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印度尼西亚长冠八哥保护科技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借鉴我国朱鹮保护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近日,笔者随同调研组赴陕西洋县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朱鹮饲养繁殖中心以及野外栖息地、收集朱鹮资料、召开技术和管理人员座谈会,详细了解了朱鹮人工繁殖关键技术、野化训练大网笼构建技术、野化训练种群监测技术的研究情况。相关的经验和做法对"印度尼西亚长冠八哥保护科技工程"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背景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稀世珍禽,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6年人工繁殖的1只亚成体雄性朱鹮进行了3d放飞试验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人工繁殖后代放飞后,有自我觅食的能力;首次飞翔能力较差,但随着飞翔训练的进行,它们的飞翔能力提高较快;亚成体可成为今后朱鹮野外放生的主要群体;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野外放飞的主要研究任务是训练飞翔能力和觅食能力。  相似文献   

3.
吴菡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21-224
根据上海动物园33年(1979—2012年)圈养东方白鹳的记录,运用Sparks1.6及pm×1.0软件对圈养种群进行统计学和遗传学分析。上海动物园自1979年开始圈养东方白鹳,至2012年12月31日,共圈养了119只个体。自1984年首次成功繁殖东方白鹳至今,共繁殖了111只。目前,平均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31,种群处于衰退边缘:自1986年,上海动物园未再从野外引进东方白鹳,至2006年,圈养种群中已经没有来源于野外的个体;2006年至今,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未有个体出生,现存种群中未知性别个体占总数的87.5%;现存个体存在近亲现象,现存种群建立者和潜在建立者为0。种群管理不完善是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因素。建议引进种源,合理配对,加强繁殖,以便更好地起到异地保护这一珍稀鸟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动物园33年(1979—2012年)圈养东方白鹳的记录,运用Sparks1.6及pm×1.0软件对圈养种群进行统计学和遗传学分析。上海动物园自1979年开始圈养东方白鹳,至2012年12月31日,共圈养了119只个体。自1984年首次成功繁殖东方白鹳至今,共繁殖了111只。目前,平均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31,种群处于衰退边缘:自1986年,上海动物园未再从野外引进东方白鹳,至2006年,圈养种群中已经没有来源于野外的个体;2006年至今,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未有个体出生,现存种群中未知性别个体占总数的87.5%;现存个体存在近亲现象,现存种群建立者和潜在建立者为0。种群管理不完善是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因素。建议引进种源,合理配对,加强繁殖,以便更好地起到异地保护这一珍稀鸟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约占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 朱鹮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00~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在10: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鹮的活动节律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鹮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6.
人鸟和谐     
<正>自1981年发现数只野生朱鹮起,陕西洋县在朱鹮活动区域禁止开矿、狩猎、伐木,在农业种植方面禁用化肥农药,引导村民保留天然湿地。经过38年坚守,朱鹮野生种群数量已达2000余只。现在,朱鹮不仅出现在河流农田,还不时造访城区,逐渐向人鸟和谐混居型习性发展。这正是:昔时濒危鸟,今日种群兴。生态尺寸功,不可失恒心。  相似文献   

