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区组随机排列法,开展了晚收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平罗县当地农民玉米收获时间9月10日为基准,晚收5、10、15 d分别增产1 653.0、2 985.0、3 888.0 kg/hm2,分别增收2 975.4、5 373.0、6 998.4元/hm2。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期在10月10号左右为宜,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8%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玉米生长后期适时晚收,可延长灌浆时间,增大灌浆强度,提高玉米产量。试验表明,玉米推迟7 d收获,产量增加5.27%;推迟14 d收获,产量增加8.69%。玉米每晚收1 d,千粒重增加2~3 g,每667 m2增产5~7 k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新单29为试验材料,于9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共分6个时期进行收获,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新单2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新单29的最佳收获时期应在9月20日至25日,此时期收获玉米比当地习惯收获期(9月10日-15日)平均可增产11.3%。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品种浚单2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收后1 d、8 d、15 d 3个播期,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浚单20农艺性状、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改变玉米各个生育时期性状、产量结构等呈规律性变化,晚播浚单20生育期缩短,穗粒数、千粒重、叶面积指数、出籽率等显著下降。就产量而言,麦收后1 d播种最高,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6.
1近年小麦生产上主推技术 1.1"两晚"技术。即玉米适期晚收和小麦适期晚播配套技术。晋州市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郑单958、浚单20等,生育期在100d左右,籽粒灌浆期需要50~52d。而晋州市播种期多在6月10~15日,其收获期应当为9月25日~10月1日。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直观表现最好的是正大12、隆平206和平玉8号,较差的是浚单20、浚单26;各品种产量在3 512.50~5 115.43 kg/hm2,变化范围很大,说明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别。以蠡玉16产量最高,为5 115.43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35.23%,浚单26产量最低,为3 512.50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减产7.14%。  相似文献   

8.
通过夏玉米不同密度、品种栽培试验,探索陕西省岐山县适宜的品种和密度组合,充分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表明,同一密度条件下,先玉335、榆单9号和浚单20产量较高;5 500株/667m2密度下小区产量10.9kg,显著高于4 500株/667m2密度(P<0.01)。建议先玉335、榆单9号和浚单20以后可在岐山县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同时种植密度可增加至5 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稻收割期推迟,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后茬小麦产量则不断降低,当日均温≥16℃时,收割期每推迟1天,每亩水稻增产13.1 kg、小麦减产约3.2 kg、周年产量平均增加9.9 kg/日;当日均温在13℃~15℃时则每亩水稻增产约2.5 kg/日、半冬性小麦减产约5 kg/日、春性小麦减产约3.2 kg/日、周年产量分别下降2.5 kg/日、0.7 kg/日;当日均温≤13℃时则每亩水稻增产≤1.0 kg/日、半冬性小麦减产约5.7 kg/日、冬前出苗的春性小麦减产约1.4 kg/日、周年产量分别下降4.7 kg/日以上、0.4 kg/日;同时,稻田墒情不足能推迟收割期使水稻产量增幅下降,麦田墒情不足常常造成冬前小麦主茎少长出0.5~1.2叶;周年产量在灌溉水源偏紧的淮阴区10月19日收割水稻时最高(1 188.6 Kg/亩·年),灌溉水源充足的洪泽县则在10月25日最高(1 184.6 kg/亩·年),水稻收获、小麦播种的最佳衔接期分别是10月20~25日、10月25~30日;适宜苏北地区周年高产的稻麦品种的接茬模式是"中大穗型、适度偏迟熟水稻——晚播早熟小麦"。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以黄淮海地区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为材料,对豫北地区夏玉米晚收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施氮对不同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因品种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郑单958和浚单202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氮素吸收积累与氮肥效率的影响,明确2个品种施氮效应差异。[结果]施氮对2个夏玉米品种增产显著,郑单958在低氮时产量和收益最高,分别为12051.18kg/hm2和1722.40元/hm2,而浚单20在高氮时产量和收益最佳,分别为13166.00kg/hm2和1343.92元/hm2;在0、240和450kg/hm23个氮水平下浚单20比郑单958分别增产9.90%、5.20%和12.00%。施氮条件下,浚单20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高施氮量有利于浚单20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高氮水平下浚单20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郑单958。[结论]生产中郑单958适宜施用较低的氮肥用量,而浚单20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获得较好收益。该结果为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收获时期对夏直播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玉米灌浆期,定期取样测量乳线形成的位置,风干后称量籽粒百粒重,计算不同收获时期夏直播玉米产量.试验结果,郑单958、浚单20、超试1号、聊玉20和鲁单9002五个品种在9月20日左右苞叶变白时,乳线形成50%左右,粒重仅为完熟期最大值的83%~88%,此时收获,会减产10%以上.生产上,如果推迟8-10天收获,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可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省属资源型极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制约小麦面积扩大。要提高总产量,只有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入手。选择适应当地条件和用途的小麦品种,明确栽培技术原理后,高产的关键是应用以下技术。1提倡"两晚"技术两晚即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玉米晚收10 d可使玉米充分成熟,每亩可增产115129kg,小麦适当晚播可适当减少小麦冬前积温以形成壮苗,避免形成旺苗。因此,"两晚"技术以"两适"技术(玉米适时收获小麦适时播种)的表述更为  相似文献   

