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田间作春甘蓝,小麦对间作甘蓝产生遮荫,使其田间光照显著减弱,地温降低、湿度增大。与单作甘蓝相比,间作甘蓝生长发育特性主要表现为:球叶合抱力下降,球叶数减少,外叶数增多,同时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总干物质积累减少,尤其是向叶球的干物质分配减少,最终经济产量较单作降低25.7%。提高间作甘蓝产量的关键是采用早熟品种和早熟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商9509甘蓝系河南省商丘市瓜菜研究所于1995年利用两个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组配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适于晚秋和越冬栽培。据本所1996~1998年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晚秋栽培时商9509较同类品种争春增产12.5%;越冬栽培较争春早熟3~5d(天),增产15.0%。近2a(年)在河南中南部,山东荷泽、济宁,江苏新沂、淮阴,安徽淮北、淮南和阜阳等地多点示范,越冬栽培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较当地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商9509甘蓝属中早熟品种。株高30cm左右,开展度65cm左右,外叶8…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规的田间试验,对不同材料调节土壤酸性及对甘蓝的增产效果进行筛选,得出如下结论:在所选7种材料中石灰、草木灰、大粒硅肥对改良土壤酸性和提高甘蓝产量效果显著;双飞粉、滑石粉、石膏粉对改良土壤酸性有一定效果,但对甘蓝增产不明显;商品有机肥对甘蓝增产效果显著,但对改良土壤酸性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甘蓝不同生育期采用不同药剂对甘蓝根肿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药剂科佳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83.65%,且对作物安全,增产作用明显,增产率高达97.59%;其次福帅得防效达71.02%,增产率97.55%,但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苗期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研究结果,在山西省中部高中低三种肥力的菜田上,早熟类甘蓝亩产2500—35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4—10公斤,五氧化二磷2—8公斤,氧化钾0-6公斤。中熟类甘蓝亩产4000—80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8—15公斤.五氧化二磷4—10公斤,氧化钾2—10公斤。在同一肥力土壤上种植甘蓝时,随着甘蓝产量的增加(甘蓝生育期增长),氮磷钾的施肥量可适当增加。应用测土施肥技术,与当地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可减少氮肥34.8%-73.7%,甘蓝平均亩增产10.5%-13.2%。甘蓝可食部分硝态氮的含量比对照减少15.5%-32.2%。  相似文献   

6.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上海市民都能吃到新鲜的甘蓝。甘蓝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凝集了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施维钧和她的甘蓝育种课题组,为此奋斗了20余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70年代起她们相继育成了11月至翌年2月上市的寒光甘蓝;4至5月上市的争春甘蓝;6月上市的105×黄苗甘蓝;7至11月上市的夏光甘蓝,基本完成了甘蓝周年生产的杂优品种配套。1992年施维钧和她的甘蓝育种课题组又成功地选育出初春和超夏两个甘蓝新品种(已通过专家验收)。初春甘蓝耐寒性特强,2至3月份上市,比常规品种四月慢甘蓝增产40%以上;超夏甘蓝耐热性超过夏光甘蓝,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是夏光甘蓝的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7.
喀什地区试验表明,尿素对甘蓝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对大蒜增产效果不明显。甘蓝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沉积与尿素施量成正比关系。大蒜中硝酸盐含量与尿素施量也威正比关系,但亚硝酸盐未检出。增施钾肥可迅速降解、减少大蒜和甘蓝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同时具有增产作用。大蒜,甘蓝在栽培生产过程中追施尿素量以不超过50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8.
1992年小区试验,丰收素对甜菜块根有增产效果。1993年的丰收素叶喷浓度,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以5000倍液于7月15日和7月25日两次叶喷块根比对照增产25.1%,含糖率提高0.45度;于7月15日1次喷块根比对照增产13.8%,含糖率提高0.53度;7月25日叶喷根产量最高,与7月15日,8月5日和8月15日叶喷比差异极显著;不同时期叶面喷施对块根含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商甘蓝一号"是以‘商甘9401’和‘商甘9408’2个自交不亲和系交配育成的露地越冬春甘蓝新品种。该品种冬性强,耐抽薹,高产优质。国家区域试验中"商甘蓝一号"平均每667m2产量3 771.4kg,较对照"春丰"增产21.7%,国家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 623.8kg,较对照"春丰"增产10.24%。  相似文献   

10.
《蔬菜》1988,(3)
一、早熟秋甘蓝“中甘八号”“中甘八号”秋甘蓝是中国农科院蔬菜所选育出的杂交一代良种,该品种具有纯度高、生长整齐、长势强、生长快,结球早,比较耐热,抗芜菁花叶病毒,品质好等优点。正常栽培条件下,定植后65天就可上市,国庆节前即可供应新鲜的甘蓝蔬菜,其品质、口味、新鲜度均比外地调京甘蓝好。一般单球重1.5—2.0公斤,重的可达4公斤,亩产4000公斤左右。“中甘八号”增产潜力大,在高肥水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可  相似文献   

