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粮油菜轮作效益高好处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衡水市桃城区赵啳镇,改传统的小麦——玉米粮粮型模式为粮油菜轮作型种植模式。即第一年:小麦——大葱——葱田套小麦;第二年:麦田套花生——小麦轮作,两年一周期。经三年示范研究,取得了平均小麦412.5kg/667m~2,花生223kg/667m~2,大葱4700kg/667m~2,年667m~2平均效益2966.4元的好收成。比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习惯种植平均效益1066.8元/667m~2(小麦每667m~2产410kg,玉米产量350kg/667m~2),年增效1899.6元。现该模式已发展到133hm~2,年总增纯效375.97万元以上。该项目已通过当地科技部门的达标验收。 该种植模式优势有三点:①间套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争取了作物所需有效积温,产量高;②轮  相似文献   

2.
小麦/玉米/玉米种植模式是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2.7m带宽的麦玉玉模式两年平均产量为1258.1kg/667m^2,比麦玉一年两熟平作增产20.19%。突破了北京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667m^2产吨粮的格局,并且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20,(1):31-32
为南阳市夏玉米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支撑,以夏玉米品种良硕88、登海605和郑单958为对象,进行了单产800kg/667m~2高产技术创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高产技术创建,良硕88、登海605和郑单958的单产达850.8kg/667m~2、853.7kg/667m~2和847.0kg/667m~2。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河北省滦南县奶牛养殖场对优质全株青贮饲料的需求现状,研究集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的一年两熟青贮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施肥、除草、灌水、化控、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栽培管理,667 m~2产全株青贮玉米可达8000 kg以上,667 m~2收益可达2500元左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熟耐旱高淀粉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育适宜新疆种植的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方法]选择中熟玉米自交系502作母本,588作父本,进行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新玉41号区试产量907.15 kg/667 m~2,比对照新玉13增产8.86;,生产试验产量86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126.6 d,比对照晚熟2.9 d,所需≥10℃有效积温2 600℃.耐旱指数1.39,超过1级耐旱水平,具有极强的耐旱性.籽粒容重730 g/L,淀粉含量75.96;,千粒重330 g,籽粒半马齿,金黄色.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结论]新玉41号中熟耐旱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新审玉2007年31号).2008年9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080475.8).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春播、南疆地区套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的光分布特征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玉米平作(简称麦玉平作)为对照,研究北京地区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简称麦玉玉间套作)模式下,复合群体的光分布特征及其有效利用。结果表明:复合群体的透光状况改善,光截获得提高,消光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7.
<正> 1998年我们在顺民屯村王国才家的1667.5m~2(2.5亩)麦茬地中,搞了中晚熟品种玉米移栽获一茬667m~2超吨粮的好收成。即平均667m~2产量为1026kg,总产达2566kg,解决了夏玉米生产中的“四  相似文献   

8.
在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的基础上,研究氮施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产量最低、为450.2 kg/667m~2,氮肥施用量15kg/667m~2产量最高、为623.7kg/667m~2,氮肥施用量在0~15kg/667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产量下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随之提高,氮肥施用量15kg/667m~2,肥料利用率最高、为36.26%,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肥料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宁陵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采用大蒜一三鹰椒一年两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平均667m~2产蒜头1500kg,蒜薹300kg,三鹰椒300kg, 667m~2效益6000元左右,是传统种植方式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轮作667m~2效益的5~7倍。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门县山区耕地面积比较大,但因农业生产效益低,冬季抛荒比较严重。马铃薯、玉米是当地居民喜欢食用的农产品,尤其是本地品种"小黄种"马铃薯、甜糯口味的鲜食玉米等农作物,长期以来市场销量比较大。马铃薯和玉米在当地有较好的种植传统,但种植时间比较集中,大部分在2月后开始播种,到5月下旬开始陆续采挖食用,全年空档时间长。2016年三门县农技推广部门在本县山区推广"春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模式,效益较好。春马铃薯产量1300kg/667m~2,产值4160元/667m~2;玉米产量750kg/667m~2,产值1800元/667m~2;秋马铃薯产量1050kg/667m~2,产值3990元/667m~2。合计2016年产值9950元/667m~2,生产成本5189元/667m~2,纯利润4761元/667m~2。目前三门县推广面积133. 33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牛斌  冯莎莎  张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29-17430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麦玉玉间套作)模式下小麦和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变化,为构建较为理想的光合群体结构和运筹肥水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小麦玉米平作(麦玉平作)为对照,研究北京地区麦玉玉间套作模式下小麦、玉米的光合变化。[结果]麦玉玉间套作模式增产的主要机制是构建了较为理想的光合群体结构,其中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为3.764mg/g,较对照提高了8.88%,光合速率平均为30.62mg CO2/(dm^2·h),较对照提高30.29%;夏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平均值为51.1,较对照提高了4.07%,光合速率平均为58.05mgCO2/(dm^2·h),较对照提高14.54%。[结论]麦玉玉间套作模式提高了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模式基础上开发的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多熟间套模式,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其单产水平和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20%多,是农田在吨粮基础上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种新尝试,该模式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间套作复合群体高强度的纳密功能,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群体结构,使复合群体的受光改善和截光能力增强,从栽培技术角度,确定适宜的品种组合和田间配置,解决好春玉米的早播玉米是该式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麦玉米间套作的高产和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麦玉米平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地区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模式下,小麦、玉米的高产和光合性能。结果表明,2.7 m带宽的麦玉玉间套作的平均产量为18 871.5 kg/hm2,比麦玉平作增产20.19%。并且,构建了较为理想的光合群体结构,光合性能改善,其中小麦的光合速率较对照提高30.29%,夏玉米的光合速率较对照提高14.54%。  相似文献   

