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物耐低钾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作物对低钾反应遗传多样性及适应钾营养胁迫的生理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作物耐1代钾营养研究状况,利用作物耐低钾的遗传特性,运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选育和推广耐低钾优良品种是缓解我国钾源短缺的最好途径,而且是高产、高效的生物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耐低钾水稻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盆栽缺钾和施钾条件下选用50个早稻品种和47个晚稻品种进行耐低钾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缺钾条件下早稻和晚稻的相对经济产量分别在29.59%~87.53%和18.7%~144.9%之间,相对生物产量分别在41.38%~92.5%和29.3%~138.4%之间,不同水稻品种耐低钾能力差异很大。早稻品种桂朝13、农林35、清晚秋,晚稻品种桂朝13、IR8选、本地粳等6个品种钾素利用率高,具有低钾条件下产量性状较好,吸钾量、钾利用指数、钾经济效率比高等特点,属于较耐低钾品种.尤其是桂朝13表现更为突出。水稻品种生物量与吸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植物钾营养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随鹏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1):14-15,18
钾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和调节因子之一。从植物营养遗传学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在钾营养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作物钾营养遗传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常规育种基础上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是进行植物营养性状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5.
采用Yoshida营养液,调整其中含K3μg/mL,培养水稻秧苗,结果表明,分蘖期苗高,苗地上部及根干重增重,分蘖期和孕穗期植株中K,Ca,Mg,Fe营养元素含量高,可以作为筛选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耐低磷,低钾水稻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水稻栽培品种对低磷、低钾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在苗期表现在根长、根干重、苗高和地上部干重上。耐低磷主要表现在刺激根的伸长;耐低钾则主要表现在不阻碍地上部干重增加。结合其他性状进行定级,可在低磷、低钾条件下,筛选出耐低磷、低钾的水稻品系。  相似文献   

7.
晚稻耐低钾品种的筛选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应用营养水培法筛选水稻耐低钾基因型品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Yoshida营养液,其中K^+浓度为40,10,3mg/L,培育及测量28个水稻品种分蘖期株高,苗干重,根干重,经生物统计,F值检验,可准确区分和筛选1级(高),2级(中),3级(不耐)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高耐低钾水稻品种的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高,气孔阻力小,孕穗期植株吸收,积累K,Na,Ca,Mg,Fe营养元素多,抽穗正常,结实率及千粒重较高,作认为采用高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作为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在低钾土壤上研究耐低钾基因型玉米植株茎秆长度性状和苗期叶片耐性指数的遗传模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耐低钾基因改变了植株高度、穗上茎长和穗位高度的各遗传效应;在所有遗传效应中,降低玉米耐性的遗传效应占主导地位:玉米耐低钾特性受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控制;主效基因是由增强耐性和降低耐性的两种基因类型构成,其互作增加玉米耐性,微效基因及其互作降低耐性。  相似文献   

10.
低钾胁迫对不同耐低钾玉米自交系钾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个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在低钾和正常供钾处理下的钾素吸收和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低钾条件下,玉米对钾素的吸收缓慢.但耐低钾玉米自交系钾素吸收和积累量明显高于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玉米对钾告素的吸收和积累高峰在抽雄开花期,此时钾积累量为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2/3,但因品种类型和处理方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体内钾吸收和积累能力的差异显著,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的干物重增加相对稳定,在低钾胁迫下能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耐和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同钾浓度的营养液进行苗期培养,分析保护酶类(SOD、POD、CAT)活性、AsA、Pro含量与MDA的关系。结果表明:耐低钾玉米自交系与不耐自交系相比,无论钾浓度高低均能保持较低的MDA含量,且与非酶性抗氧化剂AsA和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增加存在一定的关系;高钾条件(3.125 mmol/L)增加CAT的活性,中钾条件(2.5 mmol/L)增强SOD活性。  相似文献   

