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盐边县惠民乡经过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0年发种1500张,产茧723.8担,产值37.6万元;1993年发种5774张,产茧3009担,产值145万元。1993年发种、产茧、产值分别比1990年净增2.71倍、3.15倍、2.86倍。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蚕桑生产,成为攀枝花市产茧量最多的乡镇。  相似文献   

2.
种茧是柞蚕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有了数量充足的优质种茧,才能发展柞蚕生产。春用种茧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春柞蚕种卵的生产,还直接影响到幼虫生命力,并影响到秋柞蚕生产及一化性地区翌年的春柞蚕生产。因此,准备好优质种茧,才能为下一季的种茧生产和原料茧生产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蚕种生产中的削茧工作,时间短、效率低、劳动力紧张、劳动强度大,一直困扰着蚕种业;文章介绍了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042745.0)一种电动削茧机的设计方案、结构、原理、优点与不足以及今后的削茧机发展方向,希望对蚕种生产中削茧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蚕种生产中的削茧工作,时间紧、效率低、劳动力紧张、劳动强度大,一直困扰着蚕种业;文章研究介绍了,一种电动削茧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特点;该研究成果简洁实用、成本较低,希望对蚕种生产中削茧工作有所帮助,促进蚕种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 四川蚕茧生产发展很快,1978年全省收茧5万吨,1992年达到16万吨。随着蚕茧生产的发展,在加快茧站建设,提高茧站职工素质和管理水平,推行承包责任制,实行干茧试缫定级和按质计价,改革“茧本加费用”的干茧调  相似文献   

6.
<正> 自1988年以来,我县蚕茧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至今仍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1996年,全县桑树已发展到了1亿株,发种10万张,产茧2500吨(5万担),蚕农茧款收入2500万元(加蚕桑其它收入共3200万元),与大发展前的1980年全县有桑树1780万株,发种50000张,产茧1250吨,蚕农茧款收入1200万元;桑树增长8.9倍,发种增长1  相似文献   

7.
<正> 西乡县柞蚕生产,在中央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社员家庭放养柞蚕,获可喜成果。在今年的实践过程中,充分显示了社员专业户养柞蚕能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今年全县放养柞蚕卵374斤,产茧68,896斤,平均每斤种卵产茧195斤,其中,马宗公社放养种卵140.15斤,总产柞茧28,871斤,平均每斤种卵产茧206斤。该社在发展柞蚕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我省特别是苏北地区蚕茧生产发展很快。由于国家的财力有限,烘茧设备往往适应不了蚕茧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烘茧设备的潜力、有效地保全茧质,笔者在前人试验总结的基础上,于  相似文献   

9.
<正> 单盒蚕种产茧量的多少取决于盒种饲育蚁蚕头数的结茧率和单粒茧重量,结茧率和粒茧重量直接关系蚕农的养蚕经济效益,蚕农的经济效益又影响着蚕桑生产的正常发展。近几年,我县桑蚕结茧率逐年下降,蚕茧产量连年减产,严重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蚕桑生  相似文献   

10.
我们大队是以生产粮食为主蚕桑畜牧并举的大队。专业桑园740亩,就今春止已改好矮干密植桑450亩。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1972年以来,蚕桑生产不断发展,1976年春期产茧719.13担,亩产春茧97.2斤;夏期产茧173.87担,亩产夏茧23.4斤;早秋产茧238.68担,亩产早秋茧32.2斤;中秋产茧67.88担,亩产晚秋茧9.2斤;  相似文献   

