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圈养环境中,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育依靠人为提供食物。国内很多动物园都专门设置饲料制作中心,为圈养野生动物提供专用日粮,以保障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广州动物园饲料室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全园450多种5 000多头(只)野生动物提供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符合动物消化机能的饲料,以维持园内野生动物健康生长和繁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对多例圈养亚洲象下腹部水肿病例的临床诊治中发现,患病亚洲象水肿与低蛋白血症有关。2022年夏季,上海野生动物园内多头亚洲象发生下腹部水肿,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排除机体衰弱、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确定病因是日粮中蛋白质摄入不足。治疗方案:增加日粮中羊草比例(质量分数20%),以保证日粮中粗蛋白质量分数约13%。患病亚洲象取食组成结构调整的日粮10 d左右,其下腹部水肿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取食40 d左右,水肿全部消退,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人工圈养珍稀野生动物在温度、环境等应激源下更能引发野生动物的应激性,致使野生动物患有应激性疾病。我国国宝大熊猫以及珍稀野生动物金丝猴等在人工圈养环境下的应急刺激更能引发大肠埃希菌肠炎和传染性的应激性疾病。对于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来说是致命的。野生动物生性凶猛,更加不便于人工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对于人工圈养条件下野生珍稀动物的应激性疾病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成为圈养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从事圈养野生动物饲养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十多年来饲养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到饲养日记的重要性,对今后动物的日粮配制比例、行为、繁殖、管理等研究工作提供直接的数据。同时也是提高全体饲养人员对圈养动物饲养日记的重视程度,使动物饲养日记规范化、合理化。因此,笔者现对饲养记录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1动物饲养日记的内容1.1封面起止日期(具体至年、月、日);馆舍名称;动物物种名称;个体呼名(重点动物)。  相似文献   

5.
冯阳 《中国动物检疫》2016,33(11):52-53
圈养野生动物的免疫工作是疫病防控的重点,能否有序开展影响着整个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成效。本文阐述了圈养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现状,系统分析了圈养野生动物免疫缺位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圈养野生动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而在这之中最受人关注的正是野生动物疾病问题.由于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其患病的症状以及发病原因都各不相同,所以作为圈养野生动物工作人员,应首先从野生动物疾病的发病原因入手,准确的确定病症类型并给予治疗.本文对圈养野生动物的疾病系统以及发病原因做出了分析,以北京动物园为实例分析了野生动物发病最多的系统、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以及概率最大的发病月份,并提出了几项减少野生动物发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外源复合酶对移地保护圈养的 9只马来熊日粮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进行了测定 ,经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圈养马来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外源复合酶 ,能提高马来熊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 ,添加 0 3%饲料量的酶能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 <0 0 5) ;添加 0 5%的酶 ,能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 (P <0 0 5)。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马来熊的饲养中 ,提高其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8.
动物医学包括多方面的学科,涉及除伴侣动物和家畜以外的所有动物种类的医学问题。这一学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圈养野生动物(动物园医学)和非圈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医学),这种划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出现重叠,应结合医学分类来考虑。圈养和非  相似文献   

9.
A.  Dimitroglou  D.  L.  Merrifield  R.  Moate  S.  J.  Davies  P.  Spring  J.  Sweetman  G.  Bradley  刘冰译 《饲料与畜牧》2009,(10):60-60
本试验旨在评价放牧和圈养对安格斯杂交阉牛脂肪酸代谢的影响(n=24)。在试验的0d、28d、84d和140d收集瘤胃液、血清和脂肪组织样本检测。每隔14d收集牧草和日粮养分样本评定营养价值和脂肪酸组成。圈养育肥牛日粮由玉米青贮、破碎玉米、豆粕、维生素和矿物质构成。放牧阉牛的放牧顺序依次为黑小麦/一年生黑麦草、苜蓿/鸭茅和喜冷牧草/豆科牧草。圈养育肥牛日粮脂肪酸的57%是油酸,2%为亚麻酸。  相似文献   

