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养兔生产中,哺乳仔兔的饲养管理是关键环节。哺乳仔兔饲养管理的成效关系到养兔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较多,繁殖种兔的疾病、母兔泌乳不足、断奶应激、饲料配合不当、喂养不科学等都会造成仔兔死亡。为有效控制仔兔死亡,提高养兔经济效益,养兔生产中要把握科学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1哺乳仔兔的主要特点哺乳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仔兔,其特点是机  相似文献   

2.
仔兔断奶后称为幼兔,断奶幼兔的培育是养兔生产的基础,也是养兔饲养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断奶幼兔生理发育不健全,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我市规模养兔场的养殖情况来看,腹泻是影响断奶幼兔生产的主要原因,断奶幼兔腹泻控制得好与坏,已成  相似文献   

3.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技术饲养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4.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未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5.
正养兔生产中如何提高断奶幼兔的成活率,降低饲料投入,是关系到养兔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1])。多年来,兔业科技人员对兔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如何养好断奶幼兔,从而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方向上,主要聚焦在断奶幼兔的环境控制及饲料营养方面,而对不同饲养方式的尝试、探索,以及不同饲养方式对家兔生长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鲜见报  相似文献   

6.
提高保育兔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兔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兔成本,实现养兔增收为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兔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兔、哺乳仔兔的饲养管理,提高仔兔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商品幼兔是指仔兔从断奶分窝到出栏这个阶段的幼兔,供商品用的幼兔和供留种用的幼兔在饲养管理技术是有显著差异的。商品幼兔的育肥技术是该期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商品幼兔育肥技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养兔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杨平 《四川畜牧兽医》2019,(6):45-45,47
在养兔生产中,兔农体会到断奶至3月龄内的幼兔最难养,笔者通过调查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造成了幼兔的适应力和抵抗力低下,如饲养管理跟不上,容易出现生长缓慢,甚至造成批量死亡。因此,必须提高对幼兔的饲养管理水平,把幼兔的成活率提上去,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此阶段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不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养好幼兔,提高幼兔成活率,饲养者必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切实抓好以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养兔业在我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养兔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幼兔成活率的高低,幼兔成活率越高,表明养兔成功率越大。怎样平稳渡过幼兔断奶成活关呢?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生产实际认为:一是抓好幼兔断奶应激反应关;二是抓好幼兔兔瘟防疫关;三是抓好幼兔球虫病防治关;四  相似文献   

11.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期的兔称为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对提高养兔经济效益至关重要。2008年元月,笔者接到淮北一长毛兔养殖户的求助电话:大约18日龄的哺乳仔兔大批死亡,请当地的兽医现场诊断和解剖观察,认为是由兔球虫病引起,但按治疗兔球虫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现就兔球虫病的发病特点及仔兔日常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的内容作一探讨和比较,寻求冬季仔幼兔科学养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来,笔者在养兔技术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养兔专业户养幼兔成活率较低,特别是夏季,幼兔的死亡现象更为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幼兔由于断奶,离开了母体独立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幼兔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很容易患病死亡。笔者认为,要提高幼兔成活率,使幼兔全活全壮,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适时配种,合理断奶幼兔成活率的高低,与公母兔配种早晚有很大关系,配种过早容易引起先天不足,配种过晚增加饲养成本。对初产母兔来讲要做到适时配种,一般应在7~8月龄,体重2.5kg以上,公兔9~10月龄,体重3kg以上方可配种,经产母兔掌…  相似文献   

13.
幼兔腹泻足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疾病之一。据笔者对某兔场调查,该场饲养的253只断奶幼兔,半年时间内因腹泻死亡171只,死亡率高达67.59%。董亚芳(1988)指出,家兔因腹泻病死亡约占死亡总数的70%以上。然而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很复杂,难以确诊,给养兔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养兔生产中,常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适时驱虫、预防接种和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兰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207-207
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期的兔称为仔兔,仔兔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仔兔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是养兔的重要环节。 1防寒暑、防鼠害 根据气温变化调整产箱内盖毛和垫草,同时将兔笼、兔窝严密封闭,实行夜间值班,定时哺乳。  相似文献   

15.
2000年3月,我乡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哺乳仔兔发生球虫病,经诊治病愈。兔球虫病多发于断奶仔兔至3月龄的兔,哺乳仔兔感染球虫较少见,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养兔专业户陈某有存栏肉兔220只,其中5窝15~20日龄的哺乳仔兔共42只,突然发病,7天内陆续死亡25只。哺乳仔兔与母兔混养,自然哺乳。2 临床症状 仔兔迅速消瘦、结膜苍白、食欲骤减或拒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口腔周围被毛潮湿、腹围增大、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后期出现痉挛、麻痹、头后仰、四肢抽搐、尖叫而死。3 剖检病变 共检查5只病死兔,见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血管…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某养兔专业户有肉种兔80只和断奶幼兔150多只。2004年4月初,该养兔户从乡镇个体农户收购2月龄左右的仔兔51只,进场时未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即放入兔群饲养。2004年4月10日,3只断奶幼兔发生不明原因死亡;2天后,迅速蔓延至全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5%和60%,尤其是2月龄以内的仔兔病死率最高。发病后用抗菌药和磺胺二甲嘧啶钠治疗,效果不佳,未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 家兔是重最要的实验、经济动物。养兔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幼兔死亡率高。据调查山西省幼兔平均成活率为57%。死亡的高峰期是由断奶至2.5月龄,体重0.75~1.25公斤时期。据美国俄立岗州立大学动物系养兔研究中心两位主任P.R.Cheeke和N.M.Patton的意见及其它有关文件报道,幼兔的死亡在国外养兔业集约化饲养中也是个重要难题。引起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成活率的配套技术,为科学饲养提供依据,以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兔业的快迅发展,各地纷纷成立了家兔市场,特别是断奶幼、仔兔在市场上已形成一定规模,如何购买和饲养断奶兔,是购买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家兔养殖,在十几年的实践中经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总结如下经验,供购兔者参考。1 做好购兔准备 购兔前应订阅养兔书籍,认真学习和掌握养兔基础知识,有条件的可参加养兔培训班学习。筹建好兔舍、兔笼,备好饲料、饮水器和料槽等,并对兔舍、兔笼、用具进行彻底消毒。2 考察市场 集贸市场的幼兔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家兔”,购兔前应先调查出售地有无疫情发生,选择无传染病流行的…  相似文献   

19.
春季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雨少多风,阳光充足,是家兔生长和繁殖较适宜的季节。许多的养兔户为了想在当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大量繁殖家兔,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造成了生产仔兔多,幼兔成活少,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因此,广大的养兔户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兔阶段,一定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幼兔成活率,达到增加商品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母仔分饲,按时补料养好仔兔是保证幼兔成活率的前提和基础。当母兔分娩后,要及时让仔兔吃到初乳,以后每天定时哺乳两次,取仔留…  相似文献   

20.
幼兔是指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幼兔阶段是兔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快、食欲旺盛、对饲料的要求高,但由于幼兔的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成活率降低,是养兔生产中难度最大、问题最多的时期。养兔成功与否和幼兔阶段的成活率高低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