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十字花科沙芥属(Pugionium),别名沙盖、山羊沙芥、山萝卜、蒙名额乐孙萝卜,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在陕西、宁夏、甘肃和内蒙古等省(区)半固定或流动沙丘间低地、落沙坡脚及平坦沙地多见,为典型的沙生植物。沙芥叶片营养丰富,属低糖蔬菜,开发利用以天然沙芥为主...  相似文献   

2.
温室接种试验证明,小麦白粉病能成功地侵染小麦属以外的6属18种禾草,其中6属17种为国内首次报道的该菌寄主。野外调查中发现,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Trin.)Nevski)雀麦(Bromus japonicusThunb.)、早熟禾一种(Poa sp.)和披碱草属一种(Elymus sp.)上的白粉菌发生严重,但室内试验证实前两种禾草上的白粉菌与小麦白粉病无关,后两种禾草上的白粉菌需进一步研究。用小麦白粉菌河南菌系和陕西菌系分别接种同一物种的禾草,所得结果不尽一致。关于野生禾草在小麦白粉病流行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翅果沙芥和距沙芥营养器官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沙芥属(Pugionium)的2个种——翅果沙芥(P.pterocarpum Kom.)、距沙芥(P.calcaraturm Kom.)根、花序轴、叶做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属于肉质多浆类植物,体内薄壁组织发达,适于作为食用植物予以开发。它们的花序轴表皮具发达的角质层、“异形细胞”、气孔,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另外翅果沙芥和距沙芥具有二元型的初生根,老根肉质化。它们的营养器官有分泌细胞等十字花科植物的特征。另外,本文讨论了沙芥属4个种在解剖结构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正斧形沙芥属十字花科沙芥属两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荒漠草原的沙地上,叶片肥厚,风味清香,具有独特的芥辣味,其幼苗茎叶和成株嫩叶既可炒食或凉拌,也可干制或腌制,全株均可入药,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多功能沙生蔬菜品种。沙珍FJ-1号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选育的斧形沙芥新品种,营养生长生育期为125天,生殖生长期为130天,为中晚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毒物质邻苯二甲酸与肉桂酸对沙芥(Pugionium cornutum (L.) Gaertn.)和斧形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为沙芥属植物自毒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对照),0.01,0.1,1和10 mmol/L邻苯二甲酸与肉桂酸溶液进行处理,观测生长指标(叶和根的长度及其干、鲜质量)和抗氧化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对沙芥幼苗生长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与对照相比,0.01 mmol/L邻苯二甲酸处理沙芥根长显著增加,0.01 mmol/L肉桂酸处理沙芥叶长、根长、根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均增加。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处理斧形沙芥生长均受到抑制。0.1 mmol/L邻苯二甲酸处理沙芥叶、根SOD活性均高于对照,0.01 mmol/L肉桂酸处理沙芥叶SOD活性高于对照。0.1 mmol/L肉桂酸处理沙芥根SOD活性高于对照。邻苯二甲酸处理斧形沙芥叶SOD活性梯度下降,0.1 mmol/L邻苯二甲酸处理斧形沙芥根SOD活性高于对照。肉桂酸处理斧形沙芥叶、根SOD活性均梯度下降。0.01 mmol/L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处理沙芥属植物体内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而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MDA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0 mmol/L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处理下沙芥和斧形沙芥叶、根MDA含量均升高。【结论】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对沙芥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0.01 mmol/L促进生长,浓度升高则抑制生长;对斧形沙芥的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对保护酶活性均表现为低促高抑,且邻苯二甲酸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沙芥属蔬菜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h.)和斧翅沙芥(P.dolabratum Maxim.)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人工控制6个沙埋深度,研究沙芥与斧翅沙芥种子萌发和出苗对沙埋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沙埋深度显著影响沙芥和斧翅沙芥的种子的萌发和出苗.沙子表面的种子不能萌发.沙芥与斧翅沙芥在2cm和4cm的浅层沙埋时,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和出苗速率最高,休眠率和死亡率最低,且沙芥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和出苗速率高于斧翅沙芥种子,而休眠率和死亡率低于斧翅沙芥种子;沙芥种子在沙埋深度超过8cm、斧翅沙芥种子在沙埋深度超过4cm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显著降低,休眠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总体上,种子平均萌发率、平均出苗率和平均出苗速率与沙埋深度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平均休眠率和平均死亡率与沙埋深度呈显著正相关,沙芥的耐沙埋能力大于斧翅沙芥,这种差异也与沙芥种子千粒重大于斧翅沙芥有关.  相似文献   

