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在目前农村,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在土地管理制度中,搞好土地流转,更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 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公民个人或者集体组织在法律和合同规定的范畴内,以种植、畜牧等农业生产为目的,对于集体或国家所有的由集体使用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草地、滩涂、水田等自然资源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没有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使用权的流转,是指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承包经营权人在承包期内,对承包土地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2.
土地转包,属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有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和入股等几种情况.外出打工的农民可选择转让、转包或出租几种形式.转让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土地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转给第三方,由第三方与发包方确立承包关系,而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而转包、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转让给第三方经营,但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确立的承包关系不变.根据国家二轮土地承包的有关政策规定精神,农民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确权是将土地的面积大小以及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收益以及流转等行为的一种规范。保证土地为国家所有,人民应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具有专业性,政策性。故本文就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必要性做出了一些分析。"土地归国家所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人民对土地享有使用权。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土地根据法律进行分配,其必要性可想而知。在分析其必要性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江城县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情况:2016年全县家庭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4.
张勇 《湖南农业》2006,(7):26-2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户依照农业承包合同,以承包方式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国家所有而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土地享有经营性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  相似文献   

5.
对于林权的界定,《森林法》与《物权法》有所不同。《森林法》将森林视为立体结构的自然资源,故而将林权定为以森林、林木和林地为客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称。而《物权法》则将森林资源视为土地资源的一种,将其归入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中。在《森林法》修订中,可以将林权界定为一个开放的概念,其客体包括林地与林木,而内容包括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林下资源所有权以及森林景观开发权等。在具体语境下,应对具体的林权所指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6.
集体土地产权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其权能进行探讨,通过与国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其权能的比较,对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进行城乡一体化土地使用权管理体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土地转包,属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有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和入股等几种情况。外出打工的农民可选择转让、转包或出租几种形式。转让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土地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方,由第三方与发包方确立承包关系,而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而转包、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转让给第三方经营,但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确立的承包关系不变。根据国家二轮土地承包的有关政策规定,农民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平等协商土地使用权流转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应当以平等的身…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交易是指在政策、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以货币为媒介、非家庭承包性质的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和使用权的流转。由此可见,农村土地交易具有不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和一般商品交易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及流转特征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就其权能设立的法理(孟勤国教授的"物权二元结构论")和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法律规范,应定义为承包人(农户、集体或公司)从事耕作、种植或其它生产经营项目而承包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此定义强调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的性质,直截了当地阐明了承包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有利于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国有化是在我国现实基础上的最佳选择,制度转换的路径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宣布所有土地为国家所有,取消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农民现在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归农民,使用年限为40年,到期后所有土地由国家无偿收回.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马忠臣针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农民承包的土地,所有权属集体,使用权属农民。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主要包括经营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流转权主要指在承包期限内相互合作、转包、有偿转让、入股、联合经营、抵押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农业银行出台《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也能拿到银行的抵押贷款,这是大型商业银行首次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出台的全行性管理办法,也是农行继多户联保、林权抵押等担保方式创新之后,立足农村现实需求,面向"三农"客户推出的专属担保创新型贷款产品。《办法》规定依法承包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土地使用权,家庭承包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及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率,也只有合理流动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所以土地流转是必然的趋势.所谓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由农民承包的土地,其所有权仍属于集体,承包人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不得将承包的土地进行买卖和非法转让,也不得在承包的土地上建房、葬坟、开矿和毁田打坯烧砖瓦等.个别建筑单位不按规定取土,一些农民擅自挖土出售,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按照承包合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而且破坏了耕地资源,损害了集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也只有合理流动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所以土地流转是必然的趋势.所谓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6.
<正>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个人,在拥有土地承包权限的情况下,把使用权出租或者转让给其他的个人或者组织,简单的说就是转让使用权和保留承包权。1.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1.1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实行中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其土地使用权内涵模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容易造成土地集中所有和农户承包权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土地的细碎化经营等,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17.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是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以下简称"土地信托流转")是一种新兴模式,是在不改变农村土地农业用途以及坚持集体所有权和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据信托原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受托人接受土地承包者的委托,通过必要的程序,将土地承包者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信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经营管理或使用且收益归委托人所有的一种土地流转方式.现以沙县土地信托流转为例,做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农业》2004,(7):35-35
《云南省土地登记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在30日内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或者更改登记手续:因土地被征用、调整引起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的;以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国有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实际上是研究土地使用权制的改革问题。国有农场“对依法划定的场区内国家所有的土地、森林、草原水面等自然资源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力”(《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条例》)。这就是说,在农垦企业中,农场作为经济实体单位,拥有法定的土地所有权。由于土地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一种资产.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可分为土地改革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公社化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四个阶段.当前,"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农村土地制度在所有权上存在主体模糊、内容抽象、绩效低下、处于强势等缺陷,造成所有权对经营承包权的干预.因此,在物权化经营承包权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弱化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家所有,逐步恢复土地生产要素性质,虚化所有权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权,明确规定所有权主体的权利边界,设立土地法庭,培育农民利益集团,构筑所有权、监督权、经营承包权"三权分立"、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