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2.
甘肃省种子公司从 1987年开始承担对外番茄杂交制种,生产的种子出口合格率达 98%,受到外商的一致好评.现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将有关技术作如下总结,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杂交番茄种子生产,从亲本播种到杂交种子收获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应着重落实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研究山西省五台县原种场谢浒,宁继英应用杂交一代种子可使番茄抗病增产,但生产一代杂种产量低,成本高。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完成外繁番前杂交种子生产任务的同时,进行了番茄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总结了番茄杂交“去雄要及时,授粉要适... 相似文献
5.
6.
早熟番茄第一花序着生于6~9片叶,形成2~4个花序后封顶,植株矮小,生长期短,结果较集中。这种生长类型无疑给优质高产高效制种带来难度。通过多年实践,我们研究摸索出一套先进适用的早熟番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平均亩产达到16 kg,既增加了种农收入,又为调节市场供应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从事西葫芦人工杂交制种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3月中旬在阳畦或塑料拱棚内播种育苗。壮苗标准:茎粗4~5cm,株高10cm,茎秆粗壮,节间短,叶色浓绿、肥厚,叶柄较短,具有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株形紧凑,根系完整,苗龄30~35d。播种前先将父母本种子放在55~60℃的温水中烫种10min,待水温降至25℃时浸种5~6h。捞出用1%的高锰酸钾浸种20~30min,或10%的磷酸三钠浸种15min。然后将种子冲洗干净,置于25~30℃温度下催芽… 相似文献
8.
大棚番茄制种需要适宜的育苗条件和合理的大棚设施。从育苗到成苗,栽植、固定、整枝、施肥以及湿度、温度等因素的管理控制,会影响大棚番茄的制种效果。利用人工杂交制种技术,加强制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管理,能确保番茄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所处经纬度为109°31'E,18°14'N.地处低纬度,受海洋气候影响,寒暑变化不大,常年平均温度25.4℃,年日照时数2490.4h,年降雨量1 217mm.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三亚市成为南繁宝地.杂交番茄制种一般在我国甘肃等西部省份,海南三亚制种很少,作为技术探讨,1999~2000年初,中种集团在三亚做了杂交番茄制种试验. 相似文献
11.
12.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产量,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安全隔离,选用好地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很高,在95%以上。因此,在杂交种制种时必须设置隔离区,以防止外来花粉授粉所引起的生物学混杂。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全部是单交种,其亲本为玉米自交系。玉米自交系生长势弱,生活力低,因此制种田要选择土质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以保证制种产量。2覆盖地膜,适时早播2.1制种田播种时间胶东半岛地区春播制种一般在5月1日前后,如果覆盖地膜,可以提早到3月底至4月初,提早播种一个月以上。根据莱阳农…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杂交番茄制种病害的综合防治中国种子公司马引萍杂交番茄种子生产是我国蔬菜种子生产历史最长的一种作物,也是十多年来我国创汇最多的制种作物之一。随着种子生产的发展,制种面积越来越大,种子生产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加之商品性番茄及同科作物的种植,温室的使用,就使... 相似文献
17.
提高番茄杂交制种产量质量的技术措施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太原030031)张剑国,杜素惠1培育适龄壮苗1.1种子处理:将种子摊开晾晒4~6小时,用沙网包好,浸入50~55℃温水中,不断搅拌至不烫手为止。再将种子浸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温度25~... 相似文献
18.
早熟番茄第一花序着生于6~9片叶,形成2~4个花序后封顶,植株矮小,生长期短,结果较集中.这种生长类型,无疑给种子生产单位取得优质高产高效带来难度.多年来,我们研究摸索出一整套先进适用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每 667m2平均产量达到 16kg以上,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换取了大量外汇,又为调节市场供应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杂交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生产是推广杂交玉米的基础和超产工作,种子质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杂交玉米推广和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是当前乃至今后必须认真抓好的重要工作。优质高产制种主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影响番茄杂交制种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番茄杂交制种质量的因素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北京100032)马引萍番茄杂交制种中的质量控制,就是指对种子的纯度、发芽率、净度、水分和病害的控制,使其达到种子质量标准。为此,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影响种子质量标准的各种因素,再根据每个因素可能发生的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