10.
圈养野生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春雨 《野生动物》2011,32(6):345-348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阐明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目前,动物营养学在家畜家禽养殖研究上较为深入,而在圈养野生动物中只在近几十年才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在野生动物营养研究方法、野生动物营养评价方法和圈养野生动物营养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家畜家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很多野生动物营养研究是基于家畜家禽的研究,但野生动物又有别于家畜家禽,因此圈养野生动物营养的科学与均衡应该是野生动物饲养工作中的最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野生动物的饲料安全是保护野生动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保证。本文综述了圈养野生动物饲料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饲料安全问题以及有效防范措施。野生动物是宝贵资源,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圈养条件下,动物不能像在自然生境中自主地选择食物,只能由动物园的相关工作人员人为地进行提供,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安全的饲料是野生动物在圈养条件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国内动物园野生动物饲料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王靖元 《兽医导刊》2020,(2):110-110
动物园作为休闲娱乐、科普宣传教育、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和科学研究四大功能为社会服务.珍稀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因其对栖息地依赖性较强,圈养条件下对环境、温度、饲料等改变适应能力较差,极易发生应激性疾病.此文就珍稀野生动物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发生的应激性疾病展开叙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舒饲圈养的方式,用由精料混合料,多样搭配的秸秆草粉和预测混料三部分组成的日粮饲喂肉用羔羊。试验结果表明,天农1号和天农2号复合预混料,在日粮中添加1%,试验Ⅰ、Ⅱ组日增重为196g和214g,比对照组日增重174g分别提高10.34%和22.99%。  相似文献   

14.
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异地保护的重要环节。天鹅人工环境下圈养,对保持和增加天鹅的种群数量、加强天鹅的科学研究,及对大众的科普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体尺、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液中酶的活性可直接反应动物生理功能,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对粗小麦粉(WM)做蛋鸡饲料的可能性做了3个试验,研究WM的合理用量及WM日粮与玉米、大豆饼(CSM)日粮的比较。 试验1用320只洛岛红蛋鸡做对比,采用地面圈养方式。试验分45%WM日粮组和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圈养野生动物刻板行为的表现特点、影响因素,来阐述丰容在野生动物刻板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为提高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水平和野生动物福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羊舍建造、日粮准备、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山羊圈养的具体做法,并总结出圈养山羊具有保护环境,利于积肥,育肥效果好,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犀鸟是一种有着特殊繁殖生态的鸟类,圈养条件下犀鸟的生存环境与野外原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圈养犀鸟的繁殖一直存在较大难度。为提高圈养犀鸟的繁殖率,通过制定不同繁殖时期的日粮配方,繁殖前期在日粮中添加中药催情物质来饲喂成年的花冠皱盔犀鸟。饲喂后犀鸟的发情行为较调整食物配方前明显,且有交配行为,不久后即发生进巢、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繁殖行为。中药催情对犀鸟繁殖的影响较明显,且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致死性强是该病显著特点。该病毒易感动物包括犬科、猫科、浣熊科、鼬科的多种动物,成为危害野生动物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胁。而目前,尚无犬瘟热特异性疗法,采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成为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介绍了圈养野生动物犬瘟热疫苗免疫现状、失败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出台适用动物园等圈养野生动物养殖场所的防疫条件、防疫要求和防疫程序等,加大对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的投入,鼓励研究机构、生产厂家开展跨物种疫苗研究并给与足够的专利保护和经费补助,建立圈养野生动物养殖场所交流平台等,以期加强对野生动物犬瘟热防控的重视程度,加快特定犬瘟热疫苗研发进度并完善现有动物园内犬瘟热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广州地区圈养繁殖小熊猫的技术要点,基于小熊猫行为研究的笼舍环境设计,以及圈养小熊猫的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提出了适度驯化有助于动物管理、生物安全防制疾病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