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的由来     
《内蒙古林业》2008,(4):38-38
据考证,“编辑”二字在我国最早见于《南史·刘苞传》。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筐盈满。”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这里说的“编辑”二字,是指对手抄本的补充校正,也带有整理的意思。后来发明雕板印刷术,也就有了出版事业,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翰林学士宋白上《文苑英华》,上览而善之,诏答曰:“近代以来,斯文浸盛,虽述作甚多,而妍媸不辨。遂令编辑,上取菁华。”这里说的“遂令编辑”,“上取菁华”,与我们现代出版工作中的“编辑”带有同样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林业》2008,(9):20-20
清代姚祖同,题赠时在西北总督松筠一联:“三德知仁勇,一官清慎勤。”上联语出《礼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下联出自宋代吕本中《官箴》:“当官知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楹联字巧意精,对仗工整,不愧联苑佳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代植树佳话中华民族植树造林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国家机构中就专设掌管林政的“山彦”和专管护林的“林衡”。据《通鉴辑览》记载,周文王伐崇,其军令曰:“无伐树,违者不赦。”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管子,权修》篇中讲...  相似文献   

4.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讨论会。刚才有几位领导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我很受启发和教育。说到教育,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中国的印象是16个字:“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当时心里乐滋滋的,有一种自豪感。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多了一点辩证法,喜悦的心情少了,增加了一些忧患意识。说“地大”,960万km^2,不可谓不大,在世界上也是大国;但是,大家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按人均来分配的话,地也就不大了,物也不博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而随着我国OEM代工生产模式的蓬勃兴起.“贴牌经济”一词人们也不再陌生。贴牌企业(产品加工商)就好比狐狸,被贴牌企业(品牌厂商)犹如老虎.贴牌企业就是靠被贴牌企业的品牌威风而行走于天下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被贴牌企业这只老虎不像寓言中讲的那样是被骗的.而是自己同意从狐狸借威的。这是新版“狐假虎威”的游戏。这种游戏时间玩长了,狐狸就会失去自我或者也想当老虎,老虎“百兽之王”的地位可能会因狐狸的“乱作为”而受损。  相似文献   

6.
这些日子,老北京都说咱北京变化大了,隔天不转一转,就敢不认识。北京变化是大,可要问变化最大的是哪儿,十有八九的北京人会告诉你:长安街。长安街,谁不知道这是神州第一街。如果你还是半年前来过北京,到过长安街,那你的印象或许还是故宫、广场、十里长街,高楼大厦车辆奔流不息,那真叫个长呢!如果让我概括今天的长安街,一个字,“新”。“新”从何来?长安街上是绿树成线,绿地成片,天上不见了电线,街边不见了电杆,街也宽了,天也蓝了,能说长安街不“新”吗?长安街是“新”了,可这“新”,用长安街整治办副主任刘长乐同志…  相似文献   

7.
不合格教师有个重点中学教师因工作需要调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他走那天,重点中学校长对老师们说:“凡是从我校调进修学校任教的教师都是不合格教师。”次年、重点中学校长也因工作需要调教师进修学校任教。报到那天,先调入的那位教师握着校长的手说:“真没想到,原来您也是不合格教师。”“歪脖子”局长“歪脖子”局长到某公司检查工作,公司经理请摄影师为他们合影留念。“站在中间那位领导,请您把头偏中一点。”摄影师在调试锐头。“歪脖子”局长抑了挪身子,把头们向摄影师。“身子不要动,只把头偏过来就行了。”身子不动,“歪脖子…  相似文献   

8.
曾清 《湖南林业》2005,(8):28-28
唐朝韩拥有《寒食》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的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但为昭示皇恩,到清明这天,皇帝会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大臣。  相似文献   

