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以来,采集葵花蜜源的养蜂人无不被一个残酷现实所困扰,那就是蜜蜂采完葵花蜜源后,蜂群群势急剧下降,造成垮蜂,严重影响蜂群越冬,给蜂农带来很大损失,这一现象就称为“蜜蜂葵花病”。1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其次是葵花流蜜后期,伴有荞麦和野菊花等辅助蜜源...  相似文献   

2.
荞麦是陕北秋季的最后一个蜜源,采过荞麦蜜后,蜂群就要准备过冬了。因此,荞麦花期蜂群管理的好坏,就直接影响着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下面谈几点荞麦花期的管理要点。一、培养强群采集荞麦蜜:陕北的秋季天气变化较大,旱涝不匀,阴雨连绵是常有的事,要想使蜂群既能采到较多的蜂蜜,又能繁殖大批幼龄越冬蜜蜂,只有饲养强群才  相似文献   

3.
中蜂在鲁中山区采集荞麦蜜源后,蜂群进入越冬期。如何采取措施使蜂群保存实力,安全越冬是关系到来年养蜂生产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来年蜂产品产量的决定因素。根据中蜂在鲁中山区越冬的习性和生产实践,应对越冬蜂群做好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蜂群的秋季管理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强大群势,采集荞麦蜜、粉,留足越冬蜂蜜,注意保温,培育幼龄越冬蜜蜂,预防盗蜂,做好越冬准备。(一)培养强群采集荞麦蜜,留足越冬蜜:荞麦是陕北最后一个蜜源,只有维持强大群势,才能在荞麦花期采到商品蜜,备足  相似文献   

5.
棉花和荞麦是江浙重要的蜜源,特别是棉花,不仅是数量多而且播种面积集中,有利于蜂群的采集;荞麦的数量虽然较少,但泌蜜丰富,对蜂群的秋季繁殖和越冬群势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薛超雄 《蜜蜂杂志》2013,33(1):16-16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在冬春对蜂群的管理也有所不同;同时同地,对意蜂和中蜂的管理有差别。现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体会提出一些见解,与蜂友共同探讨。我饲养意蜂时,都是在家乡春繁,然后到苏北采洋槐、苕子,或是到湖南、湖北、河南采红花草,再到山东采洋槐,最后到辽宁采荆条、草木樨、荞麦,或是到吉林、黑龙江采椴树、苕条,再或到内蒙采荞麦。一般,8月下旬蜜源结束,9月上旬,就把蜂群转运到没有蜜源的火车站附近半越冬。  相似文献   

7.
蜜源植物千多种,可供采集几十种,按照植物开花期,分为春夏秋和冬,春季蜜源蜂采集,主要用其饲幼虫,夏季主采商品蜜,少量贮存为越冬,秋季蜜源壮群势,部分备料越冬用,冬季华南花蜜源,发展蜂群作补充,每年早春至晚秋,蜜源不断可养蜂,否则就要行转地,转到花繁养蜂成。根据生长特性论,划分植物蜜源种:林木牧草农作物,果树瓜菜野草丛,还有播栽植物类,为采商品蜂蜜用。欲要构成蜜源区,面积辽阔才可行,蜜源植物泌蜜汁,量大质优方选定。纵观我们大中国,蜜源植物十几种,下面简要作介绍,笔者也为予歌颂:其一蜜源为刺槐,属于落叶乔木丛,遍布全国各省市,山…  相似文献   

8.
皖南山区的秋季蜜源—盐肤木和石栎对蜂群繁殖、备足越冬饲料很有经济价值。尤其是放蜂北上返南的蜂群,采集后蜂群很快复壮,有利强群越冬。多年来,已引起各地养蜂者的关注。进入山区采盐肤木和石栎蜜源的蜂群不断增加。盐肤木和石栎是皖南山区秋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芜湖市弋江区江岸明珠东苑1-1-401室蜂群平安度过越冬期,为来年春繁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蜂群的越冬安全,养蜂人应扶正祛邪,化害为利,确保蜂群安全越冬。一、关王的迟与早晚秋初冬,天天渐渐寒冷,外界已无蜜源可采,即便有零星蜜源,也因温度低无法采集。此时已经将蜂王关进王笼,巢内没有可哺育的幼虫或卵,哺育工作已经停止,或者说蜂群的繁殖已经停止,培育适龄越冬蜂工作结束,巢内除了有大量的封盖老蛹脾,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中蜂在采集荞麦蜜源后,蜂群进入越冬期。一、准备工作1.荞麦期让蜂王大量产卵,繁殖一批适龄越冬蜂,注意不要让蜜压子圈;2.贮备充足的越冬饲料,喂足饲料,一般每框蜂留足1kg蜜;3.选用好脾,大蜜脾排两边,半蜜脾放中间,加宽蜂路。  相似文献   

11.
鲁南邹西平原的芝麻,从7月初到8月底开花,蜜粉充足,芝麻花结束,很快荞麦就开花。芝麻开花期,正是高温季节,是蜂群安全越夏、繁殖复壮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强蜂群的管理,为下一个蜜源期创造条件。 6月25日前后,鲁南地区的枣花基本结束。由于枣花缺粉,花蜜较浓,天气炎热,大多数蜂群子牌减少,蜂螨寄生率上升,群势下降。有的蜂场为避免蜂群群势下降,放弃枣花蜜;有的蜂场采完枣花蜜以后,进入  相似文献   

