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锻炼对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与冠心病患者睡眠状态及自主神经功能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PSQI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康复运动组及药物治疗组各40例,另选取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PSQI评分。康复运动组给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及心脏康复运动治疗12周;药物治疗组给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及心理暗示12周,必要时给予睡眠药物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康复锻炼及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对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行HRV及PSQI评分检测。结果治疗前康复运动组和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RV较低,PSQI评分较高(P0.05);治疗结束后康复运动组PSQI评分降低,HRV指标升高,与康复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HRV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睡眠紊乱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紊乱,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香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疲劳及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研究香菇多糖对力竭后小鼠肝组织的影响,通过建立灌服香菇多糖的小鼠力竭游泳实验模型,采用试剂盒法测定了小鼠安静时肝糖元及安静与力竭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丙二醛(MDA)、血浆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结果显示:肝糖元,安静对照组(RC)(36 93±9 81)mg g,安静服药组(RM)(73 44±21 71)mg g,RM组明显升高(P<0 001);高强度游泳时间,运动对照组(EC)(42 52±7 82)min,运动服药组(EM)(49 90±5 31)min,EM组明显延长(P<0 05);GSH PX,RC组(60 25±5 31)U mg,RM组(68 37±7 92)U mg,RM组明显升高(P<0 05)。EC组(56 77±7 30)U mg,EM组(63 28±4 23)U mg,EM组明显升高(P<0 05);MDA水平,RC组(5 76±0 87)mmol L,RM组(4 59±0 57)mmol L,RM组明显降低(P<0 05)。EC组(14 1±1 28)mmol L,EM组(12 53±4 93)mmol L,EM组明显降低(P<0 01);GPT活性,RC组(6 14±1 21)U L,RM组(6 25±1 02)U L,差异不显著(P>0 05)。EC组(12 53±4 93)U L,EM组(7 42±2 90)U L,EM组明显降低(P<0 05)。表明香菇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抗氧化、抗损伤功效,可减轻大强度运动后自由基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4 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胸痛发作至介入治疗时间 (4 .1± 3.1)h,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证实冠状动脉闭塞 ,仅对梗死相关血管行支架植入。结果 :全组 4 8例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为 3级者 4 3例 (93.7% )、2级者 5例 ,1例术中死于继发性心室颤动。4 8例中在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出现心室颤动 10例 (2 0 .1% ) ,1例术后 2周后因再次心肌梗死死亡。植入术后存活的 4 6例术后随访 (8.2± 3.6 )月 ,无 1例再发生心脏事件。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术能成功挽救频死的心肌 ,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肱—踝脉搏波速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对照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肱—踝脉搏波速。结果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5.4%±2.5%比11.1%±4.4%,P<0.01),冠心病组肱—踝脉搏波速明显高于对照组(1745.3±215.2cm/s比1495.3±202.3cm/s,P<0.01),两组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异;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肱—踝脉搏波速呈负相关(r=-0.70,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肱—踝脉搏波速增快,提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受损伴随冠心病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关节活动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关节活动器 (CPM)膝关节活动度的疗效。方法 :3 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9例。 (1)实验组在一般运动锻炼的基础上 ,手术当日即用下肢关节活动器进行功能锻炼 ;(2 )对照组进行一般的肌肉舒缩锻炼。两组检查膝关节伸屈膝度和屈膝度为指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伸膝度在术后 1周及 6个月时均为 0°,对照组的伸膝度在术后 1周及 6个月时分别为 (12 .5± 1.6)°、(2 .1± 0 .3 )°;术后 1周两组的屈膝度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术后 6个月对照组的屈膝度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 CPM对膝关节伸屈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细胞治疗及常规育儿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视听刺激等综合干预,5个疗程后以总有效率、脑智能区评分及发育商评分来评估整体疗效及智能发育状况.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27%,对照组为84.90%,总有效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3.98,P<0.05);对照组五个智能区(精细动作、大运动、语言、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分别为(79.35±10.27)、(82.45±9.83)、(84.75±10.52)、(81.17±10.77)、(80.74±10.29)分,发育商评分为(80.63±10.84)分;干预组分别为(94.55±13.73)、(92.63±12.47)、(94.37±13.26)、(92.25±13.36)、(91.27±12.58)分,发育商评分为(91.75±13.67)分,两组各智能区评分及发育商评分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其临床疗效较常规育儿指导及康复训练更优越,因而早期综合干预对改善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的预后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方法以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n=119)为对照,回顾性分析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n=123)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血运重建情况。