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搭建菇房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地势平坦干净的场地,建造菇棚,菇棚由竹子、芦苇、塑膜构成,每座菇房的栽培面积宜为4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宽10米、长20米,棚架高为2.8-3米。层架设5层,最低一层离地面高0.25米,层间距为0.5米。菇房以座南朝北方向为佳,保湿、保温性能要好,空气流通,无直射阳光,保持内外部环境整洁。为省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我国首次对半地下菇棚堆袋栽培滑菇的研究进行了报导。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在半地下菇棚用堆袋栽培滑菇的技术。结果表明:该法栽培滑菇不仅不须建菇房,投资少,而且比菇房用瓶栽和箱栽等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菇质好,产量高,生物效率为75-119.9%。具有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农家科技》2007,(11):16-16
<正>利用草菇、金针菇两个品种对温度的不同要求,进行合理配套栽培,可实现周年栽培生产,提高菇房利用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1.菇房要求。坐北朝南,长16米、宽9米、高4米,房内用竹木或水泥柱搭架6~8层,床架四周为走道,南北方向,床架宽120~130厘米,走道宽60~65厘米,整个菇房可  相似文献   

4.
技术要点: 1、菇棚搭建:菇棚应建在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菇棚的结构可采用规格宽以6-8米,两边支柱高2米,中间支柱高3米,长度根据场地情况而定.菇棚边架宽以0.8米为宜,中间发苗架以1.2米为宜.层距以3cm为宜,最低层架离地面20cm为宜,总架层6-7层为宜.搭建菇棚时应打好"X"字拉,防止菇棚倒榻.  相似文献   

5.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它是香菇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为4%~5%。1 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0米,高2.40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0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2 栽培时间 花菇最佳栽培接种时间为8月中下旬,此时日均气温26~28℃,可满足香菇对温度的要求。菌丝经过60  相似文献   

6.
张科 《北京农业》2005,(1):20-20
菇棚建造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7.
<正>一、菇房(棚)搭建菇房应坐北朝南搭建,要求地势高、平坦,水源方便,通风良好,具有较好的散射光,周边环境条件好。栽培房长8~10米、宽4.8~5.0米、高4.5米。菇房单边开设两个宽1米、高2米的门,门对流方向安装两个可开启的宽60厘米、长130厘米的窗,窗顶上方安装排气扇,屋顶盖瓦片或水泥瓦,要设置隔热层。菇房内设3  相似文献   

8.
<正>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9.
爽文 《北京农业》2011,(16):21-22
<正>1栽培模式选用秀珍2号秀珍菇菌种。以60米长,8米宽的大棚为例,立体栽培采用层架横放排袋方式,层与层之间用竹竿隔开,层数10~15层,每棚可码放菌袋2万~3万袋。在5-6月份开始生产秀珍菇菌袋,在7-9月份采收上市,供应淡季市场,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平菇遮阳保湿,采用畦埂种菜、畦内种菇。菇床宽80厘米、深30厘米,菜埂宽1~1.2米、高20~25厘米,一埂种植两行蔓型瓜、豆。采用人字形棚架。在葡萄架下、丝瓜棚内种平菇,畦宽一般1.6米左右,可用一半面积种平菇,另一半面积作为丝瓜、葡萄生产的作业区。菇畦宽60~80厘米,畦深10~15厘米,菇畦边沿可做成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埂,畦底采用埂式。棚架采用直立平顶棚。  相似文献   

11.
这种棚的长度视菌袋多少而定。一般放800袋~1000袋为宜。该棚一般宽2.4米、高3米,内部分5层,每层高度0.3米-0.35米,最高层离棚顶0.3米,最低层离地面0.3米,全部用塑料薄膜覆盖,利于控制棚内小气候。采用这种塑料大棚栽培方法,容易创造内湿外干的水分条件,促使花菇的形成和发育。并且这种  相似文献   

