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叶紫花苕系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0℃时易受冻,耐旱、喜沙土、土壤pH6.0~6.5.为了扩大光叶紫花苕(以下简称苕子)种植面积,加快推广步伐,适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好、更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根据越西县生产实际,特提出苕子旱地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王德猛 《四川草原》2006,(3):59-59,61
<正>光叶紫花苕系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0℃时易受冻,耐旱、喜沙土、土壤 pH6.0-6.5。为了扩大光叶紫花苕(以下简称苕子) 种植面积,加快推广步伐,适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好、更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根据越西县生产实际,特提出苕子旱地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在凉山州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主要种植区,设置早播、中播和晚播3个播期,轮作、混播和单播3种植模式以及不刈割和刈割1~5次等农业措施,研究其对光叶紫花苕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斑枯病(Fusarium equiseti)和叶斑病(Septoria medicagi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与不同的农业措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适宜的延迟播期、增加刈割强度、混播可降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中播的光叶紫花苕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较早播的分别降低了15.4%、43.5%和50.5%。光叶紫花苕刈割3次以上,各病害发病率降低至10%以下,甚至不发病。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光叶紫花苕与黑麦草混播的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8.2%、41.9%和25.6%;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轮作使光叶紫花苕斑枯病和叶斑病发病率分别降低23.8%~30.6%和6.8%~19.7%,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7.2~20.3和6.2~9.3,但对白粉病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燕麦(Avena sativa)–豆草混播组合的增产提质效应,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燕麦与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毛苕子(Vicia villosa)同行混播对牧草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综合评价,探寻燕麦与3种豆科牧草最佳混播组合.结果表明,各混播组合均对牧草生产性能有影响.其中,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干草产量最高,达9490.67 kg·hm?2;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组合牧草相对饲喂价值为108.61,仅低于豆科牧草单播.经PCA分析评价,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草地生产性能最好,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光叶紫花苕(以下简称苕亏刁的生物学特性为:喜温暖湿润气候,0℃时易受冻,耐早、喜沙土,土壤pH值5.0-55。为了扩大苕子种植面积,加快推广步伐,适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好、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及生态效益,特提出苕子早地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光叶紫花苕Vicia craccal。属豆科牧草野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光叶紫花苕,不但产草量高,在  相似文献   

7.
光叶紫花苕草粉因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饲喂畜禽效果明显等优点,深受用户喜爱.文章就光叶紫花苕草粉的营养价值,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为光叶紫花苕草粉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古丽君  段廷玉 《草业学报》2021,30(11):221-228
以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72-2019年光叶紫花苕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关键词、单位和区域贡献、载文期刊、作者群体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同时结合文献的阅读,系统的阐述了48年来光叶紫花苕的发展历程.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光叶紫花苕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绿肥""产量""多花黑麦草""草粉"等;《四川畜牧兽医》为该领域研究论文载文量最多刊物,其次是《草业科学》《畜牧兽医》,分别为10,8,8篇.凌新康、徐载春、匡崇义等几位作者发文较多,但大多数作者群体分布较为分散.当前国内关于光叶紫花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饲用和肥田,同时光叶紫花苕对生态的修复作用也崭露头角,大有发展利用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牧草育种技术结合凉山光叶紫花苕的特征特性,经过生产实践,提出凉山光叶紫花苕原种生产技术,用于指导其原种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燕麦(Avena sativa)–豆草混播组合的增产提质效应,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燕麦与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毛苕子(Vicia villosa)同行混播对牧草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行综合评价,探寻燕麦与3种豆科牧草最佳混播组合。结果表明,各混播组合均对牧草生产性能有影响。其中,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干草产量最高,达9 490.67 kg·hm~(-2);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组合牧草相对饲喂价值为108.61,仅低于豆科牧草单播。经PCA分析评价,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草地生产性能最好,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光叶紫花苕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肥田、肥土、营养好,产量高等优点,是农户种植的好牧草,为改变仁寿县冬季牧草品种较单一状况和配合市局“人工种草百万亩工程”,饲料站于1991年9月上旬至1993年5月上旬,在仁寿县陵阳区东方红乡红兵村进行了一次“光叶紫花苕试种”试验,主要探导了光叶紫花苕在仁寿县的适应性。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对象选择分组 本次试验对象为试种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稻-多花黑麦草""、稻-光叶紫花苕"及"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稻-冬闲田-稻-紫云英-稻"3年轮作和"稻-燕麦"2年轮作的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分析了牧草在冬闲田种植及其对水稻、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模式下,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燕麦在冬闲田长势表现良好,均能获得较好的草产量,紫云英产量较低;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混播产量高于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单播产量。草田轮作对水稻增产具有积极作用,与对照(冬闲)相比",稻-多花黑麦草""、稻-光叶紫花苕"模式的水稻产量3年分别增收35.4%、25.4%、10.8%和25.4%、15.2%、3.1%";稻-燕麦"和"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稻-冬闲田-稻-紫云英-稻"模式的水稻产量增收10.7%和3.1%;种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的稻田土壤的pH值和有效磷含量所提升,但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铜、锌含量略有降低,且铜、锌含量呈递减态势。  相似文献   

