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顶鹤俗称"仙鹤".丹顶鹤和其它鹤类一样,在生物进化、生态学、仿生学、遗传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医药、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解放后,我国先后有多家动物园开展了丹顶鹤的饲养与繁殖工作,1963年取得了繁殖工作的首次成功.近年来沈阳、天津、北京等市的动物园在繁殖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野生丹顶鹤的越冬地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繁殖地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进行了丹顶鹤的人工驯养和繁殖工作,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圈养成年丹顶鹤(繁殖)及亚成体丹顶鹤摄食需求是否存在季节性差异,以天津动物园繁殖场圈养丹顶鹤(繁殖)为研究对象,采用拟实验室方法,对秋季和春季成年丹顶鹤(繁殖)的体重、摄食量和摄入能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成年丹顶鹤玉米的摄食量秋季比春季显著增加(P<0.05),鲫鱼的摄食量两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扎龙保护区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2005年3—5月份,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散养与野生丹顶鹤觅食生境类型一致,均选择芦苇沼泽;因子分析表明:觅食微生境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影响散养丹顶鹤取食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警戒因子和食物保障因子为主,而野生丹顶鹤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警戒因子为主。得出结论:孵化期,在扎龙保护区繁殖的散养丹顶鹤繁殖对的觅食生境选择策略与野生丹顶鹤繁殖对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丹顶鹤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繁殖期的丹顶鹤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丹顶鹤繁殖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所占频率依次为:繁殖38.34%、觅食29.14%、警戒15.67%、静栖9.13%、游走5.77%、其它1.95%。在不同繁殖阶段,丹顶鹤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一定差异。在产卵前期,觅食行为比值最高;在孵卵期,繁殖行为比值最高。温度和降水是影响丹顶鹤繁殖期各种的行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2001年8~10月,扎龙自然保护区发生重大火灾,这场大火必将导致丹顶鹤丧失必要的隐蔽条件和筑巢所必需的巢材,加大了巢址选择和筑巢的难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火灾影响,丹顶鹤的巢材组成中,芦苇下降了31.2%;而非芦苇成分组成有明显地上升,上升幅度高达80%。丹顶鹤巢材选择受隐蔽条件的影响较大,隐蔽条件是丹顶鹤栖息与繁殖生境的重要指标。由于受大火影响,芦苇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丹顶鹤营巢不得不降低植被高度标准,对植被密度、植被盖度要求相对升高,这是丹顶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正常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心肌扫描电镜观察微细结构,对心肌纤维和内膜表面的结构做了概要的描述和分析。掌握丹顶鹤的心肌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和特点,对其繁殖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心肌纤维直径比一般家禽要大,丹顶鹤为5—9μm,家禽为3—5μm;丹顶鹤心肌纤维直径比哺乳动物要小,一般哺乳动物为10—15μm。丹顶鹤心肌纤维之间可见大量毛细血管,供应营养。  相似文献   

7.
扎龙湿地恢复初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2—2005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积累濒危鸟类繁殖生态学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丹顶鹤对觅食生境的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警戒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生境类型是其觅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养丹顶鹤繁殖季节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对20只人工饲养丹顶鹤繁殖季节采食行为,繁殖行为,领域行为,自卫行为,飞翔行为,栖息行为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丹顶鹤在行为模式及行为表现程度上与野生鹤相比有其独特性,并对加强丹顶鹤的饲养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对20只人工饲养丹顶鹤繁殖季节采食行为、繁殖行为、领域行为、自卫行为、飞翔行为、栖息行为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丹顶鹤在行为模式及行为表现程度上与野生鹤相比有其独特性。并对如何加强丹顶鹤的饲养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期的个体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目标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研究了4对野生丹顶鹤在繁殖期的各种行为。结果表明:丹顶鹤的行为类型主要有觅食、静栖、警戒、游走、修饰、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丹顶鹤为保证繁殖成功而建立领域,在繁殖期的不同阶段,其行为存在一定的变化:在产卵前期,觅食行为显示的强度最高;在孵化期,繁殖行为显示的强度最高,静栖行为显示的强度下降,警戒行为显示的强度则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圈养丹顶鹤和戴冕鹤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了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更换笼舍改变了环境和人工取卵等不当因素引起应激反应,对鹤的繁殖性能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和样方取样法,确立了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的主要植物性食物为芦苇根及嫩芽、碱蓬种子及其嫩芽、苔草的根茎和坚果.