程度小,综合品质较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桃生产上宜选择白色果袋以改善果实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套袋对富土苹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同套袋的时期、袋种及去袋的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的色泽、果形果个、果面光洁度;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果皮、果肉组织结构,果实的硬度,糖、酸的含量,糖酸比值,矿质元素的含量,芳香物质的含量,激素的变化;套袋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及其农药残毒含量;同时,套袋可降低病虫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富士芽变优系果皮色泽、花青苷及相关酶活性的关系,分析果皮着色的变化规律及生理差异,为苹果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富2号及其芽变优系为试材,分别于解袋日(9月20日)后0(即解袋日当天)、2、4、6、8、10、15、20、30 d采集套袋和未套袋的果实,测定果皮色泽参数L*、a*、b*、C*和h°值,叶绿素、花青苷的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类黄酮还原酶(DFR)、类黄酮3,5-糖苷转移酶(UFGT)4种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活性。【结果】随着果实解袋时间的延长,套袋和未套袋的果皮色泽参数L*、b*和h°值均呈下降趋势;而其a*值却均呈上升趋势;其C*值在解袋后0~6 d均呈下降趋势,8~30 d却均呈上升趋势。果皮花青苷的含量在形成第1个峰值后短暂下降,此后又急速上升,解袋后30 d花青苷的含量最高。套袋和未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均较低且无明显波动,但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低于未套袋的(P <0.01);叶绿素含量下降的时间与花青苷大量合成的时间相近。套袋和未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  相似文献   

6.
不同袋期控制对新红星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种套袋时期及3处去袋时期时期处理对新红星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袋期控制对新红星苹果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一致;新红星苹果套袋过早,虽然能促进果面光洁,但影响着色,并且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及部糖含量;去袋时期过早,果面着色、鲜艳度及光洁度均较差,并且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去袋时期过早,果面着色、鲜艳度及光洁度均较差,不能有效地改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袋处理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 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 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相似文献   

8.
<正> 苹果套袋最初是为了防止果实病虫害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果农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套袋除可以防治病虫害 外,还有促进果实着色等其他作用。苹果套袋除能促进果实着色(果实着色率可达100%,着色指数0.95),减轻果实病虫害外,还具有提高果实表现光洁度、减少果实中农药残  相似文献   

9.
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分析了至目前专家学者对套袋技术在苹果、桃、柑橘、柿子、梨、枇杷、芦柑、水蜜桃、葡萄等果实栽培中,在果实色泽、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等果实外观影响方面,果实硬度、裂果与糖、蛋白质各营养成分等内在品质影响方面,病虫害影响方面,以及不同果袋类型、套袋及去袋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方面等研究的现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套袋对果实着色、果实内含物、果皮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机理,开发研制透隙度好、有一定透光光谱范围、能加大昼夜温差、且有降温除湿等效果的纸袋,加强套袋选择、套袋前后管理、套袋和去袋最佳时间及套袋方法等套袋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形成较完善的优质林果生产配套技术,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黄鹏 《经济林研究》2006,24(2):29-31
进行了不同袋期控制(套袋、去袋)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袋期控制对黑宝石李单果重和果实硬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一致;黑宝石李适宜的套袋时期为花后55 d,适宜去袋时期为采收前15 d,果实在袋内时间70d左右。  相似文献   

