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常规养鱼池塘设置小面积网箱人工催产,经池塘孵化出苗培育夏花鱼种(3—5cm)5.4万尾。  相似文献   

2.
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在1.73hm^2池塘利用小网箱集中进行乌鳢苗种人工催产孵化,培育过程中按鱼苗规格大小分级到大型网箱中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2002年度催产60组乌鳢亲鱼。生产乌仔58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55700kg,利润219860元。  相似文献   

3.
在内陆丘陵地区温棚池塘,采用人工催产、网箱孵化手段人工繁殖泥鳅水花苗种,经营养强化后,培育成夏花苗种。结果:270尾雌鳅人工催产2次,产卵46万粒,经受精、孵化和强化培育,收获夏花苗种39710尾。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苗种不足这一发展瓶颈,2009年文县水产部门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后,开展了网箱繁育金鳟试验。2009-2011年共网箱培养产卵亲鱼2000尾,人工催产受精卵182万粒,孵化发眼卵154.7万粒,发眼率85%,孵化出稚鱼苗123.76万尾,孵化率80%,培育20克以上大规格苗种65.6万尾,培育大规格苗种成活率53%。一、培育孵化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泥鳅产业发展所需人工苗种,采用自主设计的泥鳅孵化一体设备,选择台湾泥鳅开展了规模化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催产激素最佳配比为3 mg DOM+15 ug LHRH-A2+750 IU HCG,注射剂量为雌鳅0.2 mL,雄鳅0.1 mL,胸腔注射;适宜水温为20℃~28℃(最佳水温25℃~27℃),效应时间为7~15 h,效应时间随着水温升高缩短;亲本雌雄比以(6~7)∶1为宜,平均催产率≧95%、受精率≧90%。适宜温度范围内,鳅苗孵化采用流水式孵化一体箱优于静水孵化池,孵化时间减少6~9 h,孵化率提高20%以上,畸形率显著降低;水温30℃,催产率、受精率降低,苗种畸形率显著升高。采用流水式孵化一体箱六批次孵化共计产卵2650万粒,出苗2297.7万尾,平均孵化率为86.7%,孵化率最高达90.1%。采用土池肥水培育台湾泥鳅夏花,随着池塘水温升高,鳅苗培育成活率呈下降趋势,但培育期缩短,成活率以4月的78.9%最佳,培育期以6月的22.7天最短;放苗数量30万粒/667 m2、50万粒/667 m2的试验组,夏花培育成活率显著优于放苗70万粒/667 m2的试验组;放苗50万粒/667 m2的试验组,夏花培育成活率仅略低于放苗30万粒/667 m2试验组,如考虑生产管理成本,则以50万粒/667 m2为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方兴未艾。2003年,江苏省宝应县水产养殖一场进行了池塘网箱养殖泥鳅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一、网箱规格与设置网衣用聚乙烯制作而成,绞丝网类型;网箱的长×宽×高为6m×4m×1.8m,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每口网箱需竹竿6根,直接固定于水中;网箱水下部分为1.5m,水上部分为0.3m,箱底距池底约0.5m。于泥鳅苗种放养前15天安置网箱,使网箱壁附着藻类,并 责任编辑 刘学迅淡水养殖在网箱内移植水花生,使其覆盖面积占网箱面积的1/3。平均每亩水面放置1口网箱。二、池塘选择池塘为水产养殖场的…  相似文献   

7.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 ℃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 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 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 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安徽开展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于2010年从湖北引进中华倒刺鲃苗种,培育至性成熟后,于2016年5月20日和6月8日分两批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试验,共催产雌鱼40尾,雄鱼31尾,之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缸和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结果表明:全长5 cm左右的中华倒刺鲃苗种,在安徽经过6年池塘培育后可用于人工繁殖,催产率为90.91%~94.44%,受精率为92%~96%,孵化率在80%以上。仔鱼出膜后6~7 d即可下塘培育,两批共下塘鱼苗66万尾。  相似文献   

9.
陈月 《福建水产》2012,34(3):231-235
本研究以闽江流域野生翘嘴红鲌鱼苗为试验材料,经饵料驯化,使其食用人工配合饲料,再经过3年水库网箱养殖,使其完全适应网箱生活环境,养成平均尾重1.2 kg,且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的翘嘴红鲌亲本。分别于2005、2006年优选自育的性成熟翘嘴红鲌个体为亲本,经过2个多月的强化培育至6月份,开展人工繁殖试验,采用LRH-A2(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剂作为人工催产剂,经自然产卵、受精孵化、鱼苗培育,共获翘嘴红鲌夏花鱼苗160.2×104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8月在大连瓦房店市交流岛乡一口面积2.36 hm2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中放置10个200目5m×5m×2.0m和1个长2.0m×宽1.5m×高1.0m的网箱,采用3种方法促进仿刺参繁殖和附着.第一种是让其在室内产卵后发育到耳状幼体初期时,放到室外的大网箱中正常培育.第二种是在室外的小网箱中催熟、产卵,发育至耳状幼体初期放到大网箱中培育.第三种方法是把种参放在大网箱中自然促熟、产卵和培育.经40d的试验,共催产亲参126头,获受精卵1.98亿粒,孵出耳状幼体1.03亿,孵化率52.02%,培育出稚参16.91万头.室内水槽中催产、受精和孵化的效果与室外网箱差异不显著,但室外网箱催产、受精和孵化操作简单,易于大面积推广和生产绿色稚参.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翘嘴红鱼白 ,俗称白条、太湖白鱼 ,在分类学上隶属鲤科、鱼白亚科、红鱼白属 ,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其个体大 ,生长快 ,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为鱼中之上品。由于自然资源日趋减少 ,市场需求量大 ,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盐城市盐都区水产养殖场今年进行了翘嘴红鱼白的苗种繁育试验 ,对其性腺发育、人工繁殖、夏花培育进行了研究总结 ,旨在探索翘嘴红鱼白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 ,使之得以推广。1 材料与方法1 .1 基础条件试验用亲鱼池、繁殖池、育种池均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池塘 ,面积 2亩 /只 ,深 1 .5m ,底淤厚 2 0cm ;催产孵化…  相似文献   