水生动物性资源主要有鲫鱼、泥鳅、麦穗鱼、葛氏鲈塘鳢(俗称老头鱼)等鱼类,中国林蛙、黑斜线蛙、花嘴蟾蜍等两栖类.底栖动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和螺类.应用ERDAS软件,Landset7图像转化处理,再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栅格插值,计算出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三个不同季节的食物量分别为:4月食物总量为2.7×106 kg.6~7月和8~9月食物总量分别为3.01×108 kg和3.57×108 kg;水生动物总量分别为2.67×108 kg和3.51×108 kg,底栖食物总量分别为1.35×107 kg和3.56×108 kg.丹顶鹤在扎龙保护区进行繁殖和生活期间,食物总量随季节变化而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丹顶鹤种群数量也随季节的变化出现波动,即每年迁徙越冬的数量显著大于迁徙繁殖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鹤在动物分类学上属鹤形目GRUIFORMES鹤科GrUicae。在我国境内已发现有九种,其中黑颈鹤GrUSni grico llis和丹顶鹤GruSlaponenSiS被列入世界珍贵鸟类之列。目前,有关鹤的研究材料多属野外考察和繁殖生态方面的报告。而关于解剖构造方面的研究则很少见。我们有机会对西宁人民公园黑颈鹤,丹顶鹤和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的气管解剖构造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研究扎龙保护区野生丹顶鹤和散养丹顶鹤秋季迁徙季节日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结果表明,野生丹顶鹤在此期间,觅食行为时间分配显著高于散养丹顶鹤,差异均达极显著;散养丹顶鹤整理行为和其他行为(驱赶、鸣叫)显著高于野生丹顶鹤;成年个体两性间行为时间分配也有一定差异。观察发现,野生丹顶鹤大量觅食,是为长途迁徙储备能量;散养丹顶鹤作为不迁徙种群,整理行为和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表现出对保护区环境的适应性。野生和散养丹顶鹤家庭组中个体间行为差异体现丹顶鹤个体在家庭组中地位和职责有所不同。从野生丹顶鹤和散养丹顶鹤在秋季迁徙季节中行为节律观察,建立行为谱,可了解野生丹顶鹤和散养丹顶鹤行为差异,改进人工饲养技术,改善丹顶鹤生存环境,也为完善丹顶鹤行为生态研究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丹顶鹤群体的驯化放飞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鹤类和引导良性的野生动物娱乐,扎龙保护区通过人工繁育建立了丹顶鹤观赏群体。结合丹顶鹤的生物学特征,从2月龄雏鸟开始建立群体并进行训飞训练。对2003—2004年9次放飞结果的分析表明:丹顶鹤最适飞翔温度为15~20℃,但低温不会严重影响飞翔,在高于30℃高温时,丹顶鹤拒绝飞翔的比率达到60%左右;雨雪天气丹顶鹤多数拒绝飞翔。丹顶鹤最适飞翔风力为3~4级,风力大于6级时,丹顶鹤拒绝飞翔。在提供30只丹顶鹤飞翔时,场地起降区面积应不少于1000m2,且应保证约30°的起降角。放飞地点空中的可移动物体和放飞场地内及附近过大的噪音会严重影响放飞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态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4—1990年的考察结果,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数量为59—62只,其中繁殖的有14—15对;没繁殖的有9—10对;一年龄幼鹤13—14只。1987—1990年间,共调查了20个巢,产卵40枚,出雏36只。而同期的秋季考察中共记录了本区繁殖家族14对,共存活13只幼雏。每个家族平均0.93只幼鹤。本区适宜生存的面积仅150平方公里,经7年调查最大容纳量(K值)稳定在60只左右,平均每只占区2.4—2.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我国境内丹顶鹤的分布区概况,综合2002~2010年的实地考察数据和1911~2010年的历史数据,通过邻体聚类法对我国境内丹顶鹤的27个分布区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境内丹顶鹤96.30%的分布区均得到了保护,均建立了不同级别的保护区;分布区呈现出重点分布区、优先关注区、潜在分布区3级保护体系。基于丹顶鹤的国际分布情况,提出在适当区域建立跨国界保护区、晋升保护区级别、建立保护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适宜生境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隐蔽物、水源、人为干扰等多个影响因素确定了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适宜生境,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丹顶鹤适宜生境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自1979年以来,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不断萎缩,破碎化现象严重,对于丹顶鹤的生存极为不利.适宜生境退化是由于天然降水的波动,但最主要还是人为活动干扰所致.虽然保护区内适宜生境呈现明显的退化,调查表明丹顶鹤的数量却逐年增加,一方面是丹顶鹤的数量还远远未达到保护区湿地的承载量,另一方面可能是丹顶鹤对于退化的生境具有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2008—2010年3—4月份,采用路线法、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和因子测定法等对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春迁期丹顶鹤觅食地的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双台河口保护区丹顶鹤春迁期觅食地环境特征具有特异性,表现为食物、水和干扰3个特征;其中,食物和水两个环境特征通过芦苇植被的微生境特征、明水面、火烧地、堤坝来体现,丹顶鹤采取选择的方式进行能量补充;油井、干扰因素(频繁区、人类痕迹标记物、道路)对丹顶鹤的觅食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丹顶鹤采取远离的方式进行回避。  相似文献   

20.
火烧及湿地注水后扎龙丹顶鹤孵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2002年的4月~5月份,于扎龙自然保护区被严重火烧后注水的大面积湿地上,用扫描取样法对6对丹顶鹤(Grus japonertsis)的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在孵化期内,丹顶鹤孵化行为所占的比例最高(47.84%),其次为觅食(27.77%),再次为警戒(15.59%),游走和静栖等其它行为所占比例较小;野生丹顶鹤的警戒行为(18.84%)所占比值明显高于半散养丹顶鹤的警戒行为(12.34%),而孵化和觅食行为要低于半散养丹顶鹤;营巢于芦苇沼泽中的丹顶鹤,花费在孵化(48.92%)和觅食(29.16%)行为上的时间要高于在苔草沼泽中营巢的丹顶鹤(分别为46.73%和26.63%),而花费在警戒(13.18%)行为上的时间却明显低于在苔草沼泽(17.93%)中营巢的丹顶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