结果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64例(52.0%),糖尿病21例(17.0%),高胆固醇血症32例(26.0%),均明显低于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组(P<0.05);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组有心肌梗死病史43例(35.0%),与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组没有显著差别。与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组相比,冠状动脉造影零支病变和单支病变多见,三支病变少见,接受药物治疗和单支血管介入治疗者多见(P均<0.05)。结论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相对局限,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没有降低,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在上肢握力负荷的同时再增加下肢等长运动负荷方法即增强的等长运动负荷,并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CAD)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检测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等长运动心脏负荷试验机对一组临床上疑似CAD的胸痛病例(45例)进行增强的等长运动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冠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上述45例患者分为CAD组和正常组。结果:(1)负荷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心率、动脉收缩压、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性增加;(2)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3%、81.3%、88.5%、57.9%;(3)CAD组在负荷后左室舒张、收缩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血流E峰/A峰、LVEF明显低于负荷前以及正常组的负荷前、后(P<0.05)。结论:增强的等长运动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方法对于CAD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可有效评价CAD患者舒张、收缩功能的变化,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在经肠道进食普通食品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对照组病人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通过鼻饲或口服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病人的体质指数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①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体质指数分别为(20.84±3.39)kg/m2、(20.87±2.69) kg/m2、(21.39±3.G0) 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8±3.66) kg/m2、(19.06±3.36)kg/m2、(19.55±2.96)kg/m2,对应的t值分别为-2.412、-2.451、-2.424,P值均<0.05.②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6.87±3.24)g/L、(37.68±3.91)g/L、(39.35±3.98)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5±4.18) g/L、(35.77±3.18) g/L、(37.26±3.16)g/L,对应的t值分别为-2.347、2.259、-2.297,P值均<0.05.③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49.84±4.0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77±4.96)天,t=2.553,P <0.05.结论 重症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应以肠内营养为主,必要时联合应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外周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0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者48例为对照组。采集入院24h内静脉血,ELISA法检测ox-LDL、IL-6R、Hcy水平。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清中ox-LDL、IL-6R、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ox-LDL、IL-6R、Hcy有助于对ACS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牙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03年3月26日~4月30日,对体重(5 93±1 20)g、全长(8 58±0 39)cm的牙鲆Par alichthysolivaceus(TemmincketSchlegel),在(20±1)℃条件下进行饥饿和恢复喂食试验,研究饥饿和恢复喂食对牙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牙鲆的代谢率明显地呈直线下降,由试验开始的291 31mg/(kg·h)(以O2计,下同)饥饿15d后下降至135 42mg/(kg·h)(O2),下降了53 5%;恢复喂食后,牙鲆的代谢率明显升高,饥饿5d组(S5)在恢复喂食的第5d,代谢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10d组(S10)在试验结束时接近对照组水平,而饥饿15d组(S15)在试验结束时代谢率仍大大高于对照组。在恢复喂食期,牙鲆耗氧率与饥饿处理时间总体上呈正比,即饥饿处理时间越长,牙鲆的耗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向量心电图(VCG)、立体心电图(SECG)等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评价S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56例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其中冠心病组103例,非冠心病组53例,分析其于同一心电工作站所做的ECG、VCG、SECG资料,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 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检出率高于VCG、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诊断符合率均高于VCG、ECG;SECG在诊断冠心病冠脉多支病变上与ECG、VCG无差异,在一支病变及两支病变上与EC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而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Ⅱ~Ⅲ级狭窄组中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P<0.05),但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完全闭塞组中,虽然SECG检出率较VCG、ECG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优于VCG、ECG。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对15—16周龄健康哈尔滨白猪(30例)、东北民猪(20例)进行九个导联心电图描记的结果,所测得各项描标的数值为:心率为137及127次/分;均为窦性心律。哈尔滨白猪:Ⅰ、Ⅱ、Ⅲ、及aVL、aVF、Vb、Vc导联的P波大部为正向,多为圆峰形态;QRS波群呈多种形态;Ⅰ、Ⅱ、Ⅲ及aVF、Vb、Vc导联的T波大部为正向,多呈圆峰或尖峰形;各导联P、P—R、QRS、Q—T及T波时限分别为0.036、0.105、0.045、0.209及0.047秒;P、Q、R、S和T波振幅分剐为0.092±0.025、0.133±0.066、0.298±0079、0.0564±0.372和0.205±0.103mV。主要为正常心电轴和横置型心电位。