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云南垂穗石松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合理利用云南垂穗石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MS分析云南垂穗石松全草脂溶性化学成分。[结果]鉴定出34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超过5%的化学成分为葵酸(25.518%)、油酸(18.481%)、十六烷酸(17.096%)、葵酸乙酯(9.092%)、十六烷酸乙酯(7.279%)。云南垂穗石松脂溶性化学成分主要为酯类、脂肪酸类和倍半萜类物质,34种脂溶性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95.2%。[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云南垂穗石松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大花罗布麻花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确定了其中6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2.04%。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碳双烯酸乙酯(24.21%)、(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11.43%)、二十八烷(6.27%)、软脂酸乙酯(5.98%)、正软脂酸(5.48%)、α-金合欢烯(4.99%)、二十五烷(4.27%)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法分析骨折挫伤胶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骨折挫伤胶囊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分离得8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7.04%。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棕榈酸(70.01%)、亚油酸乙酯(9.39%)和Z,Z-亚油酸甲酯(8.31%)。骨折挫伤胶囊中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棕榈酸乙酯、Z,Z-亚油酸甲酯和棕榈酸等成分。  相似文献   

4.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无壳瓜子中的挥发油组分,用GC-MS和Kvoat’s指数法对各种组分进行鉴定,共定性检测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3.5%,其中主要成分为甲酸乙酯、1-十一炔、2,8-二甲基十一酸甲酯、正十八烷、十六酸甲酯、十八二烯-11,14-酸甲酯、正十八酸乙酯和十八二烯-9,12酸(z,z)等.  相似文献   

5.
藏角蒿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萍  吴娟  彭括  周先礼  王萃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5-11786
[目的]对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角蒿花中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其中2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59%。[结论]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十六酸(31.66%)、二十三烷(15.76%)、9-己基十七烷(8.37%)、十四酸(7.96%)、2,15-十六烷二酮(7.20%)等。  相似文献   

6.
张仁波  窦全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92-4593,4620
[目的]分析疏花婆婆纳中的化学成分,为婆婆纳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疏花婆婆纳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疏花婆婆纳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92.827%,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有17种,含量相对较高的有各种烷烃、十六烷酸(8.23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865%)、亚麻酸甲酯(2.421%)和肉豆蔻酸(1.067%)等。[结论]婆婆纳属植物中的挥发油可以作为精细化工的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养心生脉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该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提取养心生脉颗粒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毛细管柱进行GC分析,用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31个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25种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49.25%)、亚油酸(20.94%)、反式-9-十八碳烯酸(3.58%)和硬脂酸(3.28%)。养心生脉颗粒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烷烃、酯类、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枸杞籽油的主要组成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以超临界CO2提取的枸杞籽油为原料,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法对枸杞籽油进行处理,使脂肪酸甲酯化。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枸杞籽油中的挥发油,用GC-MS技术分别对脂肪酸甲酯化样品、挥发油化学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枸杞籽油中共鉴定出22种脂肪酸甲酯化合物,主要为亚油酸甲酯(50.03%)、油酸甲酯(11.19%)、棕榈酸甲酯(7.53%)、亚油酸乙酯(4.82%)、硬脂酸甲酯(3.57%)和二十二烷酸甲酯(2.53%);枸杞籽油在110℃和150℃时得到的挥发组分中,有11种化合物相同,主要是亚油酸乙酯、反油酸乙酯、罗汉柏烯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枸杞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药用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葎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从葎草全草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从葎草中共分离出128个组分,并鉴定了其中的43个,鉴定的成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68.77%。葎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二丁基羟基甲苯(11.60%)、十六酸甲酯(5.13%)、十七烷(4.80%)、棕榈酸(4.43%)等,其多种活性成分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紫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紫芝超细粉中提取分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从挥发油萃取物(1.47%,w/w)中检出46个峰(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匹配度>83%),总相对含量占79.2%,主要成分有十六(烷)酸(18.88%)、(E)-十八碳-9-烯酸甲脂(...  相似文献   

11.
刺山柑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新疆野生刺山柑干果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出57个峰,确定了其中5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4.19%,主要化学成分为 (Z,Z)-9,12-十八碳二烯酸(26.40%),棕榈酸(15.35%),十八碳-9-烯酸(11.41%),1,2-苯二酸二(2-甲基丙基)酯(5.7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4.41%),2-甲氧基苯酚(2.94%),肉豆蔻酸(2.67%),月桂酸(2.47%),(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03%),Z-11-棕榈酸(1.86%),α-吡咯乙酮(1.04%),棕榈酸甲酯(1.02%).以上12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7.37%.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十味香鹿胶囊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对十味香鹿胶囊挥发油进行提取,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百分含量,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柱为Agilent19091M-436型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程序升温:60℃,以10℃/min升至280℃,保持12min。进样口温度为280℃。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20~500amu。共检出33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22个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棕榈酸(54.107%)、顺-9-十八烯酸甲酯(8.092%)、反-9-十八碳烯酸(7.285%)、(Z,Z)-9,12-十八碳二烯酸(6.026%)、9-反十六碳烯酸甲酯(5.456%),同时鉴定出具有镇痛作用的丁香酚甲醚(0.172%)。十味香鹿胶囊中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棕榈酸、烯酸以及烯酸甲酯类成分等。  相似文献   