7.
秦岭大熊猫保护抢救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亦生  曹庆  韦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4):160-163,198
以佛坪自然保护区的30只大熊猫具体抢救案例,研究讨论其抢救过程和结果。结果认为野生大熊猫保护抢救时应该注重做到:1)以保护野外种群优先、放归优先;2)保护野外繁殖及育幼过程;3)野外救护与放归相结合,为日后大熊猫放归及其它大中型兽类野外放归收集资料;4)总结救护和放归的成功案例,为提高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积累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17—2020年,采用实地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等方法,在浙江淳安千岛湖开展海南鳽种群调查与监测。此次调查结果发现:海南鳽种群在千岛湖分布区域极广,几乎覆盖千岛湖整个湖区。此次调查新增3个分布区域。共记录海南鳽繁殖巢310个、种群个体1 091只,其中成功繁殖巢188个,参与繁殖成鸟621只,当年繁殖幼鸟470只。海南鳽在千岛湖绝大多数选择湖区内植被郁闭度高、无人居住、干扰较少的小岛营巢,繁殖栖息地偏爱以天然次生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此次调查中繁殖营巢树种有5种,其中马尾松282巢,占90.97%;青冈18巢,占5.81%;香樟8巢,占2.58%;枫香和猴欢喜各1巢,共占0.64%。导致海南鳽繁殖弃巢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2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洋家乐"是一种成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模式,浙江德清县在"洋家乐"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完整的品牌体系,形成了有效的宣传机制。"洋家乐"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河南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为河南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航天育种     
<正>我国培育繁殖成功第六代"太空烟草"从太空返回地面的"太空烟草",经过5年的培养在上海已经繁育杂交六代,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获得了空间电融合的烟草原生质体的体细胞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11.
航天育种     
<正>我国培育繁殖成功第六代"太空烟草"从太空返回地面的"太空烟草",经过5年的培养在上海已经繁育杂交六代,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获得了空间电融合的烟草原生质体的体细胞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6,(6)
正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以"中国和美家园"建设为抓手,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积极提升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山水美、农家富、机制新、社会和"的美丽乡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2013年,德清县被授予"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荣誉称号;2014年成功召开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美丽乡村升级版是从德清起步的"。1.做法和成效(1)以"山水美"为要求,全力打造美丽宜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水稻干尖线虫种群的繁殖特性。【方法】通过室内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来自中国8个省15个种群的水稻干尖线虫,在灰葡萄孢菌上的繁殖力及其繁殖适温。【结果】在灰葡萄孢菌上,供试的15个水稻干尖线虫种群在20℃不能很好繁殖,其中有9个种群的繁殖适温是25℃,6个种群的繁殖适温是30℃;20℃时,繁殖量最大种群的繁殖率是22.2,繁殖量最小种群的繁殖率仅有0.9,有3个种群无雄虫存在;25℃时,繁殖量最大种群的繁殖率是3 523.8,繁殖量最小种群的繁殖率是207.2,只有1个种群无雄虫存在;30℃时,繁殖量最大种群的繁殖率是1 525.0,繁殖量最小种群的繁殖率是6.9,所有种群均有雄虫存在。【结论】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水稻干尖线虫种群均能在灰葡萄孢菌上繁殖,种群之间的繁殖力和繁殖适温均存在差异,地理来源较远的种群之间差异较大;在适温条件下,华南地区多数种群的繁殖力大于其他地区,种群繁殖特性与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所有种群均能孤雌生殖,后代均以雌虫为主,但不同种群的雌雄比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朱鹮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丽、最可爱的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日本人称其为"仙女鸟".然而,当今它只产于世界东方的中国,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它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交配繁殖有诸多秘密之处.  相似文献   

15.
滇龙胆草为云南当地药用植物,原本在野外资源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但因无节制采挖,现野生种群在云南各地已不多见且种群内植株数量较少,已陷入濒危境地。在通过多年的考察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滇龙胆草的引种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滇龙胆草为云南当地药用植物,原本在野外资源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但因无节制采挖,现野生种群在云南各地已不多见且种群内植株数量较少,已陷入濒危境地。在通过多年的考察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滇龙胆草的引种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 鳄鱼龟是1996年从美国引进的,首先在广东和浙江人工驯养繁殖。浙江海宁市袁花名贵动物养殖场于1997年繁殖成功。在稚龟饲养上,人们一宜沿用养稚鳖的方式去喂饲,开口饵料常用少量熟蛋黄末加3%浓度的粉状饲料浆,投入盆内放入稚龟浸泡3小时,其目的是为了让鳄龟苗在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普陀鹅耳枥种质资源的岛内外就地与迁地保存现状,认为人为毁林开垦是导致其濒危的直接原因,花期不利天气是影响其传粉的外部因素,而雌雄花序分布格局不合理、有效授粉期短、花粉活力低、果壳坚厚等自身繁殖机制是限制其野外种群恢复和重建的主要原因。从野外种群的自我重建与天然更新角度分析,认为普陀鹅耳枥目前仍处于濒危状态。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种群规模,持续做好野外种群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种子品质,加强天然更新能力研究等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依据林下多年生草本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的形态学特征,将其生活史划分为4个阶段,并根据3种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不同种群的Lefkovitch结构矩阵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及其阶段结构的变化;同时,运用敏感度、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关键生活史阶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发展趋势不尽相同,常绿阔叶林下的种群(MD)呈稳定发展状态,其他2种生境下种群表现出衰退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受个体的生长、残存、萎缩和繁殖等的综合影响;不同生活史阶段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差异显著,种群动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受种群内较大阶段个体的影响。图2表5参19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海南特有兰花种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的生物学特征调查和种群监测观察,计算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出现频率和子代数,描述其繁殖行为和机制;根据不同龄级植株存活数及平均子代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绘制存活曲线和年龄锥体,并构建Leslie矩阵模型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进行预测;根据物候特征和克隆生长观察,分析生殖行为和繁殖策略,并研究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行为及年龄锥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华石斛的种群年龄锥体属于壶型锥体,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 I型;种群的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这与Leslie矩阵模型对种群的预测结果相似。华石斛的生殖行为兼具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不增加种群的个体数量,可延续基株的寿命以维持种群数量,并为有性繁殖积累营养。华石斛平均开花和结实率仅为19.38%和25.61%,外加且幼苗萌发困难的局限性,致使华石斛幼苗补充严重不足,因此,华石斛的迁地保护和组培苗野外驯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