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年习俗     
《河北农业科技》2014,(1):74-75
<正>腊月二十三小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祭灶: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科技》2007,(2):55-57
寒冷的冬天挡不到人们期待春节的热情,从进入腊月二十三,年味就越来越重了。二十三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相似文献   

3.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祭灶的时候,往往在这一天前后,人们要把屋子里的东西都搬运出来,把屋子打扫干净,说是辞旧迎新最吉祥,其实也是打扫卫生,好干干净净地过年,打扫完屋子,人们就会张贴上买来的各种年画。  相似文献   

4.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相似文献   

5.
儿时的春节     
儿时的春节,虽说时光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仍然记忆犹新,往事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又出现在眼前……与其说“春节”,我更愿意叫“过年”。小孩都盼着过年,到了腊月,年在孩子心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忙年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在我家,最忙的就是母亲,她天天晚上都要忙到半夜。  相似文献   

6.
<正> “灶糖”是我国传统特产,每年腊月23过小年,群众有祭灶的习欲,所用糖果就称为“灶糖”。灶糖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柔韧粘滑,冻后酥脆,儿童特别喜食。 “芝麻糖”简称麻糖。是饴糖加炒熟芝麻制成,为我国民间传统糖果,  相似文献   

7.
<正>贴春联,祭祀,上坟,豫南桐柏的春节习俗,承载了老一辈人的特殊情感。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些习俗正在离他们渐去渐远,成了"过场"。豫南桐柏,古属楚地,楚人好礼,千年沿袭,今日的桐柏人,在春节习俗方面,仍然颇为注重。但注重这些礼节的,也仅剩下不多的老辈人,对年轻人来说,似乎变得无所谓。年前那几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人称之为小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小年这一天,桐柏人有祭灶、扫灰尘、贴窗花等  相似文献   

8.
家乡的年味     
<正>在我的老家豫北新乡,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二十三又被称为"祭灶关",按照习俗,这一天是要放鞭炮的,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年的序幕被正式拉开:此时,上学的孩子已经放假,大人们也都撂下各种活儿,开始一门心思准备过年、买鱼、杀鸡、煮肉……好吃的东西都要在除夕之前的几天里  相似文献   

9.
<正>我家乡的春节,大约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小年,其实是大年的彩排,人们都慌神似地抢购过年必备的物品,蒸饽饽、蒸年糕、做豆腐、包豆包、割肉、杀鸡、买鱼等等。准备这些食品都是有  相似文献   

10.
春节的习俗     
《河北农业》2009,(1):35-35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感受"年味"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已延续了4000多年.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全国人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过大年     
<正>在北方,到了腊月,特别是进入腊月二十三这天,几乎每天都是有讲究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全家开始为过大年做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全家总动员,进行年底大扫除。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墙面屋顶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扫,除去陈年的污垢,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更是异常的忙碌和热闹,因为过年期间,家里是不做馒头的,整个正月里的主食馒头都是要  相似文献   

13.
吃年饭     
吕潇 《中国农垦》2005,(2):77-77
一进腊月,忙碌了一秋八夏的农垦人一般家里都要杀一口猪,一是庆祝五谷丰登,二来也有了年嚼裹儿。谁家要是杀猪,都要叫上全队的老少爷儿们去吃年饭。尤其是丰年,整整一个腊月,吃年饭的活动就不间断,几乎每家都像办喜事一样热闹。  相似文献   

14.
<正>在那餐桌荒凉的年月,杀年猪给了人们拮据的肠胃许多真实的慰藉。那一片淳厚的肉香,穿透岁月,在记忆中长久地潜伏着,印证着那一段艰难的日子,也见证着时代发展的巨变。在通辽农村地区,每到农历春节之前,都有"杀年猪"的习俗。一踏进腊月门,冰天雪地的时节,家家户户磨刀霍霍,就开始杀年猪了。可以说,乡下过年,是一定要杀猪的。只有杀了猪的年,才像过年。随着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大宏,甘肃省黄羊河集团公司绿化委主任,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为改善公司生态环境、美化家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人们赞为“风沙线上的播绿人”。黄羊河集团所在地靠近腾格里沙漠边缘,5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漠戈壁,  相似文献   

16.
正新华社西宁2月8日电(记者顾玲、曹婷)"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自古以来,河湟谷地的人们就有做馒头迎新年的习俗。7日,农历腊月二十二,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群众举办了一场别有风味的土族传统馍馍大赛,用土族特有的传统民俗迎接小年的到来。7日11时,平均海拔约2600米的互助县东沟乡气温已下降到零下14摄氏度。在距离东沟乡政府不远的广场  相似文献   

17.
郭阳 《中国农垦》2021,(3):51-52
中国人腊月初八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上一个腊月初八的傍晚,远在重庆工作的表弟发了一条朋友圈,文字是这样的:“家乡的味道很纯粹也很暖心,品尝一口是游子浓浓的乡愁。”下面的配图是超市售货架上的一排红小豆。只见红小豆的外包装上,在两条蓝绿色圆弧形环绕中的“界江红”三个字格外醒目。这个品牌logo 中,黑色的“界江”二字寓意着它源于“大国粮仓”的根基,鲜艳的“红”字则诉说着它红色的风土人情,蓝色圆弧象征着黑龙江,绿色圆弧象征着松花江;两条江水环绕,泛着粼粼波光,仿佛让人们穿越时空去追寻这品牌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年的由来     
现在民间习惯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关于年的由来,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2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层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  相似文献   

19.
氤氲的水气弥漫在收割后的田野上,500多只绍兴麻鸭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在女主人胡月央的指挥下在田间觅食饮水,发出“呷呷”的欢叫。这是记者在几天前的农历猴年腊月二十七到浙江省永康市西城街道埠头村采访时,现场看到的场景。离这个埠头村不到3公里,就是去年2月发生禽流感疫情的下山村。埠头村当时属于3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无禽区”,胡月央养的500多只鸭子一夜之间全部扑杀。她记得,她丈夫褚银树曾流着眼泪对上门动员扑杀家禽的干部说“:你们去杀吧,我实在下不了手。”如今,说起去年一年间的养殖收成,褚银树脸上的皱纹都绽开着欢喜。过年前,…  相似文献   

20.
记得一次招待客人时,我点了几个主菜,又点了几份当地小吃,其中有我们的“黄羊河”糯玉米。有位客人问:“这玉米黏性真好,香喷喷的嚼起来很有劲道,让我想起小时候的那种味,实在太好吃了,能不能再上一盘?”不巧的是,饭店当天没货了。客人就指着盘子笑着说:“最后一块让给我吧!”看着客人这么爱吃糯玉米,后面几天我们每次用餐都有糯玉米:速冻糯玉米棒、糯玉米炖小鸡蘑菇、糯玉米粒炒宫爆鸡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