11.
甘蓝是我国北方春夏秋栽培的主要蔬菜。甘蓝平茬再生栽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病害轻等优点,且与头茬产量相当,有很好的增产潜力;同时,9月中下旬上市的二茬菜可填补宁夏部分地区叶菜的供应缺口,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农民致富增收。地膜覆盖甘蓝蓄  相似文献   

12.
夏甘蓝新品种夏王,是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新育成的一代杂种。1996~1998年经我市菜区多点试种、示范,比主栽品种夏光甘蓝增产20%~25%,比进口的日本KK甘蓝增产7%~10%,在重病区增产效果更为显著。除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力强外,突出表现为早熟,抗热性极强,高温结球率高。适于我市夏季栽培,是解决夏秋之交蔬菜淡季供应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种子价格便宜,是进口种子的三分之二。1 特征特性夏王甘蓝熟性较早,定植至采收60天左右,株高26.2厘米(cm),开展度38.2厘米,叶球扁圆形,高12.3厘米,横径19.1厘米,外叶少,球紧实,色绿白,净菜率74.2%,高温…  相似文献   

13.
为不断优化甘蓝氮肥适宜用量,建立景泰县甘蓝施肥指标体系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开展甘蓝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P2O5每667 m~2用量10 kg、K2O每667 m~2用量8 kg的情况下,每667 m~2施用N 20 kg时,甘蓝每667 m~2产量最高,为11 072.2 kg,较对照不施N肥每667 m~2增产56.4%。  相似文献   

14.
洋葱是需磷肥多的蔬菜,磷肥配比高的处理表现增产;氮肥用量过多,鳞茎产量低。在我市土壤条件下,每667m^2氮肥用量以10kg,磷肥18.75-25kg,钾肥10-12.5kg,即N:P2O5:K2O=1:1.875-2.5:1-1.25的配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鄂茄1号(8819)是利用87-25和87-16两个优良自交率杂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早熟、较耐低温、较抗绵疫病、商品性好、丰产,比对照品种上海紫×长约早熟3天,前期产量增产37.7%~52.3%,约占总产量的45%,总产量增产14.6%~25.7%。一般每公项产52.5t,高产者达75t以上,该品种已在国内20个省市推广,种植面积达4400hm2。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了提高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可控性能及规模化应用性价比,通过技术验证和产品遴选,采用9种全生物降解膜及2种普通PE膜为材料,开展春甘蓝覆膜试验,分析了不同地膜对甘蓝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降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解地膜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一致,且对甘蓝生长和产量无不良影响,可满足甘蓝覆膜栽培需求;与不覆膜相比较,覆盖地膜可使甘蓝生育期提前3~6 d,其中结球紧实期均提前6 d,产量均显著提高,可增产38.92%~52.72%。全生物降解膜上海黑8(黑色,厚度8 μm)表现较为突出,具有适宜的降解期,增产效果(增产率47.47%)也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田间试验,蔬菜、果树喷施植物活力素后,植株健壮,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加,座果率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1.5% ̄2.0%,蔬菜产量增加17.3% ̄43.5%,667m^2增值611.23 ̄1934.64元,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76。果树可增产25.2%,树龄为25年的苹果树每株增值67.15元。投入产出比为1:24。  相似文献   

18.
以京丰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用量氮、磷、钾肥对高山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37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15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9.44%和2.68%;施磷量180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135kg·hm~(-2)处理显著增产17.56%和7.27%;施钾量52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35.08%和15.55%。增加氮、磷、钾的施用量,均有增加甘蓝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总酸含量的趋势,但同时也有增加硝酸盐累积的趋势;增施钾肥还增加了甘蓝VC含量。综上,鄂西高山地区高肥力地块种植结球甘蓝,氮、磷、钾肥推荐量分别为225~300kg·hm~(-2)、180~225kg·hm~(-2)和225~300kg·hm~(-2)。  相似文献   

19.
食荚甜脆豌1号是以中山青为母本,食英大菜豌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食英豌豆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商品性等优点,鲜英产量可害896.8kg/667m^2,比云南中棵增产153.1%,比食荚大菜豌1号增产25.1%。  相似文献   

20.
“锌肥对蔬菜锌素营养的影响及施用技术”是农业部向全国推荐的1991年100项农业适用科技成果之一。山东省济南市农科所和蔬菜局的科技人员从1981年开始在10多种蔬菜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缺锌土壤上给蔬菜适量施用锌肥,不仅能显著增产,而且还能提高其可食部分锌元素的含量。据研究,增施锌肥可使番茄增产13.7%,黄瓜增产13%,白菜增产18.3%,甜椒、茄子、马铃薯、甘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