13.
以“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 cv.‘Tetragold’)和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cens)为材料,利用冬闲田研究其单播和混播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竞争变化.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均可提高饲草产量,达14125.05~17730.52kg·hm-2,比单播多花黑麦草提高14.08%~43.19%,比单播光叶紫花苕提高54.67%~94.15%.在整个生长利用期,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在各次刈割中均占主导地位,在混播群落中竞争力一直超过光叶紫花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产草量、生长竞争态势以及群落结构的综合分析证明,二者以50%多花黑麦草+50%光叶紫花苕混播饲草产量最高,组分构成适宜,为最佳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种禾本科牧草(一年生黑麦草和燕麦)分别与2种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和箭筈豌豆)混播组合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鲜草产量为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的总鲜草产量最高,达281 685.50kg/hm2;分蘖数或分枝数及死亡率、茎叶比和干鲜比,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均优于其他3个组合;4种牧草组合的最优混播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综合分析,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适宜作为黔南地区刈割型牧草地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牧草育种技术结合凉山光叶紫花苕的特征特性,经过生产实践,提出凉山光叶紫花苕原种生产技术,用于指导其原种生产。  相似文献   

16.
凉山光叶紫花苕的种子繁育技术四川省普格县畜牧局(615300)凌新康凉山光叶紫花苕属豆科巢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是凉山州畜科所、凉山州草原站从引进的光叶紫花苕经过长期适应性栽培选育的一个地方牧草品种。广泛用于饲养牛、养等畜冬春育肥或补饲的青绿...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最近在凉山州甘洛、昭觉、冕宁等县调查了解到,当地农户非常愿意在种植光叶紫花苕的地里种植烤烟,农民们称它为“肥地草”,科技人员称之为“氮肥加工厂”。通过种植光叶紫花苕,烟农们得到了实惠。下面将种植光叶紫花苕的好处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南亚热带盈江地区冬闲田利用率,本试验重点探讨磷、钾和石灰不同施量组合以及两种耕作措施对云南本土优良冬季牧草云光早光叶紫花苕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对供试牧草有明显的线性增产效果(P〈0.05),特别是在施定量钾和石灰基础上,增施磷肥可以提高光叶紫花苕的干物质产量达9.35%。22.85%;种植光叶紫花苕时,全耕措施获得干物质产量和叶量百分率比免耕的分别提高28.22%(P〈0.01)和高14.2个百分点(P〈0.01)。在盈江及其类似区域的冬闲田种植光叶紫花苕时,必须采用全耕措施和施用钙镁磷肥600kg/hm^2和硫酸钾200kg/hm^2,以保证光叶紫花苕高产和维持土壤肥力,进而稳定下一季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cv. ‘Tetragold’)和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 glabrescens)为材料,利用冬闲田研究其单播和混播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竞争变化。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均可提高饲草产量,达14125.05~17730.52kg·hm-2,比单播多花黑麦草提高14.08%~43.19%,比单播光叶紫花苕提高54.67%~94.15%。在整个生长利用期,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在各次刈割中均占主导地位,在混播群落中竞争力一直超过光叶紫花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产草量、生长竞争态势以及群落结构的综合分析证明,二者以50%多花黑麦草+50%光叶紫花苕混播饲草产量最高,组分构成适宜,为最佳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冬闲田解决家畜冬春季饲草料缺乏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混播扁穗雀麦和光叶紫花苕,以分析不同刈割时期的最佳混播比例。结果显示:在12月刈割利用时,光叶紫花苕混播占比70%以上,产量最大;在3月初刈割利用时,光叶紫花苕混播占比50%左右最佳;在4月中旬刈割时,光叶紫花苕混播占比低于50%最佳。从三次刈割总产草量来看,50%光叶紫花苕+50%扁穗雀麦的混播比例为最优组合,分别比光叶紫花苕单播高出31.19%~54.23%,比扁穗雀麦单播高出3.28%~21.45%。混播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为家畜提供了充足的草料,是一种高效高质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