12.
荞麦蜜源是每年最后的一个主要蜜源,这一蜜源期多收少收,关系到越冬饲料和来春生产。由于荞麦过后蜂群进入越冬期,既需要充足的饲料,又需要有大量子脾作后继力量。同时,荞麦期间天气变化大,以湖南、湖北地区来说,早、晚温度相差10℃以上,晴天进蜜速度快、蜜味浓、容易引起盗蜂,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为了克服和适应上述条  相似文献   

13.
荞麦属蓼科植物。其蜜色泽深浊且带有刺激气味,帮蜜质较差。但因其蜜粉俱丰,在西北又是秋季最后一个蜜源,越冬适龄蜂的培育和越冬饲料的贮备都需在此期完成。所以抓紧此期蜂群管理确为全年养蜂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固原地区由于春旱的影响、主要秋粮之一的荞麦种植面积较大,只要做好蜂群的管理工作,经济效益亦相当可观。固原地区荞麦花期蜂群管理必须根据此  相似文献   

14.
要根据本地气候和蜜源条件引进蜂种——论生产性蜂群换种(二)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薛运波在相同的气候和蜜源条件下,不同的蜂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有的蜂种较耐热,有的则较抗寒;有的蜂种较能采集大宗蜜源,有的则较能利用零散蜜源;有的则越冬或越夏群势削弱率...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各地的蜜蜂秋繁与越冬的时间是不同的。笔者从1972年开始饲养意蜂,大都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秋繁与半越冬。一般从7月下旬至9月上旬,蜜蜂采椴树、苕条、草木樨、荞麦、向日葵等,9月上旬蜜源结束,9月中旬蜂群离开场地,到火车站附近半越冬。10月气温下降至0℃以下,蜜蜂结团,12月下旬蜂群南回。元旦前后进入春繁。  相似文献   

16.
我县紫苜蓿6月中旬始花,7月初盛花,7月中旬花期结束。它是我县夏季的一个主要蜜源。也是定地养蜂一年中迎来的第一个主要蜜源,采完此蜜源,全年仅剩荞麦最后一个蜜源。所以紫苜蓿是我县蜂群夺取全年蜂蜜丰收关键性的一个蜜源。在蜂群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场地选择场地选择当否,对苜蓿蜜丰歉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苜蓿花期气温在25℃以上泌蜜较多;生长在黄土地比沙土地的泌蜜多,阳坡地比阴坡地泌蜜较多;花期前下过一两次透雨,花期又高温无雨,苜蓿蜜就可丰收。如果花期低温多雨,一般减少泌蜜,不宜进入苜蓿场地,应北上到干旱地区采其它蜜源植物。二、注意培育采集蜂在苜蓿开花前40天左右,调整蜂群,加强繁殖。对弱群,可  相似文献   

17.
牡丹江地区蜜蜂的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要想使蜜蜂顺利地度过漫长的越冬期,取得来年的蜂蜜、王浆的大丰收,首先要从秋季管理着手。牡丹江地区,秋季蜜粉源植物主要有苕条、向日葵,此外,还有许多丰富的辅助蜜源植物。秋季管理蜂群的原则是:8月20日以前以采商品蜜和留足越冬饲料为主,9月初主要蜜源基本上结束,而零星蜜源  相似文献   

18.
正尼勒克县种蜂场是饲养新疆黑蜂的重点地区之一,8月上中旬天气开始逐渐转冷,蜜源减少,有少许零星蜜源,是繁殖适龄越冬蜂的关键时期。秋季繁殖出来的蜜蜂,经过充分飞翔排泄,未参加采集和哺育活动,保持生理上的工作,蜂群越冬安全和来年春季繁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全面检查调整蜂群由于蜜源大量减少,蜂王产卵下降,出现新蜂出房日渐减少,老蜂不断死亡现象。同时,采集蜂和小群之间的子脾有多有少,子脾质量悬殊很大,因而需要对蜂群进行  相似文献   

19.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11月份,是个小阳春季节。白天最高温度可达20℃以上,野外又有野菊花等蜜源开花。在当地采完荞麦蜜源的蜂群,受蜜源和气温的影响,蜜蜂频繁飞出采集,缩短寿命提前衰老。蜂王的产卵量日渐下降,又不停产,使蜜蜂消耗饲料和体力。特别是有油茶、茶树的地区,易引起大肚病和烂子病的发生。蜂群群势衰弱,影响早春繁殖和蜂产品的生产。笔者从1973年  相似文献   

20.
朝阳县主要蜜源植物是荆条,流蜜期有一个来月,从7月上旬到8月上旬止。从这以后,虽有一些秋季补助蜜源,还不能解决蜂群越冬的饲料,这就需要贮备15—25市斤饲料;如果再加上当年新分蜂群的越冬饲料,商品蜂蜜就不多了。近几年来,养蜂同志们为了增产商品蜜,通常向阜新、建平、和内蒙的宁城、赤峰等县转地放牧荞麦。因为这几县离我县很近,运蜂安全,节省开支,产蜜量不次于荆条,达到了一年双丰收的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