14.
晚收对不同熟期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熟期不同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和登海61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收获时期,比较研究晚收对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年均产量的平均日增量为83.8、83.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09.7、158.1kg/hm2;延迟10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平均日增量分别为67.6、125.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3.2、20.9 kg/hm2。中早熟品种(先玉335和登海618)在10月5日收获,粒重达最大值,基本完成灌浆过程;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在10月10日收获时,粒重还处于增加阶段,延迟收获能显著增加粒重和降低籽粒含水量。所以,适时晚收对中晚熟品种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在不耽误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延迟玉米收获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的增产效果和适应性,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中国主要玉米产区(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的41个试验点,设置推迟7d和14d两个时间收获,分析适时晚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推迟7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0%和4.94%;推迟14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9%和7.92%。玉米晚收增产效果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推迟7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8%.d-1和0.06%.d-1;推迟14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6%.d-1和0.07%.d-1。玉米适时晚收提高了对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迟7d和14d收获,有效积温分别增加了109.5℃和194.5℃,日照时数分别增加了44.55h和83.38h。【结论】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适宜的晚收时间与当地生态条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期晚播,优化麦玉茬口衔接,利用常年玉米收获与小麦播种之间光热资源,在保证小麦不减产的基础上,使玉米增产。玉米晚收14 d增产7%~16%,同时机械直接收获籽粒每亩较早收减少运输、机械脱粒、人工等50~70元费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施肥对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双红、双优、左优红和北冰红,品系2001—6—135和98—8—165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时期施肥和施肥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单株产量平均4.2kg、比对照(CK)3.3kg增产27.3%。其中秋施有机肥,植株开花前7-10d亩施尿素45kg+过磷酸钙22.5kg+硫酸钾45kg,施肥5d后出现肥害,是山葡萄施肥量的临界点。秋施有机肥,植株萌芽期亩施尿素15.0kg+过磷酸钙7.5kg+硫酸钾15kg,开花前7-10d亩施尿素20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20kg,果实着色期施二铵7.5kg和硫酸钾15kg,表现为坐果率高、果穗大,比CK增产63.6%。这个试验处理是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双红、双优、左优红和北冰红,品系2001—6—135和98—8—165的较优施肥配比(N、P、K比例1:0.5:1)、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最适收获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三年进行了玉米最适收获期试验和籽粒灌浆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授粉后48—50天,即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产量最高,比按苞叶发黄时收获,晚收7—10天,可增产8—10%,增产效果显著。同时也证明晚收并不耽误腾茬种麦。  相似文献   

19.
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父母本田间优化配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父母本田间优化配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浚单20制种的父母本4种田间配置方式花期相遇良好,其增产效果为:1∶5行比>1∶4行比>1∶6行比>1∶7行比,产量分别达813.75、777.08、742.50、672.92kg/hm2。其中1∶5配置与1∶6、1∶7行比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增产9.60%和20.93%,而1∶5与1∶4行比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浚单20玉米父母本优化配置方式,结果表明,浚单20制种的父母本田间3种配置方式花期相遇良好,其增产效果表现为:满天星>1∶5行比>1∶7行比,产量分别达8 268.00kg/hm27、349.85 kg/hm27、013.25 kg/hm2。其中满天星与1∶5行比、1∶7行比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别较1∶5行比、1∶7行比处理增产12.49%和17.89%,而1∶5行比与1∶7行比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增产的原因是父本满天星配置能确保单位面积母本的有效株数和穗数,有利于提高授粉结实率,增加穗粒数。而行比配置降低了单位面积母本的有效株数和穗数。生产上浚单20制种的父母本采用满天星田间配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