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植物人工染色体:下一代基因工程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中的多基因转化及转基因安全已经成为其研究的2个重要方面。植物人工染色体可以在一条不含标记基因的附加染色体上提供稳定的多基因表达,是新一代的转基因载体。由于植物人工染色体独立于宿主染色体,为植物育种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研究染色质特殊区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平台。本文就植物人工染色体的产生、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在大白菜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从转基因载体选择、受体系统建立、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鉴定等方面对大白菜转基因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展望了大白菜生物技术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化载体的构建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蝴蝶兰转基因研究的概况及进展,着重阐述了蝴蝶兰应用前景较好的花色、花香及衰老相关基因的国内外转基因研究状况,讨论了在转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启动子选择的重要性,为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蝴蝶兰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玉米受体材料的选择、转基因技术及应用领域,对转基因玉米在遗传育种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畜禽基因转移的研究作了评述。内容包括基因转移方法进展、被导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外源导入基因的表达、转基因产物的作用和畜禽基因转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转基因植物疫苗作为一种新型口服疫苗是现代疫苗研究的一个热点,以其价廉、安全、有效、易于储存等优点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作用机理、生产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点及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阮井玲  周佳勃  李冲  刘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50-6050,6053
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作为一种有效的用于转录后基因沉默,从而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技术,近年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且在基因功能以及疾病治疗的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RNAi作用方式与植物有所不同,笔者对哺乳动物RNAi技术的发展、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功能、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研究、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问世以上转基因小麦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转基因小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转基因小麦前景。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植物已成为基因重组生物制品的重要表达载体。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综述了亚单位抗原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系统、转基因植物生产的重组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并展望了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20多年来转基因猪的研究概况,探讨了各种转基因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制备转基因猪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单精子注射与人工染色体载体技术相结合制备大片段转基因猪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唐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67-9868
对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获得的9个独立转化子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除转基因植株R1Ab-8外,其他8个转基因植株都出现选择标记基因bar与目标基因cry1Ab进行共整合。单拷贝转基因植株中,除R1Ab-6植株外,其余4个转基因植株均表现3∶1的孟德尔式的遗传规律。双拷贝转基因植株R1Ab-3出现15∶1的分离比,说明两个拷贝的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基因组的不同染色体;双拷贝转基因植株R1Ab-7出现3∶1的分离规律,说明两个拷贝的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基因组的同一染色体。同时,还发现R0代表现抗性且出现孟德尔分离比的单拷贝转基因植株的纯合体的杂种F1代也能表现抗虫性,表明,利用转基因培育作物新品种时,应选择单拷贝、符合孟德尔遗传且表现目标性状的转基因植株作母本。  相似文献   

12.
肖霞  殷家明  林呐  柴友荣  李加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11-6012,6018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转查尔酮异构酶反义基因T1代植株及其小孢子成苗的遗传表达,为甘蓝型油菜的转基因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甘蓝油菜转查尔酮异构酶反义基因T1代5个独立转基因植株为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通过GUS报告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对外源转基因在花粉植株中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5个独立转基因植株均获得了胚状体和花粉植株;转基因在花粉培养后代和有性自交后代中遗传行为一致;在每个独立转基因植株的花粉植株中GUS阳性和阴性的分离比均为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明有2个转基因拷贝整合到受体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3个独立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GUS阳性和阴性的分离比符合15∶1,同样表明有2个转基因拷贝整合到受体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结论]通过转基因油菜的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转基因纯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转化花粉愈伤组织获取纯合的转基因水稻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玉米转座子Ds导入粳稻(OryzasattvaI.subsp.japontca)中花11的花粉愈伤组织中,基因转化以对除草剂PPT有抗性的Bar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为选择标记.共获得了18个独立的转基因绿苗,其中单倍体11株,二倍体7株.转基因植株均抗除草剂BASTA.考查了二倍体植株种子后代(T1)对BASTA的抗性,7个株系的所有植株均抗BASTA,而未发生感抗分离,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是纯合的.PCR和Southernblotting的研究支持上述结果.对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的各种方法做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遗传转化的方法、所采用的外源基因以及转基因油菜的安全性三方面综述了基因工程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果蝇唾腺染色体为多线染色体,其上的每一条横纹带就是一个具有多个相同DNA序列的基因集合体,这个集合体至少相当于一个基因的克隆。本研究利用8.8NHCl打断果蝇唾腺染色体的间带区,使每条横纹带相互分离,实现了天然基因克隆的切割。本方法简单易行,为开发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小麦中的转基因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杂交后代的基因的转移,研究草甘磷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三条可能途径。理论上分析,通过有性杂交基因小麦通过如下三条途径转移它的抗性基因,1杂种自交,形成抗性分离的含有四倍体和五倍体的转基因混合群体;2F1与四倍体杂草自发杂交;3F1与六倍体转基因小麦杂交。研究证实了确定存在基因小麦 基因与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风险,但是由于F1自交不育,第一条途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第二,第三条途径是基因转移的主要方式,它们的杂交后代是自交可育的,有可能成为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转移到近缘杂草的桥梁,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杂草,即所谓“超级杂草”。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采用生物技术创造多抗基因系以延长转基因品种的使用,采用管理措施以避免交杂发生,从而避免或减轻基因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能够突破种间隔离、实现多基因聚合、按照人类需要改造生物基因组,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自从1982年首例转基因动物诞生以来,已先后报道了10余种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方法也由早期单一的原核显微注射发展到核移植转基因、病毒载体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转基因目标已由建立动物转基因方法,发展到改良动物生产性能或产品品质、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药用蛋白和培育转基因新品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绵羊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回顾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绵羊新品种或建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转基因方法的技术特点,提出了转基因技术面临的技术障碍和瓶颈问题,尤其对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结合中国绵羊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工作,分析了构建绵羊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必要性,总结了中国绵羊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技术水平、取得的创新与突破,以及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对将来绵羊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潜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Specific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in transgenic mice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Two transgenic mice were obtained that contain in their chromosomes the complete hepatitis B virus (HBV) genome except for the core gene. These mice secrete particles of HBV surface antigen (HBsAg) in the serum. In one mouse, HBV DNA sequences that had integrated at two different sites were shown to segregate independently in the first filial generation (F1) and only one of the sequences allowed expression of the surface antigen. Among these animals the males produced five to ten times more HBsAg than the females. A 2.1-kilobase messenger RNA species comigrating with the major surface gene messenger RNA is expressed specifically in the liver in the two original mi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BV sequences introduced into the mice are able to confer a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to the S gene. In addition, the HBV transgenic mice represent a new model for the chronic carrier stat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技术改良家畜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6年8月,全球第一个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ATryn批准上市,这标志着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农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黄金时期.作者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状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改良家畜的研究历史、现状和产业化进展.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提高了转基因效率,同时还为家畜基因敲除和定点整合提供了新的途径;转基因动物在药物生产、疾病模型、干细胞治疗和异种器官移植等方向研发速度正在加快;近年来,在转基因动物育种领域,肉质、生长速度等重要生产性状的转基因改良也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国际上对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利用的生物安全性评估也日臻完善.显然,转基因动物产业正在初露端倪,其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