12.
钾是烤烟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烟叶含钾量是评价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烟叶含钾量偏低已严重制约国内烟叶生产的发展。因此,提高烟叶含钾量对改善烟叶内在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综述了钾元素的生理功能、钾元素对烟叶品质影响、生物钾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含钾量、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生物钾肥有效施用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生物钾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具有重要决定作用,在此基础探讨了提高烟叶含钾量的有效途径及措施,认为施用生物钾肥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烟叶内在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最后对生物钾肥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小麦品种钾吸收,分配特性及其钾营养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钾效率系数(EI)和施外效率(KE)能很好评价小麦品种在钾缺乏条件下的钾营养效率,钾高效品种能在缺钾条件下区得较高产量;钾低效品种EI值小,但KE值大,施钾能获主产;押高效品种在钾缺乏或充足条件下均能维持功能叶(3~4叶)中较主的钾含量,功能叶中(第3~4叶)钾钾高效品种籽粒中甸积累量及其占总量的自分数较高,钾你效品种植物功能叶中的钾含量低效,茎、叶、叶间钾钾高效品种籽粒中钾积累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一种典型的喜钾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形成与钾含量密切相关。克隆获得棉花高亲和性钾转运体基因GhHAK1框,系统进化树表明该GhHAK1基因属于第Ⅰ亚族,此分支被认为介导高亲和性K+。膜结构预测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跨膜螺旋区域(TMS)有12个,且在第2和第3 TMS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胞质质环。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继而对部分转GhHAK1基因拟南芥纯合系进行K+营养试验,发现在低钾(0.05 mmol/L)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表现明显的缺钾症状,叶片黄化,植株抽薹明显受抑制,而转基因材料则表现植株叶片生长正常,抽薹未受影响,同时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K+含量约为野生型拟南芥的2倍左右,根中K+含量约为1.5倍左右。该结果初步表明GhHAK1基因具有介导植株钾高效吸收的功能,为进一步培育适应土壤钾素匮乏及盐渍化环境下生长的棉花新品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环保酵素对土壤钾素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4个不同浓度梯度(1∶250、1∶500、1∶750、1∶1 000)的环保酵素液处理,施浇于已施加化肥及农药20余年的耕作土壤,通过8周的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环保酵素液对土壤钾素的改良效果。[结果]1∶250、1∶500和1∶750环保酵素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且1∶750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增加较为明显,增幅达6.06%。但在整个试验中,全钾含量的增幅不明显,反而有下降趋势。[结论]环保酵素对土壤有改良效果,可提高土壤质量,以持续施浇1∶750环保酵素的改良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50年来我国棉花主产区钾肥的增产作用及其变化趋势、增产效应及施钾技术,阐述了钾对棉花的营养作用、抗性及品质方面的影响。钾肥对棉花的增产效应因不同的植棉区和不同的年代而不同。近年来,随着化学钾肥的推广与施用量的增加,某些棉区钾对棉花的增产作用在逐渐降低。因此,化学钾肥施用的必要性、施用期及施用量原则上应根据土壤钾素丰缺状况及棉花的需肥规律而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钾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土壤钾素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河北省生产上适用的49份冬小麦品种或品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结果]土壤缺钾处理,不同品种冬小麦土壤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6.57% ~39.06%、5.21% ~53.10%;籽粒产量、千粒重、穗粒数、穗长分别降低4.24% ~44.48%、1...  相似文献   

18.
通过营养液培养研究钾营养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适当提高营养液中K的浓度.能明显促进棉花生长,其株高、叶面积均增高、增大;棉花株高的生长呈"S"形曲线生长即初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直至稳定生长,棉花主茎平均日增长量呈单峰曲线动态变化.充足的K营养也促进了棉花根系的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但品种的不同,其表现也不同.新陆早13的低钾处理优于高钾和对照处理,中棉36随K浓度增加表现更优.与此同时提高营养液中K的水平.也能明显提高叶片中chla、chlb和叶绿素含量,但K过高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试验的两个品种在此范围内表现一致,低钾处理>高钾处理>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壤中各形态钾之间存在着渐变性,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土壤钾素的固定和释放对这一平衡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钾对植物的有效性,其反应方向依赖于土壤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的浓度及环境条件.系统阐述了土壤钾素形态的划分,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的概念、强度及意义,并主要从矿物种类和结构方面综述了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的机理,展望了土壤钾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