9.
父亲很会吹“牛角”,不知哪儿学的。其实,不用角,是用嘴巴对着手儿吹的口技。父亲和母亲同姓。没结合前两家各在河的对岸,隔一座窄窄的木桥。夏夜,月朗星稀。父亲倚着门前的白果树对河轻吹着“牛角”儿,吹春心的焦灼。母亲悄悄走过了“鹊桥”,“牛郎织女”相会在白果树下。父亲雄性的血管奔突了,“牛角”的情调变得欢快,声音屯分外阶亮。邻居出来了。院落里的人走来了。河那边的客人也挤上了小桥。一半是来听“牛角”的新鲜,一半是来看热闹,看父亲和母亲的胆大。父亲冲着沉江的劲儿当着旅长说要娶母亲为媳妇,言辞切切,白呆树作…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梨树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我和母亲回到了老家。老家的院子里有几棵大梨树,黄橙橙的梨儿挂满了枝头,看上去就叫人嘴馋,真想立即摘下来几个尝一尝。年迈的奶奶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母亲说:“快摘几个梨儿给孩子,你们回来得正是时候,再晚上几天,梨儿就全部卖出去了.”母亲从屋子里搬出个高脚大板凳,我站上去伸手摘下个大梨儿.这梨儿黄橙橙、水灵灵的.我狠狠地咬了一口,汁多味甜香脆,比起城市市场上出售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站在一边的奶奶问我:“这梨子甜不甜”?我说:“真甜”.奶奶说:”好吃,你们走时就多拿上些,你们常不回来,没有人给你们送”。……奶奶嘴里还在不停地叨叨着,只顾吃梨的我,也不知她在嘀咕些什么.我的老家是著名的梨乡,梨的品种不仅多,而且质  相似文献   

11.
编·读·通     
休息日,偶从同事家中翻到一本《新疆林业》杂志。嘿,那诱人的封面就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我又略略看了看目录,不由使人有种像在沙漠中发现了一块“绿洲”。杂志栏目色彩斑斓:理论栏目让人知法守法;服务栏目使人增添技能;调色板栏目让人熟知“百科”,沙枣花栏目让人闻到了缕缕“沙枣花”的清香……我拍案叫绝,如此好的杂志,竟然刚刚发现,怎不让人有点遗憾。同事说:“你看这份杂志,质高价廉,有一本在手,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是的”,我不加思索说:“明年,我一定订上一份”。(李建新)致《新疆林业》申晓永只有你最…  相似文献   

12.
爱情入药     
早些年喜欢猜谜,有人便拿一首“情诗”让我来猜:“四月将尽五月初,佳人买纸把窗糊。丈夫外出三年整,一封家书字也无。”谜底分别是半夏、防风、当归、白芷(纸)四味中药,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爱情也可以“入药”。后来,随着阅读兴趣的日渐庞杂,“爱情入药”的趣闻趣事便搜罗得更多。信手札记数则,聊作茶余饭后消遣。闲读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编著的时调集《桂枝儿》,发现其中收入的一段以“爱情入药”的情书非常的有趣:“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  相似文献   

13.
    
狐和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平时群众说的狐狸,其实就是狐。 狐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栖息分布地区广,尤以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沙漠地区分布较多。 狐形似犬,惟体较长,四肢较短,额部较宽而咀尖,两耳竖立,尾长而尾毛蓬松,浑身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骚气味。 狐生活于广阔的草原及荒漠、半荒漠地区,往往深居于旱獭废弃的山洞或在丘间自掘的洞穴中。昼伏夜出,行动敏捷,狡猾多疑,叫声尖怪。其食物很杂,包括各种鼠类、野兔等小兽以及鸟类、昆虫、野菜等,有时夜侵农户偷食家禽。 狐是鼠类的天敌,是田园的卫士,理应加以保护。可…  相似文献   

14.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传统节日,民间都有大张灯彩的习俗。因此,元宵节又叫“灯节”。 灯节观灯的习俗始于何时,众说纷纭,大都认为起源于唐代,如新版《辞海》“元宵”条注:“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七、修类稿》曰:“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而《史记》则曰:“汉家祀太一,以昏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  相似文献   

15.
秀竹节节发清音─—竹制乐器漫笔王本泉竹子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汉字的“笑”,就是根据竹子的形态设计的。《说文解字》对“笑”字注解是:“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古人由于迷信,连在梦中见到竹子也认为是大吉大利。汉代王符在《潜夫论·梦列》中说:“凡察梦之大体...  相似文献   