东北民猪:各导联P波的方向和形态、QRS波群形态及T波方向和形态均与哈尔滨白猪相似;各导联P、R—R,QRS、Q—T及T波时限分别为0.042、0.104、0.04、0.207及0.062秒;P、Q、R、S和T波振幅分别为0.125±0.04、0.186±0.049,0.378±0.089,0.657±0.459及0.283±0.151mV。心电轴偏左及横置型心电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123例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患者,按照试验后心率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67例)和异常组(5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运动试验参数.结果 异常组男性、超重、静息心率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焦虑症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运动心率峰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男性、超重、糖尿病、冠心病、焦虑症、静息心率增加、运动心率峰值降低是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8例(其中3例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2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其余为冠心病可疑者)的MS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和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将3例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例MSCTCA左冠状动脉主干显示清晰,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显示较清晰,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但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的远段及其小分支有运动伪影的干扰。3例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同。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MSCT是诊断和随访冠状动脉疾病很有意义和潜力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ST段水平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段水平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150%的冠心病患者和34例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非冠心病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ST段水平延长≥0.128,两组间冠心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1.2%,准确度为91.0%,阳性预测值为93.0%,阴性预测值为88.6%.阳性似然比为10.33.阴性似然比为0.10。结论:ST段水平延长≥0.12s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常规心电图无ST段偏移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液2 m L/(kg·d) ,静脉滴注;对照组则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散时间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和硬肿消散时间分别为(2 .2±0 .2 ) d和(3.6±0 .3) d,与对照组[(3.8±0 .3)、(5 .4±0 .4 ) d]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1)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 c=8.4 72 ,P<0 .0 1) ,其总有效率(92 .7%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 .0 % ) (P<0 .0 5 )。结论: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使体温恢复和硬肿消散增快,疗效佳,无明显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CD105与大肠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转移与血浆可溶性CD105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0例大肠癌患者以及31例正常人CD105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清CD105浓度(2.42±0.46)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7±0.15)mg/L(P<0.01),而低于转移性大肠癌组(4.24±0.75)(P<0.01)。结论:血浆可溶性CD105与大肠癌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诊断其转移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洛赛克对服毒患者洗胃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7例服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 8例和实验组6 9例,两组均给予解毒剂、补液和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在洗胃的同时给洛赛克首剂4 0 mg静脉注射,次日起2 0 mg每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为5 d;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第5天的胃液p H值、粪便潜血试验,治疗后第5天行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5 .89±0 .6 6 ) ,对照组为(4.12±0 .71) ;治疗后第5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6 .0 5±0 .72 ) ,对照组的为(4.97±0 .8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31例,对照组为5 2例;第5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2例,对照组为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 ;治疗后第5天胃镜检查实验组正常的有5 8例,胃炎及十二指肠壶腹炎11例,胃溃疡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3、4 0、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结论:早期应用洛赛克能有效地防治服毒患者洗胃后的急性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以期为下一步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08年4月~2012年6月入住妇产科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钙剂预防治疗,实验组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治疗.观察患者在产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出血量<900ml者,实验组有46例,对照组有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在900~1 500ml之间者,实验组25例,对照组31例;出血量1 500~2 000ml者,实验组23例,对照组33例;出血量2 000~2 500ml者,实验组2例,对照组6例.两组出血量构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5).治疗30min后,实验组出血量(861.6±241.3)ml,对照组出血量(760.3±213.2)ml;治疗2h后,实验组出血量(149.3±111.1)ml,对照组出血量(449.2±231.3) ml;治疗24h后,实验组出血量(49.5±10.2)ml,对照组出血量(245.1±43.2)ml.实验组出血量随时间减少的幅度大干对照组.结论 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有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