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业在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支撑保障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各级林业部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大力保护并发展林业生态资源,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成效显著。但是,湖北省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临着挑战。林业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好开拓者、引领者、推进者,要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林业长效机制和林业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而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根据山西省林业建设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林业建设实际,建议:抓紧编制实施《全国森林抚育经营实施方案(2011—2020年)》;每年在一个省召开一次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设立右玉林业发展科研专项;调整管理思路,转变管理手段;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生态建设道路,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防沙治沙成果明显,富民产业迅速崛起,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同时,积累了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坚持综合规模治理等宝贵经验.但是,受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宁夏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任务艰巨,扶持政策有待加强;加强防沙治沙任重道远,合作交流有待深化;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指引,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富民产业,弘扬生态文化,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实现了从简单靠山吃山求生存到依靠绿水青山谋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浙江省林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科学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林业新发展,只有实现林业发展理念的转变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只有实现政府、市场和科技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释放林业的新活力.建议:大力推广浙江林业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着力提高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适时调整森林补偿标准,全力推动我国竹产业做大做强,全面推进林业科技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以来,福建全省上下围绕“生态省”和“森林福建”建设目标,持续推进现代林业先行区建设,不断加大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努力推进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不断强化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林业地位突出、建设成效显著.福建省以率先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导向,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现代林业新模式方面先试先行,其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尊重林农意愿深化林业改革等一系列做法值得借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议福建林业:编制空间规划破解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着力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增强林业支撑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努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协调推进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林业各项建设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效,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总体遏制,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局部好转.内蒙古自治区在林业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在多方面积累了值得学习借鉴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当然,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建设也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难和问题.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诸如:从国家战略高度全面推进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把握防沙治沙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防沙治沙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200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国率先制订并实施了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规划》实施三年来,中原儿女积极投身到美好生态家园的建设中,林业生态省的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其做法和成功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在全国推广。但工程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建议: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和管护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林业管护和管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发挥农民在林业生态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基层林业机构建设,发挥林业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河南生态省建设的指导与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为全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推动全国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启示.当然,临沂市在现代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建议采取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制定生态目标保护红线等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主要省份,也是全国首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的试点省之一.在后林改时期湖南省对集体林经营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针对后林改时期存在的经营难、治理难、管理难、融资难、稳定难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安排,引导林农开展规模经营,强化经营方案在集体林经营中的地位,完善集体林权交易与融资服务,推进经营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健全公共财政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21—29日,中共国家林业局党校第33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赴江西省开展了教学考察和林业工作调研。这次教学考察和林业工作调研的收获和体会包括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遇,着力推动林业再上新台阶;坚持弘扬江西林改精神,着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分出生态足迹和承载力两部分来计算安徽省2009-2011年的森林生态足迹,根据统计数据中生物资源和各项能源的消费量,计算出森林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消费账户的生态足迹,再进一步计算各年的生态承载力,发现安徽省2009-2011年都是生态盈余,但森林生态足迹会很快赶超其生态承载力。并对如何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消费和森林资源恢复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与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安徽省自然资源质量与分布等特征讨论安徽省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耕地的安全问题表现为面积减小、质量降低、利用强度大和生产率低,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和粮食安全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森林生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森林组成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和生态服务功能较低等,调整林种结构、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和建设生态林业等措施可逐步实现森林生态安全;矿区的生态安全突出的表现为固体废物、地表塌陷对环境的危害,采用先进技术开采矿产、拓宽固废利用渠道和实施土地复垦等方法可以实现矿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安徽省林业生态的现状以及森林生态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提出适合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并重点针对公共财政政策中的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具体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比现存的生态转移支付补偿制度监督保障体系,针对安徽省的具体林业生态实情,为完善安徽省林业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十一五"期间该省林业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林业发展新形势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思想、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支撑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对安徽省苔藓植物广泛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整理出安徽藓类植物调查名录.并报道安徽省藓类植物地理分布新纪录种6个,分别是气藓(Aerobryum speciosum),丝带藓(Floribundaria floribunda),四川丝带藓(Floribundaria setschwanica),全缘叉羽藓(Leptopterigynandrum subintegrum),小蒴小绢藓(Rozea chrysea),角状刺枝藓(Wijkia hornschuchii).  相似文献   

16.
借助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16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与2012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经济密度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 2016年安徽省总体上土地生态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少数城市达到基本安全状态; 2016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略高于2012年水平,土地生态质量整体有所提升,部分城市降低。今后安徽省应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打造生态强省。  相似文献   

17.
安徽地衣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5种采自大别山安徽段的地衣,均为安徽新记录种,分属4个属.利用光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其化学成分和分布范围也做了说明,并就主要分类学特征做归纳.  相似文献   

18.
鲁成树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83-7985
在安徽省大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尝试研究和探索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不同区域的土地整治模式,不仅可以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也可以为更好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服务。该研究分析了美好乡村建设与土地整治的辩证关系,指出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整治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美好乡村建设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基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分区,分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沿江、皖西、皖南5个片区探讨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对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1年1.614亿元增长到2015年15.498亿元,每公顷耕地的补偿则由38.3元增长到263.7元;耕地生态补偿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和各地级市呈现出“中心城市低,周边县高”的空间格局;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主要受到生态赤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且三者对耕地生态补偿呈正相关关系;耕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加。进行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对保护耕地生态,提高农民耕地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农民权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为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安徽省境内17个湖泊的水质状况和沉积物营养盐水平进行调查与评价。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个湖泊为V类水,16个湖泊为IV类水;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个湖泊为中营养,14个湖泊为轻度富营养化,1个湖泊为中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