12.
在简易条件下,自制孵化设备,寻求适宜于养鱼专业户自繁自养鳜鱼的一条龙生产方式,共催产鳜鱼9组,催产率66.67%,受精率75.2%,孵化出鳜鱼苗20.25万尾,培育成鳜鱼夏花1.24万尾,成活率为6.12%,转入池塘混养6-8个月,规格达450-900g。  相似文献   

13.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尾近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29 ℃的条件下,给亲鱼一次性注射不同组合的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5~16 h,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47%、85.08%和86.64%;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36~39 h;试验共获得鱼苗116.82万尾,经40~50 d的培育,育成全长5 cm左右的夏花鱼种35.6万尾,成活率30.47%.  相似文献   

14.
选择从钱塘江捕捞的成鱼和人工养殖的成鱼作亲鱼,进行了细体拟鳞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亲鱼在池塘内强化培育至性成熟,在繁殖季节,注射HCG+LHRH-A2+DOM催产激素,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网板附卵孵化,结果共获受精卵78.8万粒,平均受精率78.6%;孵出鱼苗47.9万尾,平均孵化率60.8%.经培育,获体长3.0~4.0 cm的夏花鱼种24.7万尾,平均成活率58.8%.  相似文献   

15.
根据萍乡肉红鲫生物学特点,本文系统地研究出了一整套人工繁殖技术:即亲鱼培育、亲鱼雌雄鉴别、亲鱼选择、人工鱼巢、人工催产、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当水温达到17℃以上(清明前后)即能自行产卵。该鱼对市售的渔用催产激素没有明显的选择,都能使其发情产卵,LRH—A的注射标准为10μg/kg,HCG为1000IU/kg。产粘性端黄卵。催产率为96%,受精率为85%,鱼苗孵化率为87%。在水温18—20℃时孵化时间为96h。萍乡肉红鲫苗种培育技术分为夏花培育和冬片培育阶段,其培育方法同其它鲫鱼苗种培育方法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6.
吴文红  王骥 《科学养鱼》2000,(12):23-23
泥鳅人工繁育苗种技术南方报道较多,各种催产孵化设施、设备各说不一,总体是敞口网箱催产、长方形水泥池加以微流水孵化和较大水泥池培育,为进一步探求此技术数据,我们今年在唐海县涪鑫苗种繁殖基地进行了泥鳅苗种人工繁育生产性尝试并获得了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设备、材料与方法   1.设备   (1)催产池: 4米× 4.5米× 1.5米椭圆型水泥池,挂以离壁 10厘米、底 20厘米网箱,以防亲鳅撞壁受伤和便于集卵。   (2)孵化环道:外圈直径 3米,内圈直径 1.4米,深 1.1米,孵化水体 5米 3,筛网 70目,底铺 12个鸭子嘴喷…  相似文献   

17.
陈启春 《淡水渔业》2001,31(5):14-15
我所于 1998年、 1999年两次从浙江省引进巴西鲷夏花苗种进行养殖试验 ,初步掌握其生物学特性。笔者于 2 0 0 0年 6月在泉州育苗点进行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 ,取得较理想效果。1 材料和方法1 1 人工繁殖1 1 1 池塘条件及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池为 5 0 0m2 的旧养鳗池 ,水深 1 0m。底部为鹅卵石底 ,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此次人工催产的亲鱼系 1998年从浙江引进的夏花苗种 ,先在土池经过 16个月养成 ,于 1999年底共转移尾均重 0 4 5kg的后备亲鱼 30尾至水泥池进行培育。与银鲈、条纹鲈亲鱼进行混养 ,不再单独投饲。1 1 2 催产、孵化条…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口胭脂鱼是我国“九五”期间推广的水产养殖良种之一。沂水县作为临沂市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引进养殖该品种已3年多。在1998年人工繁育试验的基础上,1999年进行了生产性苗种繁育试验。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池塘静水孵化等常规人工繁育技术,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一批催产38组,获卵150余万粒,受精率78.2%,出乌仔82万尾。1试验材料和方法1.1池塘亲鱼培育池、鱼苗孵化池为土池,面积1~3亩,水深1.5~2m。按常规进行生石灰彻底清塘,灌注井水,施发酵牛粪,培育适口的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产…  相似文献   

19.
对唇鱼骨(Hemibarbus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相似文献   

20.
江波  王震  卞秋云 《水产养殖》2012,33(5):32-33
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省合阳县黄河滩新民良种场进行了黄河野生乌鳢微流水人工繁育保种试验.其中:2009年催产亲鱼15组,集卵9万粒,受精率很低,未孵出鱼苗.2010年催产亲鱼30组,集卵50万粒,受精率56.7%,生产水花28.3万尾,1龄鱼种5万尾;2011年,对注射剂量和孵化流程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共催产亲鱼48组,集卵18万粒,孵化水花鱼苗11万尾,受精率达到61.1%;经过2阶段(水花-夏花,夏花-鱼种)培育,生产1龄鱼种2万尾,平均规格75 g/尾,总产量1 500 kg,667m2均产量500 kg,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