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紅萍安全越夏工作是双晚稻田养萍和为秋季繁殖提供萍种的一項关鍵措施。夏季高溫强光对于紅萍增殖极为不利。紅萍最适温度是摄氏二十五度左右,气溫在三十三度以上时,萍的同化作用就要減弱,制造的醣类也就減少,致使与紅萍共生的蓝藻固氮能力下降。加之萍体在高溫条件下呼吸作用旺盛,結果造成萍体收入少,支出多,生长衰弱。同时,在高溫下虫类和藻类为害加剧,这些不利条件給紅萍越夏带来了困难。紅萍越夏的方法很多,什么方法有效?什么方法簡而易行能够事半功倍?这是紅萍越夏工作中的重要问題。伹越夏只是手段,繁殖才是目的,因此既要使紅萍安全越夏,又要在越夏过程中繁殖萍种。由于我所領导和全体职工对这項工作十分重視,因地制宜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結果不仅使紅萍全部安全越夏,而且在水溫三十五至三十九点八度不利繁殖的条件下,每隔三四天使萍体增  相似文献   

2.
在稻田中进行人工养殖固氮生物滿江紅,是在生产粮食的同时又生产生物氮肥的一个途径。滿江紅的叶片中共生一种兰藻(滿江紅魚腥藻)具有較强的固氮能力,适应水稻行間生长,不占耕地面积,养殖方法又較簡便等优点。浙南和福建长乐、閩侯以及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的一些地区,群  相似文献   

3.
紅萍是大有推广价值的水生綠肥,它具有繁殖快、肥效高、成本低等特点。本所1965年稻田养萍一百七十六点八亩,占稻田面积35%,并在蕪湖县保丰公社样板田内放萍三点一二亩,均普遍获得增产。稻田养萍以后,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二十八点三六至一百二十八点三五斤,增产幅度为8.0—18.06%。实践証明,稻田养萍确实是多快好省地解决肥料問題和提高水稻产量的一条新途径。为了肯定稻田养萍的增产效果,1965年我們在所内外进行了有关的肥效对比試驗。現将試驗結果初步加以归納,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浮莲营养丰富,繁殖快,产量高,是养猪最好的青綠飼料;同时栽培容易,又不占用耕地(水浮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因此,自1957年从广州引进后,在各地深受群众欢迎。不过在我省种植,最大的困难是冬季气溫低,在自然情况下不能过冬。为了解决这个問題,使水浮莲在我省“安家落戶”,到处繁衍,各地进行了越冬技术的研究,証明采用采种育苗法、窖藏莲苗法,及水底保苗越冬法是經济有效、簡而易行的好办法。一、采种育苗法 1、采种:水浮蓮的成熟期很不一致,据在合肥观察,早的在7月中旬开始現蕾,迟  相似文献   

5.
一、自然概况和水稻布局的现状南陵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气溫适中(年平均溫度在摄氏十六度左右),无霜期較长(二百四十天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千三百至一千四百毫米)。境內有着明显的平畈区、圩区、丘陵区和山区。平畈区:种植大面积的綠肥(紅花草),土壤肥沃;90%以上的水田自流灌溉,双季稻面积比重較大,水稻亩产高;水田約占全县的36%。圩区:河网塘坝星罗棋布,以綠肥和塘泥为早、中稻的主要肥源;解放后由于連年不断地兴修农田水利和新建一些排灌工程,  相似文献   

6.
绿萍新品种的营养特性及其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州萍(Azolla caroliniana)和小叶萍(Azolla microphylla)是我所1979年引进的新萍种。1980-1982年经盆栽测定和不同地区稻田养用试验,表现繁殖快、产量高、增产显著。为了进一步探明这两个新萍种的营养特性,掌握施肥技术,提高养用效果,特以本地萍为对照,在全年不同养用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氮、磷、钾对3种绿萍的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自然环境衢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半平原半山区。它的南部和北部为山嶺地帶,中部为寬闊的河谷平原(衢江横貫中部)。大多是水稻田,亦有一部分土地种植杂粮、蔬菜和柑桔之类的經济作物。河谷与山嶺地帶之間是起伏緩和的紅土低丘地帶。 (一) 气溫: 衢县气候温和,无霜期230天左右,初霜期一般在11月下旬,终霜期在4月上旬。兹將衢县气象台56、57年的資料列表如下,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四年青海省畜牧厅首次由黑龍江省購买八头三河牛(七母一公)引入到青海省西宁市西郊牧场进行飼养,一九五五年又从內蒙古自治区海拉尔的紅色草原牧場購置了九十八头三河牛到西宁西郊牧場飼养,一九五七年兰州市有許多单位亦从紅色草原牧場購来了百余头三河牛在兰州飼喂。其目的都是利用这些牛只繁殖乳用牛群和进行生产鮮奶以供应城市居民飲用。三河牛引入甘青两省后詳細飼养管理和繁殖情况如何?其适应性表現如何?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甜菜是二年生植物,由播种到种子成熟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第一年播种培育母根,第二年采种)。目前我国甜菜产区所繁殖的甜菜种子,是利用春、夏播种的母根,经过越冬贮藏于翌年春季移栽采种。 根据国际材料报导,冬季一月分气温在-4℃等温线以南的地区,种植甜菜,当年不经过起收越冬贮藏的手续,可以在原生长地上露地越冬,于翌年春季仍然继续生长、抽苔、开花、结实。利用这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引进卡洲萍,经过多年养殖证明,卡洲萍乃是80多个品种中最佳萍种。卡洲萍(Azolla Caroliniana)原产美洲,它具有抗热性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又耐低温、能湿生繁殖等优点。应用卡洲萍进行养萍改制,能做到夏保、秋繁、冬养、春用,其具体好处如下: 1.冬季充分利用休闲地,改土肥田:冬季在南方几省,从晚稻收割后到翌年春播,整整有4—5个月的时间,如在休闲地里养殖卡洲萍,可以改土造肥。由于冬季气温低,病虫少,而卡洲萍又耐低温,不仅可保种,还可增殖,其在8℃左右即开始繁殖,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脱落根系,能多为土壤积  相似文献   