16.
每逢新春佳节,在我国广大城乡,人们总喜欢在自家的门、窗子、粮囤、衣柜等上面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满门庭。更有趣的是,人们还故意把“福”字倒过来贴,谐音有“福到”之意,以表达内心期盼“福临门”的殷殷之情。“福”字出现很早。据《说文》中解释:“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也。”其意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完备,二是防备。既然家中应有尽有,完善齐全,而且能防患于未然,自然会安安好好,福气多多了。在古人眼里,福是一种心愿和祈求。“福”字的“礻”旁,本有祈祷之意。过去皇帝率文武百官沐浴斋戒,三跪九拜,祭天祀地,目的就在于祈求江山永固;黎民百姓在自家的灶神菩萨面前焚香上供,磕头作揖,目的就在于祈求上帝保佑,阖家幸福。对福的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我国著名经典之一的《书经》中把“寿”、“富”、“康宁”、“贵”与“享受天伦”作为福的特征。有人认为“吃亏是福”,有人认为“施之者比受之者有福”。没有饭吃的人,把能吃上饭当作是福;没有上大学的人,把能上大学当作是福;没有当官的人,把能当上官当作是福;有病的人,把没病认为是福……其实,福不是绝对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有一著...  相似文献   

17.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又到秋菊霜中争艳之时,它不仅将清秋的大自然点缀得如诗似画,也为人们献出了一味天然美食。 菊花入馔历史悠久,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汉刘歆《西京杂记》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半酿之,谓之菊花酒。”宋代文豪苏东坡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元周密《乾淳岁时记·重九》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明高濂的《饮馔服食笺》,清顾仲的《养生录》等著作中均收录有大量菊花做的菜肴,如“凉拌菊”、“炸菊花”、…  相似文献   

18.
“108”是个极普通的数字,可是在我国古代传说和有关文献的记述里,这个数字却含有神秘的色彩。在我国古代,认为“9”字具有“吉祥”“极高”之意,据说源于《易经》,“9”的12倍是“108”,不言而喻:“108”之数就更具有“吉祥”、“极高”之意了。相传,我国素有古代神正之称的永乐大钟,每次撞钟都是108下,据明卜郎坡在《七修类稿》中解释:“扣一百八六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日气,七十二候,正是此数。”杭州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南屏晚钟”,每次撞钟也是108下,而古时撞钟和尚的念珠也是108颗,念一颗珠的经,撞…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 ,《森林与人类》杂志编辑部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约稿 ,说他们在2000年1月份起 ,将开辟一个美其名曰“森林呓语”的栏目 ,要我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说些“梦话”。然而 ,时下的人们话语环境与关注的热点却很不适宜我要说的话题。当下 ,世界各地 ,包括我们自己都在以不同方式庆贺这百年不遇的盛大节日———千禧年。确确实实 ,千禧年也正像一位天真烂漫充满青春活力的妙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履向人们走来———人们心情愉悦 ,情不自禁地为之欢呼 ,为之舞蹈 ,纷纷加入千年庆典的队列之中。按理 ,人们欢呼舞蹈一阵 ,庆祝一下这“千年等一…  相似文献   

20.
神来之笔     
在李青松作品研讨会上,我落座后,忽然有一本瓦蓝布面烫金字的小书,擦过我左肩到我桌前,我悔不该回头看,认识了丽人方敏。回家后,我一口气读完了《大迁徙》《大拼搏》《大毁灭》,享受得一塌糊涂,累得我七荤八素,半夜做梦都梦见小红蟹、褐马鸡和旅鼠。这本书 1994年已震撼文坛,我竟全然不知不晓。   接着又收到我嘱方敏寄我的《大绝唱》,我又悔不该看了 180字的“作者介绍”,清醒地明白作者是可以填在表格里的一位中国公民。灵长类,智能种,是个人。   一个若演戏、若作画、若为文,演绝了、画绝了、写绝了的时候,连自己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