7.
沙芥别名沙盖、山羊沙芥、山萝卜,蒙名为额乐孙、乐帮,是分布于蒙古、我国内蒙古等沙漠、沙地的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沙生植物。沙芥原本是一种山野菜、家畜饲料,近年来在我国已把它作为新型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8.
沙芥别名沙盖、山羊沙芥、山萝卜,蒙名为“额乐孙、乐帮”,是分布于蒙古沙漠、沙地的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沙芥原本是一种山野菜、家畜饲料,近年来在我国已把它作为新型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9.
羊蹄甲白粉病的首次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蹄甲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园林景观树种,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白粉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通过对羊蹄甲白粉病的症状及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学特征进行描述,根据核糖体DNA-ITS序列发现,羊蹄甲白粉病病原菌与Erysiphe lespedezae(登录号:KP794926)相似性为100%,初步鉴定该菌为子囊菌门白粉菌属(Erysiphe sp.)真菌(登录号:KX960783),目前在野外尚未发现该病原菌的有性世代。该研究结果为羊蹄甲白粉病的首次报道,为羊蹄甲白粉病的鉴定及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是十字花科,属于沙芥属,为双子叶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有强烈的芥辣味,全株呈球形,高60~100厘米,植丛的直径50~100厘米。近几年人工栽培斧翅沙芥很多,国内、外对不同野生植物进行人工栽培及繁殖技术的研究很多,但对斧翅沙芥不同叶龄品质的这一研究未报道。本文通过对斧翅沙芥不同叶龄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确定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时期,及开始适宜的食用期和采收期,以期为人工栽培出高品质的斧翅沙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调查黄芪白粉病发病规律,比较4种杀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市黄芪白粉病由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和黄芪束丝壳菌(Trichocladia astragali (D.C.) Neger)共同引起;供试药剂中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430 g/L戊唑醇悬乳剂对黄芪白粉病防效最好,最终防效分别为82.52%和78.63%。  相似文献   

12.
为烟草白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同一烟株上发病烟叶和健康烟叶DNA的ITS区进行测序,分析各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白粉病烟株健康烟叶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发病烟叶;2种样本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发病烟叶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富度为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99.22%,曲霉属(Aspergillus)0.33%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0.33%;健康烟叶的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富度为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91.86%、曲霉属(Aspergillus)0.34%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0.31%。在白粉病烟株上发病烟叶和健康烟叶均存在大量的高氏白粉菌属。  相似文献   

13.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黄芪白粉病发病规律,比较4种杀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的田间药效,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榆林市黄芪白粉病是由豌豆白粉菌 (Erysiphe pisi D.C.) 和黄芪束丝壳菌[Trichocladia astragali (D.C.) Neger]共同引起的;供试药剂中29%吡萘. 嘧菌酯悬浮剂和430克/升戊唑醇悬乳剂对白粉病防效最好,最终防效分别为82.52%和78.63%。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加强科学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沙芥(Pugionium corrnutum(L.) Gaertn.)为中国特有种,是1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沙生蔬菜.本实验以野生沙芥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其在20℃~30℃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及蒸馏水恢复后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以及萌发后幼苗下胚轴、胚根的长度和干重、苗干重.结果表明:(1)在NaCl处理条件下,沙芥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其处理浓度达300mM及以上时则完全抑制种子萌发.(2)将各处理中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进行恢复萌发,所有浓度下的种子均有萌发;NaCl浓度为200mM~400mM的种子最终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NaCl浓度为100mM和200mM的下胚轴长度高于对照.由此可见在NaCl环境中沙芥种子具有萌发潜力,幼苗也有出土的形态优势.  相似文献   

16.
食菌瓢虫利用价值与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菌瓢虫族(Psylloborini)在我国已有记载的计四属九种,一异型。作者在甘肃采集到其中三属四种:白条菌瓢虫、梵文菌瓢虫、素鞘瓢虫和十二斑菌瓢虫。食菌瓢虫以大量取食寄生在植物叶表面的白粉菌为生,它们是白粉菌的天敌。实验表明,成虫和幼虫可取食苹果白粉病菌、番瓜白粉病菌、杨树白粉病菌、桑白粉病菌以及月季白粉病菌等的菌丝体和粉孢子。成虫和幼虫一生总食菌量是:白条菌瓢虫为480.97cm~2,梵文菌瓢虫为474.22cm~2,素鞘瓢虫为215.83cm~2,十二斑菌瓢虫为187.96cm~2。食菌瓢虫四季都可以繁育。  相似文献   

17.
18.
辣椒白粉病是由内丝白粉菌属(Leveiliola)的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据报道这个属的真菌,以地中海沿岸、亚州南部为中心寄生在很多植物上。日本在1966年斋藤首次发现了辣椒白粉病;美国在1971年Blazquez首次发现了辣椒白粉病,他们均认为这个病害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辣椒白粉病在我国分布在南方的台湾、广西、四川、云南、新疆、河北等省(区)。辽宁省乞今尚未见报道。1979年作者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公社沈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DC.Speer)引起,属子囊菌白粉菌目。小麦白粉病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中国过去仅在西南各省和山东沿海地区发生较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有20个省、市发生,进入80年代,该病害逐渐加重,范围也逐渐北移。1981年全国重病区达280万hm2,1983年上升到467万hm2,1990年猛增到1330万hm2。1981年和1987年在东北春麦区两次流行,使小麦减产近10%。为了有效地控制小麦白粉病,必须查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力状态。笔者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小麦白粉病菌的毒性结构和毒力频率进行了研究,并对其…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504-1507
以沙芥为原料,以复水率、冻干速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沙芥冻干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冻干沙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预冻温度-16℃,预冻时间3 h,干燥升华温度50℃,干燥解析温度65℃。并就沙芥在真空冷冻干燥、自然阴干、热风干燥等不同工艺下获得的脱水沙芥产品进行了感官品质比较。结果表明,感官品质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自然阴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