11.
对葡萄果袋的选择、套袋时间、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专用葡萄果袋破损率不足10%,自制果袋破损率为100%,起不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与对照相比,套袋的葡萄果实外观颜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葡萄颗粒大小差异不大。摘袋时间越晚,葡萄果实外观越好,对葡萄颗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套袋的葡萄果实无农药残留,未套袋葡萄果实有少量农药残留量。因此,生产中要选择专用葡萄果袋,在采收前2天摘袋可对葡萄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葡萄果实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葡萄果袋的选择、套袋时间、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专用葡萄果袋破损率不足10%,自制果袋破损率为100%,起不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与对照相比,套袋的葡萄果实外观颜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葡萄颗粒大小差异不大.摘袋时间越晚,葡萄果实外观越好,对葡萄颗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套袋的葡萄果实无农药残留,未套袋葡萄果实有少量农药残留量.因此,生产中要选择专用葡萄果袋,在采收前2天摘袋可对葡萄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油梨果实品质,筛选出适合油梨的套袋材料,以油梨优良品系‘南亚A’为试材,以不套袋作对照,对5种材料果袋(无纺布、半透明葡萄套袋、珍珠棉+白色透明塑料袋、外黄内黑牛皮纸袋、白色纸袋)套袋处理的油梨果实进行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的测定,通过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效果最佳的套袋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均能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对果皮厚度和可食率无显著影响,大部分处理对果形指数无影响,能提高维生素C、总糖和脂肪含量,降低果实失重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纸袋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套袋材料对甜柿品种“前川次郎”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柿果套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3年试验,研究了多种套袋材料对甜柿优良品种"前川次郎"果实品质、果形及单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增加柿果表面光洁度,提高柿果含水量,降低柿果硬度,从而改善柿果外观品质和鲜食风味;纸质袋可促使柿果提前着色,双层内红和内黑处理可提早柿果的脱涩期,对于柿果提前采收十分有利;套袋对单果质量和果形影响较小,纸质套袋各处理与对照柿果含糖量也无明显差异;套袋造成柿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采后硬果期也变短,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所试验的套袋材料中,双层内红处理对果皮增色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果实套袋生产的机制及操作规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果实套袋是生产绿色果品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机制是套袋影响果实花皮素苷的形成、含量与分布,并就套袋与除袋的时期、方法、套袋前后的树体管理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为给鉴别北美海棠品种以及果色育种提供参考,以18个北美海棠品种幼果果实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北美海棠品种幼果果皮的颜色值、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并对以上果皮颜色指标进行聚类分类,并分析了幼果果皮颜色与叶色参数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的18个品种幼果果皮颜色分为绿色、暗红色或紫红色、红色、粉红色或玫红色、白粉色五类。结果表明:幼果期果实呈色受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大,绿色果呈色主要受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影响,果皮颜色随着花青苷含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变红,呈规律性变化,当花青苷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果皮呈现红色,如果同时受到其它色素的影响时,则呈现出不同色调的红色。花色素苷和叶绿素a的含量与果皮颜色密切相关,花色素苷的含量是影响果皮呈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山东鲁中南地区的富士苹果适宜果袋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21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套袋处理对果实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果袋种类对果实体积、单果质量、果点大小、果点密度及成熟果实品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所有套袋处理中,膜袋效果最差,除果实体积最大和单果质量中等外,其它指标均最差,果点大而密,果实着色面积小,光洁度差,含糖量低,含酸量高,口感差,果实硬度小,贮运性能低;效果最好的为莱州高遮光外纸新密内红袋,果个中大,单果质量高,果点小且疏,着色面积大,色泽艳丽,光洁度高,含糖量高,风味浓郁,酸甜适口,果实硬度大,耐贮运。  相似文献   

18.
以着色前的新红星果实为材料,采用液相氧电极和光谱仪对不同部位离体果皮圆片的光合放氧速率以及绿色果皮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随果实发育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面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明显大于阴面果皮。纵向比较可知:萼端部位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最大,果肩部位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最小,阳面中部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与纵向平均值接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随着果实发育,苹果绿色果皮的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则逐渐增加。苹果绿色果实发育的中后期,随着果皮光合功能的下降,果皮中叶绿素也显著降解可以减少果皮对光能的吸收,减轻果皮的光抑制,这可能是苹果果实对光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套袋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和2016年对浙江省江山市徐香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套袋和去袋时间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5月21日套袋处理的猕猴桃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低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差异显著,防治效果最高达到100%;6月2日以后套袋的处理发病率均在50%以上。8月26日去袋防治效果最高,达70%;2016年套袋处理的猕猴桃含糖量与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去袋时间的猕猴桃果实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于未套袋对照处理,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胡柚果实套袋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胡柚果实套袋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采用内层黑色的双层纸袋套袋对果实转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胡柚果实套袋后减少了病虫斑和机械伤疤,果皮变细,光洁度提高,增进了外观品质;对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表明,10月初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较对照为高,10月中旬末各处理均比对照含量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一直维持到采收后和贮藏前期,总酸含量对照均高于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