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种新的作物诱变育种方法--航天育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侠礼 《种子》2004,23(9):94-95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利用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利用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生物基因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新品种、新材料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是传统诱变育种方法在高科技情况下的延伸.航天育种的最大优势在于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基因资源,培育出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3.
植物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植物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情况,包括空间环境的特点,诱变方法,生物学效应及诱变作用机制。对利用空间环境进行作物诱变育种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花药培养在小麦耐盐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瑞堂  高书国 《作物学报》1995,21(2):230-234
在小麦花药培养中,采用加入一定浓度NaCl(0.1%、0.3%、0.5%)的筛选培养基,用恒定浓度筛选法和逐渐增加浓度筛选法,可筛选出耐盐变异体,获得耐盐花培株系。两种筛选方法比较,逐渐增加浓度筛选法可以明显提高筛选效率。经5个有性世代的鉴定表明,耐盐变异体的耐盐特性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经筛选的花培株系中,耐盐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的株系比例约占1/4。在育种实践中,经多点试验鉴定,已选育出一批有实用价  相似文献   

5.
N^+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离子注入诱变,是一种新型诱变技术。在60~70年代,虽然国外曾用宇宙线的高能重离子辐射,或用人工加速器的高能重离子注入,曾在玉米、鸭跖草、酵母和哺乳动物性染色体上诱发变异,但将离子注入真正应用于生物诱变遗传育种的开拓性研究,还是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1987年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6.
太空诱变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太空诱变育种研究历史和现状,重点对太空环境对农作物的农艺性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特别是性状的遗传变异等研究进展做了介绍,并对太空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番茄耐盐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其中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尤其是蔬菜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已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现象,常障碍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大幅度减产,产品品质下降。虽然作物耐盐新品种的选育,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但对于番茄而言,普通栽培种一般表现对盐中度敏感。目前还尚未有很明确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供育种者直接进行番茄耐盐性的鉴定,番茄耐盐机理的明确,有助于相关指标的获得。研究业已表明,番茄耐盐受QTLs控制,遗传较为复杂,影响番茄耐盐的QTL在不同生长发育的阶段也不相同。因此育种难度较大。番茄在芽期和苗期对盐害最敏感,随着株龄的增加,耐盐性也增强,而影响番茄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为少数QTLs控制,且效应较大,因此开发芽期和苗期耐盐QTLs对于番茄耐盐育种意义较大。另外,耐盐QTLs还包括组成型和非组成型两种,控制番茄耐盐的组成型或非特异QTL对耐盐性贡献较大。部分野生资源材料及个别栽培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盐性,为番茄耐盐育种提供了可能。利用分子标记及生物工程技术深入挖掘这些材料,可加速番茄耐盐遗传改良。本文就番茄耐盐筛选方法、耐盐资源材料,耐盐QTL定位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番茄耐盐新品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60COr射线辐射诱变秀珍菇的各类氨基酸效应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不同辐射剂量下秀珍菇各类氨基酸含量,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氨基酸含量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将原7个各类氨基酸含量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7.96%。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各类氨基酸含量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综合效应因子及硫氨基酸含量效应因子,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通过计算出不同辐射剂量下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得出排序第一为1.25 kGy的剂量,所以1.25 kGy的剂量为较佳剂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黑麦草倍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几种不同倍性的黑麦草核DNA含量,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黑麦草的染色体倍性,并通过传统的染色体制片的方法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细胞核DNA含量差异显著,且随着倍性水平的增加,细胞核DNA相对含量随之成倍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制片检测结果一致。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黑麦草核DNA含量,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测量快速,精度高等优点,是进行倍性鉴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