11.
福寿螺学名为亚马逊萍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上世纪80年代由台湾引入广东、福建等地,拟发展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后经过长时间的人工养殖发现,福寿螺肉质发生了变异,因食味欠佳,失去市场经济价值而被抛弃野外,任其衍生,繁殖于河、江、渠系杂草丛间,随着水流到处蔓延扩散,并由于繁殖快,逐渐泛滥成灾。目前,螺害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一大祸害,经调查,福寿螺不但危害水稻、莲藕、茭白,也能危害蔬菜及旱地作物。据统计,内坑镇全年受危害的作物面积达1万多亩,其中水田片区危害尤其严重。近年来,内坑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福寿螺防治工作,对福寿螺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做了系统的观察,并组织了一系  相似文献   

12.
据广东农业科学部門研究和实际生产結果,証明红萍是一种优良的夏季水生绿肥。培育紅萍作肥料的好处是: (1)生长快:在六月份的气温和湿度条件下,每三、四天产量翻一番。新会县农科所六月六日放萍种250斤,到六月廿四日已达4,000多斤。六月十二日又以四分田作試驗,放萍种80斤,十天时间繁殖到700斤。 (2)肥效高:据試驗一千斤鮮紅萍相当于一千斤紫云英。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饮马庄红萍等三个萍种在光合生产能力和需光特性、固氮能力、萍体营养成分诸方面的鉴定结果。通过比较分析,为初步断定饮萍的优劣及养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饮萍的生长状况和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表现皆不如美萍,也次于江苏萍,其养用价值较低。但饮萍具有独特的结孢习性,可做为一种有性繁殖的萍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萍(红萍)是发展稻田肥源,增产粮食的一项有效措施。红萍是一种浮生水面的蕨类植物,既怕高温又怕低温,以25—32℃最适合它的生长,气温在5℃以下时就不生长了。我省冬季气温鞍低,平均为零下2—4℃,最低达零下6—7℃,以致冬季萍株发生大量死亡,影响下年的萍种供应。因此,保护红萍安全越冬,是红萍推广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我站几年来摸索的红萍越冬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葱属异花授粉作物,种子生产须在一定的隔离条件下进行。大葱种子生产主要有成株采种和半成株采种两种方式。连续成株采种虽然经过商品大葱生长阶段,可以有效地选种,但繁殖周期长、产种量低,成本高,而连进行半成株采种,虽然繁殖周期短,产种量高,成本低,但不能有效地进行选种。所以近年来多采用成株、半成株二级采种。成株、半成株二级采种,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发现,甜菜在夏茬作物收获后育母根,经窑藏越冬,第二年早春移栽后进行采种,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制种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甜菜小株采种的生产环节和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种性的耕作和管理思路,以期为生产户服务.  相似文献   

17.
水田半旱耕作制是侯光炯教授等长期深入农村,总结群众经验和试验研究提炼出来的一种新型耕作制。其核心是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人为地改变水稻田地表形态,实行垄(厢)沟浸润灌溉,他土壤水、气、热、肥状况适于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鱼、萍、稻和其它水生作物共生。它具有“自然免耕”和“五省一高”的优越性,为水田  相似文献   

18.
卡洲萍(Azolla Garoliniana)原产北美的东部和加勒比海地区。该萍种在福建省表现耐高温、抗性强,在30℃时还能繁殖,且不易感染霉腐病。我市自1980年引种以来,也证明卡洲萍具有耐高温、耐低温、繁殖速度快和养分含量比较丰富的特点(表1)。1982年开  相似文献   

19.
<正>福寿螺是大型淡水螺类,又称大瓶螺、苹果螺,是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极快,近年来在南方主要水稻耕作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入侵危害,并呈扩散蔓延之势,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发生特点福寿螺以幼螺或成螺在水生作物基部或水田土表下二三厘米深处越冬,亦可在田边或灌溉渠、河道中越冬。喜栖于缓流  相似文献   

20.
在皖南红黄壤上施用磷肥,对小麦、油菜和紅花草均有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因作物而异,以紅花草最显著。1962—1963年我們試验証明,每亩施过磷酸鈣二十斤,紅花草增产107.7%,合每斤磷肥增产二十点三斤鲜草;其次是油菜,增产98.1%,每斤磷肥增产二斤菜籽;小麦增产效果小,仅10.2%,每斤磷肥增产一点一斤。这是因为豆科作物鈣磷比与氮磷比均高于禾本科作物,因此,具有强烈的吸磷能力和具备磷肥发揮肥效的生理条件。十字花科作物对磷肥也比禾本科作物敏感,且因油荣在冬季生长,气温低,一般作物吸收养分比較困难,而磷能增强作物根系发育和呼吸强度,从而加强了吸收养分的能力。通过1962—1964年的試驗看出,在施用技术上要注意四点:1.最好能把磷肥施于紅花草上,用小肥养大肥,以磷增氮。2.紅花草和油菜有随施磷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