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和探索在糯玉米杂交制种中母本带叶去雄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糯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主要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垦粘1号、吉糯3号及京科糯2000的杂交亲本为材料,当各品种的母本植株旗叶长至15~20cm时,以不带叶去雄植株为对照,分别按照带1、2、3、4片叶进行去雄处理,对各母本的处理植株采用人工授粉,成熟时,分别收获,风干后进行考种和分析。[结果】不带叶去雄的杂交制种产量最高,分别为5013.9、4920.5、4722.8kg/hm2,随着去雄带叶片数量的增加依次减产。不带叶去雄的杂交种百粒重最高.分别为25.65、30.22、25.16g,随着带叶片去雄数量的增加依次减小.【结论】各杂交母本不带叶去雄的杂交种产量和百粒重最高,带1片叶去雄的次之,且与带1片叶去雄的母本在种子产量和百粒重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带2片叶去雄、带3片叶去雄和带4片叶去雄的母本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铁岭市辖的各级种子公司 ,大多以经营玉米种子为主业 ,铁岭地区繁育和销售的玉米种子在全省乃至全国玉米种子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辽北及周边地区农业的丰欠和农民收入的增减 ,同时也直接影响种子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 ,保证铁岭市辖各级种子公司生产出高质量的玉米种子 ,意义重大。种子纯度是种子检验中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是评定种子等级的重要依据。纯度不高的玉米种子播入田间后 ,生长发育不一致 ,植株高矮不整齐 ,成熟早晚不同 ,给田间栽培管理、机械化作业带来一定困难 ,影响玉米生产田的产量。田间… 相似文献
4.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苏正淑,张宪政,朱佩华(沈阳农业大学110161)在玉米育种和杂交制种的实践中,目前仍以工人去雄方法进行杂交种的生产。人工去雄不但浪费大量劳力,而且往往因去雄不及时造成大量自交难以保证制种质量。由于去雄浪费营养物质和去雄带叶,... 相似文献
5.
母本带叶去雄对玉米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去雄是保持制种纯度的关键技术环节,如达不到要求标准,就会造成种子质量下降。因而,在杂交玉米制种的过程中,改进母本去雄的方法,对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的质量和产量起到很大作用。1改进杂交玉米制种田母本去雄的方法改进玉米制种田母本去雄,过... 相似文献
6.
7.
8.
玉米自交系去雄期间的摘叶量与产量,质量和施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自交系去雄期间的摘叶量与产量、质量和施氮量的关系W.W.Wilhem等在种子生产田里,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要求只有来自父本的花粉才可用于授粉。采用机械和手工去雄是为了防止母本散粉。去雄时摘叶数取决于植株形态、与雄花穗出现时间有关的去雄时间、花粉散落... 相似文献
9.
铁岭市玉米制种田主要分布在山区,为进一步增加玉米制种产量,提高种子发芽率,本文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品种,精细整地,适时早播,增加密度,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种子降水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玉米适当去雄可使植株的各项生理指标得到改善。玉米去雄后能减少雄穗对营养物质的消耗,集中供给给果穗,从而使玉米茎粗、行粒数、百粒重、产量增加,植株株高降低。玉米人工去雄使产量增加,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13.
玉米补钾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兴城市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0%以上。要提高玉米单产,不能仅靠选择优良杂交种,还必须有高产栽培措施相配合,合理施肥是其重要环节之一。由于近十几年来单施氮、磷肥,久而久之导致土壤供钾不足,使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从1990~1995年,我们采用增施钾肥,氮、磷肥配合使用,使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1 材料和方法玉米一生中吸收的氮为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平均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要吸收N3.43kg,P2O51.23kg,K2O3.26kg,N、P、K的比例为3∶1∶2.8。应遵循这一规律对玉米田进行施… 相似文献
14.
品种纯度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当前对玉米种子的纯度检验多数领先经验进行直观判断,准确性较差,极易给经营者和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采用同工酶等方法鉴定,由于仪器设备,药品价格较高,加之测试样品有限,代表性差,技术又不易掌握,很难普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准确产高,又易掌握的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我们于1999年进行了玉米种子苗期纯度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5.
调花宝在杂交稻制种上的跟踪试验及大面积应用结果进一步证明:调花宝能有效地提早花期,提早花时,促进父母本花时吻合,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用常规方法测产,往往准确性较低。在生产实践中,围绕“代表性”这个核心,根据田间实况,采取目测分类、灵活定点、调查大群体、抽查小群体、加权计算理论产量等方法,大大提高了测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