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潮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绪兴 《水产科学》2006,25(1):45-47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也是阻碍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中对渔业资源危害最大的就是赤潮,赤潮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近20年来,赤潮的危害日益严重,已受到了许多沿海国家的关注。1赤潮及其成因1.1赤潮基  相似文献   

2.
视觉·赤潮     
《海洋与渔业》2012,(4):48-49
赤潮,又称有害藻华。是指海洋中某些浮游藻类或原生动物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色变化或对其他海洋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一种异常自然现象。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赤潮生物隶属于10个门类。其中浮游植物约330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赤潮生物有140余种,其中30多种在我国海域形成过有害赤潮。赤潮对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着海洋渔业、近岸旅游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赤潮生物的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赤潮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赤潮是海洋灾害之一。赤潮不仅破坏了海洋资源,恶化了海洋生态环境,而且还能间接引起食物中毒,危及人类健康。世界沿海国家几乎都发生过因食用被赤潮生物污染的海产品而中毒死亡的事件。 赤潮造成明显的海洋灾害是在20世纪以后,主要是由于沿海工业高速发展,大量污水排放入海引起的。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赤潮大多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沿海水域,到7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沿海也出现赤潮,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非洲、南美洲沿岸都有赤潮发生,赤潮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  相似文献   

5.
浅谈赤潮对养殖业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位琅 《科学养鱼》2002,(11):45-46
赤潮(Redtide),又称有害藻华(HarmfulAlgalbloom),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引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的海水变色现象。近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入海污染源逐年增多,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渔业自身污染也在不断上升,养殖环境恶化,海域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海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赤潮灾害不断发生,不仅给海水养殖业、捕捞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应控制污染源头,加强赤潮的监测,控制赤潮的发生。一、赤潮及赤潮生物据统计,分布在我国的赤…  相似文献   

6.
赤潮又称红海潮,是海洋中某些浮游植物或原生动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现象。赤潮的颜色是由形成赤潮的赤潮生物决定的,’赤潮发生时水色不一定是红色的,它是一种对海水养殖有着巨大危害的生态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赤潮的成因、赤潮对海水养殖的危害及赤潮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福建海域赤潮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赤潮是由小型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和聚集引起的。引发赤潮的浮游生物有数十种,每种不同赤潮生物引起的赤潮,其特点和所需的环境条件都有差异。必须对我省的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习性利大量繁殖的规律,逐一进行研究,才能预测预报赤潮,减轻赤潮火害。自祸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成立以米,赤潮监控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的重点,目前闽尔四(石霜)海域、三沙湾、厦门湾已列入赤潮重点监测海域,其它海域也全面开展赤潮监视监测,努力减轻赤潮灾害。全省有福建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宁德海洋环境监测站、宁德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闽东海洋环境监  相似文献   

8.
赤潮不仅恶化环境,危害海洋生物;而且也影响滨海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赤潮的发生频繁,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于沿海港湾,大洋也时有发生,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赤潮已成为当前沿海国家亟待解决的大患。  相似文献   

9.
赤潮是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最经常、最直接的因素,赤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涉及的数额很大,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海洋赤潮通过赤潮水体和赤潮生物毒素经由海洋各产业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文章基于海产品市场、海产品经营者市场和海产品消费者市场,将赤潮与海洋劳动者收入的关系通过经济学分析细节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地展现出来,为研究作好整体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赤潮作为一种世界性海洋灾害,近年来,在我国近海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不仅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并有向远海扩展的趋势。赤潮的发生会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同时也能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1.
赤潮对浙江省海洋渔业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它不仅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更会给海洋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浙江海域是赤潮的多发区,据统计,2001~2009年浙江海域共发现赤潮287起,累计面积约80000km2,其中有毒有害赤潮达38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黄海中北部海域养殖贝类持续五年大面积死亡,沿岸一些地方性鱼类资源明显减少,尽管分析原因是综合的,但是,赤潮影响是最重要原因之一。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仅1994年的一次赤潮,就使海水养殖业惨遭直接经济损失利己多元。目前赤潮已经严重威胁着海洋资源存量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认清赤潮发生的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创造一方“净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赤潮产生的机理赤潮又称红海潮,它是由于海域条件的改变,促使其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目前,人们对赤潮产生…  相似文献   

13.
赤潮是一种由于局部海区的浮游生物突发性地急剧繁殖并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海水颜色异常和发臭现象。赤潮,顾名思义是红色的。但实际上,赤潮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这要看引起赤潮的海洋浮游生物的种类: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砖红色,由某  相似文献   

14.
赤潮与对虾养殖业自污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赤潮濒濒发生,给海水养殖业、海洋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带来极大危害。人们对赤潮的研究已开展多年,但主要集中于陆源污染物的研究,对养殖业自身污染形成的赤潮认识不足。本文主要以对虾养殖为例,对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预防、预测和减灾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龙华  杜琦 《福建水产》2005,(4):22-26
本文初步研究了2003年5~6月发生于福建连江海域的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nsen)赤潮.研究发现强降雨、充足的光照、稳定的气温和良好的海况是米氏凯伦藻赤潮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米氏凯伦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4℃,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7.9~30.5.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营养指数以及磷酸盐浓度呈正相关性.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随出现其它赤潮生物,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会向其它种类的赤潮转化.米氏凯伦藻赤潮对鲍鱼等海洋生物的危害较大,会造成严重的渔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赤潮是局部海区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的异常增殖,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生态现象。赤潮的发生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给海洋渔业、沿海滩涂的海水养殖带来严重的损失。射阳县近两年来,虽然发生了三次较大水域范围的赤潮,但由于监测站的同志及时发现并跟踪其活动变化情况,采取了抢水、关闸、保证措施,使射阳县的万亩对虾没有受到赤潮的危害,连续两年获得丰收。今年可产对虾1400吨以上,实现单产,总产超历史。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马尼拉湾发生赤潮,由于食用了被赤潮毒化的海洋食品,有6人死亡.大约100人被送往医院。据菲律宾卫生部门报告,赤潮是由一种有毒的微生物引起的,这种微生物繁殖迅速,很快使海水变为深红色。  相似文献   

18.
浅谈赤潮     
<正> 因赤潮已成为渔业之大患,有毒亦潮形成后,不仅可引起鱼贝等的大量毙死,且食用了这种鱼贝类的人也会产生中毒现象,甚至遭致死亡。因此赤潮与海洋捕捞业、养殖业乃至人类的公共卫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课题。现今,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加剧,在世界各地赤潮的发生已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欧美和日本,由赤潮引起的鱼、贝类中毒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于1974年、1978年美国曾先后两次召开关于有毒赤潮的国际会议,对赤潮的成因、危害、防治和预测等研究成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及形成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当今世界海洋的一大灾害,赤潮发生的海域的相对稳定、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在海滨旅游区,如果时有赤潮发生,必将降低环境质量,破坏景观,以致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赤潮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海洋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哺育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海洋生物作为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并且对维护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是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然而,人们在向海洋索取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海洋环境。目前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正承受着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