12.
一、拱棚规格 棚宽6-8米,棚中心支柱高1.5米,棚边缘高0.8米,面积333.5平方米左右。建棚应以东西拱向、南北延长为宜。  相似文献   

13.
蔗田棚式栽培蘑菇即是在甘蔗生长的中后期,在高大蔗株叶层下面的空间建造菇房和菇床,利用蔗田优越的环境栽培蘑菇的一种方法。这是对蔗田多层次利用的一项创造。从1984年到1987年共推广了7000多亩,增加产值5245多万元。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容易掌握,不但蘑菇的产量高、品质好,甘蔗也能增产;而且,菇房通风透气好、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蔗田棚式栽培菇房的建造 (一) 选择蔗田应选择具有“密”即有效茎数多,“直”即不倒伏,“壮”即上下粗细均匀的中、大茎品种,“高”即蔗株高度在2米以上,且交通方便、避风向阳、排灌水容易的甘蔗田建造菇房。  相似文献   

14.
一、功能与用途 冬季栽培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在3~6℃之间,如果遭遇0℃以下气温,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温度就可以减少菌丝的冻伤。菇棚(房)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食用菌防寒防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1蘑菇房建设和床架排列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床架可搭4~5层,之间留过道,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2培养料的堆制与发酵(1)料温变化。发酵剂料温能迅速上升至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张晓明 《当代农业》2010,(24):39-39
一、菇房处理(1)层架式栽培。堆料或菌袋进房前半个月要对菇房、床架、墙壁及四周用水冲洗.并喷0.2%漂白粉溶液或1:50倍金星消毒液消毒。栽培2年的老菇房床架要先用1:50倍金星消毒液刷洗.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起,我们在“河南泌阳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探索,量化控制各项条件,总结出一套花菇生产条件控制技术,花菇率达90%以上,增强了实用操作性。一、菇棚建造条件控制要选向阳、背风又能通风、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大小能满足种植量需要的场所。菇棚建成东西方向较好,利于冬季采光、升温。以种500袋为例,可建成长6米、宽2.6米、高2.4米的菇棚,菇棚两头和中间用砖砌成墙,中间留有2米高、0.6米宽的走道。用竹竿做层架,每层摆8根竹竿,放4排菌袋,袋间距4厘米,共6…  相似文献   

18.
正平菇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技术容易掌握、栽培周期短、无污染、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平菇生产中,可借助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实现周年生产,从而提升生产者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1棚室的建造与消毒根据平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采用建造棚室作菇房。菇房采用拱形棚,棚高2.5m,棚内培养架可用竹杆分层搭设,一般架高1.8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1m走道。菇房消毒要求在  相似文献   

19.
1.菇棚建造 选择远离畜禽栏舍、无污染、背风向阳、土层较厚的场所建菇棚.菇棚东西向,座北朝南,半地下式.棚宽2米左右,长度不限.采用下挖上筑的方法,下挖深度1.4~1.5米.下挖时按底部内缩0.1~0.15米的坡度进行,以便筑菌墙时菌坯逐层后缩,防止菌墙前倾倒塌.地上部分,北墙高0.8米左右,南墙高0.3米左右,东西墙与南北墙自然连接.在南北墙上,每隔1.5米左右留一个通气孔.棚门留在菇棚的东北角或西北角.土墙筑好后,搭上顶架,盖上薄膜,再用10%的石灰水将四壁喷洒一遍(重点是地平面以上筑起的土墙),消毒备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09,(10):20-20
搭建塑料大棚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离各种污染较远的地块。平整地面,清除杂草,用竹竿或其他材料搭建一个宽5.0~6.0米,长10.0~20.0米,高2.5米的塑料大棚,棚膜应使用不透光的黑色农膜,棚四周开排水沟,并准备覆盖大棚的草帘。在菌袋进棚前,用生石灰或石灰浆撒刷一遍棚内地面,以消毒和杀灭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