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邰玲 《新农村》2007,(7):28-28
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出平衡饮食观点的是中国.早在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记载.这种平衡饮食观古而不老,大有科学道理,时至今日,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其中的饮食民俗文化更是呈现着异彩纷呈的文化盛景。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食事活动在中华"泥土乡情"味的大地上经久积淀而成的风俗习惯、精神意义的集合。探寻中国饮食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泥土乡情",反观"泥土乡情"承载着的中国饮食民俗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民族自豪感,拓宽乡村振兴战略视野皆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透析中西方隐私权观念差异为视角,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探究缩小中西交流中的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胡苏柏 《新农村》2010,(6):43-43
<正>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中国最早提出了平衡饮食的观点。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  相似文献   

5.
饮食禁忌不仅是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是蒙古族伦理道德观念和日常行为的重要体现。蒙古族饮食禁忌既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来源于对礼俗的崇尚。本文通过对饮食禁忌的研究,可以看出蒙古族珍惜食物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的伦理观念、团结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在校非口腔专业大学生口腔保健观念、饮食行为、口腔保健现状.方法 对张家口学院1200名非口腔专业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口腔保健观念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非口腔专业大学生刷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口气清新,并且多数选择早上刷牙,晚上不刷牙,多数学生在牙齿轻微疼痛或出现变色时不会及时选择正规医院或者门诊...  相似文献   

7.
张远桃 《新农村》2009,(9):34-3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观念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年轻的父母们更是宠爱有加,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吃得好.可是,怎样才算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呢?本文根据中外儿童营养专家的论述归纳为"儿童营养七要素".  相似文献   

8.
孔子饮食思想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88-5589
孔子在饮食、营养、卫生等饮食思想的研究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贫而乐,富而礼”的思想主张。孔子把“礼”用到饮食上,非常注重饮食礼仪,认为饮食必须合乎“礼”,做到“欲而不贪”。应该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张是其饮食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胡春梅 《新农村》2009,(8):29-29
夏季,天气炎热,许多人都有不适应的感觉,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因此,有关专家提醒大家,夏日饮食应该注意"三个"多吃与"二个"不宜.  相似文献   

10.
<正> 俗言道:“民以食为天”,而现代科学的饮食观点则是:“食以黑为佳”。目前,国内外已兴起了一场空前的饮食“黑色革命”,其规模大有席卷全球之势。所谓“黑色食品”,主要系指黑米、黑大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香菇、发菜、海带、紫菜、豆鼓、乌骨鸡等。黑米是滋补佳品,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等作用,可治少年白发、供孕妇、产妇补虚养身,黑米含17种氨基酸及较多的铁、磷、钙及维生素B、B2、B6.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等生态伦理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这一思想对当今的森林文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回归自然”生态理念的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14-11515
阐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对其特点与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即通过挖掘农耕文化、融入创意新元素和绿色乡村生活的方式打造新型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13.
推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下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蕴深刻的种际正义思想,其中包含的种际同一性正义与种际差异性正义既体现出对物种平等的承认与尊重,又充满对种际间差异的认同与肯定。这一理念遵循不同物种的变化机理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不断发展善的差异使种际间的差异趋于合理范围,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中环境正义的实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正确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特点,做到享用与关怀的同一提供了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4.
试析徽州园林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徽州园林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它的美植根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土壤之中,反过来它又是那深厚而绚丽的徽州文化意蕴的表征,也就是徽州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体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美学底蕴。徽州园林具有成熟的文人写意山水园的特征,注重风水 选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观,处处有着理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交互性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向。面对当前知识进步、技术迭代、制度变迁等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重建基于"文化—技术—权力—制度"多维联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是新时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代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不同维度阐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时代意蕴,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集成路径,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革命 恋爱”小说中革命/非革命这一深层结构的各种表层表现,它包括革命阵营与各反革命阵营的对立冲突和革命与恋爱的对立冲突。在这些对冲突中人性被扼杀,被扭曲或受到压抑。同时,还分析了描绘革命的六种特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套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模式,必须注意抓住中国哲学的特色。关注人生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所在。西方哲学从存在出发,中国哲学从人生出发。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是主客二分,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中,人生哲学以及与人生哲学相关的价值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比较发达,而对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重视不够。中国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导人生、安顿价值,从来就没有成为神学的婢女。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内陆文明的不断演进,海洋文明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早期人们形成的海洋观念影响到中国先秦哲学体系的建构。先秦诸子通过以海譬道、以海譬人、以海譬政来阐释其哲学观点的不乏其例。以海譬道表现为海洋成为探索天道的平台,进而成为抽象哲学之道的重要物象。以海譬人主要是通过海与陆的空间存在图景的不同来区分人的认知和境界的差异,以及用海洋喻道德的培养。以海譬政是以水譬政的延伸,表现出规范统治者谦下、仁爱的政治诉求,彰显了先秦政治哲学的特色。先秦哲学中的海洋观体现了先秦海洋文化中呈现出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化表现形式。中国先秦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以审美的方式去认知海洋,这一点区别于西方文明源头中把海洋当成征服的对象,彰显了人与海洋的和谐以及中国早期海洋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和内在价值的统一,其生态思想体系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探析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阐述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人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