14.
对小麦、半夏和玉米的多种间套作模式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差异。结果表明,以小麦窄-宽-窄行的方式套作半夏,虽然小麦减产0.45%,但套种的半夏生长健壮;夏玉米与半夏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半夏播量为480 kg/hm2,与玉米品种晋单63号、郑单958宽窄行间作的种植模式较佳,半夏及玉米产量较高,该模式纯收益比小麦、玉米轮作高出2.773万元/hm2。  相似文献   

15.
黄恒掌 《农技服务》2012,29(1):16-17,19
介绍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种植模式及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并利该模式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每1 hm2年平均产粮15160.5 kg,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产值增加62 196.3元,纯收益增加46 546.8元,边际成本报酬率达3.97,新增纯收益率60.5%,实现"吨粮万元"目标,经济效益明显。该模式适于南方双季稻区应用,尤其适用于类似来宾市春、秋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甜玉米肥效密度耦合高效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是广西区重要的区域特色农产品之一.但在生产中存在不当施用化肥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最优混合设计,对广西主推品种先甜5号免耕栽培中氮、磷、钾用量和密度4因素3水平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免耕栽培条件下,鲜穗增产的主要措施在于合理增施氮肥及适宜的种植密度,栽培时还应注意氮、磷、钾肥间的合理搭配,才能充分发挥肥效获得高产.寻优结果:每667m2最经济施肥及种植密度组合为N14.71kg,P2O57.28kg,K2O12.62kg,密度3293株;最高产量施肥量及种植密度组合为N15.87kg,P2057.19kg,K2023.43kg,密度3361株;一级果穗率达85%以上的综合寻优施肥及密度最佳组合为N18.49kg,P2057.64kg,K2018.44kg,密度2976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山西东南部复播玉米高产模式。[方法]开展玉米品种试验、密度试验和播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泉玉2号、德美亚1号、Kxw116、科早玉3号增产潜力大,丰产性好,较适合采用小麦套种玉米的栽培形式。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单产达7 670.5 kg/hm2。随播种期的推迟,玉米籽粒重和产量呈减少趋势,最佳播期为5月25日—6月5日。[结论]该研究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促进玉米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垄作覆盖下小麦、玉米产量、土壤碳素转化及水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旱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垄作覆盖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内防渗精确水分池内,设置垄作覆盖、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对照)3个处理,结果表明,(1)垄作覆盖下作物增产显著,小麦较对照增产11.05%,玉米增产32.40%;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6 kg/(mm.hm2),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2kg/(mm.hm2)。(2)垄作覆盖提高了0~200cm土壤含水量,为小麦、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3)垄作覆盖下0~5cm、5~10cm土层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小麦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9.7mg/kg、27.5mg/kg,玉米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2.1%、61.2%。(4)垄作覆盖下微生物量碳含量:小麦田0~5、5~10、10~20cm土层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0.7mg/kg、158.6mg/kg和132.2mg/kg;耕层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较对照高94.1%;玉米田0~5cm、5~10cm土层分别较对照高167.2mg/kg、78.2mg/kg,10~20cm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垄作覆盖技术既可提高0~200cm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又可显著提高0~5cm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利于小麦、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科多4号、科多8号和科青1号,及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北410、粮饲4号、粮饲9号、东单60、津玉259,这些品种均适合在天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