13.
通化产东北细辛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吉林省通化产东北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TIC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通化产东北细辛样品中共检出83个峰,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9.11%;其中相对含量以1,2-二甲氧基-4-(2-丙稀基)苯(12.98%)、1,2-苯二羧酸丁癸酯(11.02%)、2-羧基肉桂酸(6.09%)、十五烷(5.965)、5-(1-丙烯基)-1,3-苯二恶茂(5.04%)、3,5-二甲氧基-甲苯(4.49%)、6-甲氧基-2-NH2-1H嘌呤(4.86%)、1,2,3-三甲氧基-5-(2-丙烯基)苯(3.78%)、Z、Z-4,6-十六烯(3.51%)、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3.05%)等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4.
天祝白牦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SPEM/GC/MS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天祝白牦牛和当地黄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GC-MS)对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白牦牛肉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有62种,而当地黄牛只有42种;影响白牦牛肉风味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氯仿(清香味)、辛醛(鲜香味)、1,2-二苯甲酸-2-甲基丙酯(油香味)和1-乙基-碳三硫酯(清香);影响当地黄牛肉风味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1-丙氧基-2-丙醇(刺鼻清香)、2-烯基壬醛(脂肪香味)、2-羰基壬酸甲酯(脂香味)和2,4,6,10-四甲基十五烷酸甲酯(肉汤香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得到刺梨挥发油,平均出油率为2.46%。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对刺梨挥发油的21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34.80%)、亚麻酸(21.25%)、棕榈酸(12.31%)、油酸(9.20%)、亚油酸甲酯(2.24%)、月桂酸(1.85%)、亚麻酸乙酯(1.62%)、丁香酚(1.22%)等。该方法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37~0.9998;回收率在84.02%~96.58%之间,RSD在1.82%~4.87%之间。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于刺梨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分析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运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人工图谱解析,按各色谱峰的质谱裂片图与文献核对,确定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4%.锦灯笼根茎主要成分为n-十六酸、十六酸甲酯、十六酸乙酯、(Z)9-十八碳烯酰胺、6,9-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9-二脱氢-9-甲酰异长叶烯、马铃薯螺二烯酮、)11-十六碳烯酸、5-十二烷基-2-呋喃酮、香橙烯-2-氧化物.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本研究为锦灯笼根茎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羊耳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羊耳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及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比色法测定羊耳菊挥发油对这2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挥发油得率为0.486%(V/W),确定了28种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含量。挥发油主要含3-甲基-5-异丙基-甲基氨基甲酸酚酯(74.37%)、11,14-二十碳二烯酸乙酯(9.50%)和2,2-二甲基丙酸-2-[1,1-二甲基乙基]酚酯(7.59%)3种酯类化合物。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较强。[结论]通过对羊耳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不同采摘时期的木姜子果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以5、6和7月蒙自清香木姜子果为材料,采用油浸提(热浸提和冷浸提)、超声波辅助浸提和水蒸气蒸馏法3种方法提取木姜子果精油;采用顶空进样法加热提取木姜子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筛选出制备木姜子精油的最佳工艺为:水蒸气蒸馏法,时间3 h,料液比1∶4 (g∶mL)。采用该方法从5、6和7月木姜子果中分别分离和鉴定出化合物32、49和98种,分别占检出总量的78.36%、87.49%和98.04%。其中,5月果萜烯类和醇类成分和含量较多,分别占总百分含量的45.97%和26.14%;6月果萜烯类和醛类成分和含量较多,分别占总量的33.29%和34.39%;7月果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醛类,占总量的53.74%。结论5、6和7月木姜子果提取的精油所含挥发性化学成分和含量不同。5月果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萜烯类;6月果主要挥发性成分是萜烯类及醛类;7月果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醛类,且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栽培方式的卷丹鳞茎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40种化合物,并鉴定出了35种;从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0种化合物,鉴定出了28种;从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鉴定出了34种。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在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挥发油总量的71.44%;在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5种脂肪酸,占总量的16.94%;在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总量的52.87%。从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因素考虑,卷丹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遮荫栽培。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芒果叶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丽丽  刘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06-12907
[目的]对芒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芒果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芒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到22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1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06%,主要成分为β-芹子烯(28.89%),α-古云烯(11.64%),α-芹子烯(10.04%),石竹烯(10.01%),β-榄香烯(6.81%),α-蓓草烯(6.19%)等。[结论]揭示了芒果叶的药理作用,为综合开发利用芒果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