11.
<正> 武隆县长坝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3年发种888张,产茧525担,蚕农收入30.56万元,1994年发种1465张,产茧924担,蚕农收入53.83万元,1995年发种2344张,产茧1500担,蚕农收入80万元。1995年发种、产茧、蚕农收入分别比93年增长163.9%,185.7%和162.3%,保持了全区蚕桑生产增长第一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丝绸行业困难,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1996年春发种比95年同期增长25%,蚕茧产量增长24.8%,蚕农增收23%,养蚕单产超30公斤,全镇蚕桑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2.
<正> 蚕茧收烘是丝绸工业的基础环节,茧站是丝绢工业原料采集和初加工的专业经济机构。了解茧站的起源与发展,明确茧站的性质、地位、特点和任务,对搞好茧站管理,更好地为蚕农、为工厂、为出口创汇服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茧站的起源与发展 1.茧站是伴随工厂化缫丝生产而兴起的。机械化缫丝生产工厂的兴起,要求作为缫丝原料的蚕茧,既能满足常年生产的需要,又能满足缫丝工艺技术的要求。因此,缫丝厂就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十年来,南部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发种6.72万张,单产25公斤,总产茧168万公斤,解舒率67.4%,1994年发种23.2万张,单产16.2公斤,总产茧376.7万公斤,解舒率59%。由此可以看出,发种增加到四倍,产茧翻了近两翻,解舒率却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单张种产茧减少了近10公斤。简而言之,发种产茧上去了,单产质量、效益下来了。近期笔者下乡随机调查了30户蚕农,认为养蚕效益较好,还准备再发展的有两户,占调查的6.6%;保持现状,让其桑树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4.
王琦  何安蓉 《蚕学通讯》2006,26(4):42-44
每公斤种茧制合格蚕种的数量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蚕种场主要依靠农村原蚕区生产种茧,蚕种场收购种茧制种。理论上,有了优质、高产的种茧就应该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品种、同一季  相似文献   

15.
赵明东  杨斌 《江苏蚕业》2006,28(3):27-27
<正>2005年春蚕期,通盐沿海蚕区的丝茧和种茧生产中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出现的大面积不结茧蚕,对蚕种产量和蚕茧产量、效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大面积不结茧蚕,引起了许多技术人员的思考,笔者就蚕种生产过程中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县委县府工作会议已明文提出,蚕桑生产是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第四根支柱产业。我县蚕桑生产1990年发种79459张,产茧1985875公斤,蚕农收入茧款1820万元。这样的发展速度,与江津的地理、气候、劳动力、社会经济等资源很不相称。因此,县委、县府要求,到1995年,发种16万张,产茧8万担,2000年,发种25万张,产茧  相似文献   

17.
<正> 南通县东余乡是老棉区,在抓好棉花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为了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需要,在县、区、乡三级党政领导支持和县外贸公司、市丝绸公司扶助下,乡多种经营服务公司于83年早秋蚕期自办了烘茧站,经三期秋茧收烘实践证明,不仅解决了蚕农卖茧难的困难,而且能做好养蚕生产的服务工作,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丝绸畅销,使蚕桑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蚕种需求也日益增多,蚕种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就四川来说,许多蚕种场因蚕种带微粒子病连年烧种。而原蚕基地建设是关系到蚕种生产兴哀,微粒子病又是蚕种生产的大敌。为此,就原蚕基地建设与微粒子病的控制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原蚕基地的种茧育和丝茧育四川大部分地方的丝茧育一年养蚕3—4次。而种茧育一年只养春秋两季。原蚕户为了充分利用桑叶和蚕室蚕具人力,制种一结束后又进行下一季丝茧育;同时在原蚕基地中有的养  相似文献   

19.
马小苏 《四川蚕业》2010,38(1):41-41,55
<正>公斤茧制种量是反映制种能力和制种水平的标志。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蚕种生产过程中,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如桑叶、饲育管理、制种过程等。只有在整个养蚕制种过程中,把握各个时期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才能够有效提高种茧公斤制种量。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就如何提高种茧公斤制种量浅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桑树良种是夺取桑叶高产、蚕茧丰收,增加出丝率,提高蚕茧产量和品质的物质基础,对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种茧育用桑和丝茧育用桑的要求,又有所不同。种茧育用桑不仅要求单位面积产叶量高,更重要的是要求叶质好,因种茧用桑叶质的良否?不仅直接关系当代蚕体健康度,而且影响下一代的生命力,故桑树(?)种是提高蚕种产量和品质的前提,是保证茧种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