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就我国当前的种植业结构来看,已经由传统型向集约型转变,为了保证种植业的发展符合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就需要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灰色分析法恰好能够应用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对灰色分析法在优化种植业结构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河南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河南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关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历年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和农业总增加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过高,畜牧业、林业、渔业比重偏低,影响农民增收。河南省应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并优化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北京农业用水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和用水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近十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对农业用水量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因此,基于节水的目标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首先要考虑种植业,其次是渔业、畜牧业。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岭东南旱作丘陵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建立多维动态模型,从而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现状。结果表明:农业总体可以稳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农业总产值的关系最密切,对农业总产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与种植业产值关系最密切,对种植业产值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978~2006年贵州农业总产值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总体不断优化,畜牧业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正不断加强;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动态分析贵州省"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相应的灰色关联度,并与山东省同期结果做对比分析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宁夏以及宁夏各市农业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进行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宁夏及各市各农业产业对农业的关联度,分析在2004-2013年农业总产值增长过程中各农业产业的贡献程度。并结合宁夏及各市的自然禀赋、资源环境、"十三五"规划以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宁夏各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海南农垦经济分析。将海南农垦经济按时序划分为1980年代、1990年代及2000年以来三个时期,把垦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分别作为指标主行为序列,相应的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作为它们的相关行为序列,分别建立指标体系,对垦区的经济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探索垦区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过去20年中,垦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发展对垦区国民经济的影响比较稳定,而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垦区经济中的新亮点;农业生产方面,林业一直占主导地位,是垦区农业发展的关键,但2000年以后,种植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变得突出。最后,就调整和优化垦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提出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同区农业生产的现状,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大同区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结构和区划布局,研究了农牧结构关系,分析了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区划。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同区的实际,提出了大同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9.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在对秦皇岛市种植业结构开展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种植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种植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提出了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9—2017年广西钦州市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钦州市农副食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钦州市畜牧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最高,种植业次之,第三位是渔业,农业服务业和林业分列第四、第五位。并对钦州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钦州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种植业是百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和调整种植结构是促进农业标准化和正确缓解贫困的重要方法。气候因子是影响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百色现存主要作物和地区气象数据的综合处理,研究了影响种植业的主要气象因素,并分析了种植业的结构。本文对百色市现有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增种植业的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百色市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及精准脱贫等重点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中部平原区典型村庄罗宋村120个农户的实地调查,采用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研究了该村种植业结构转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业结构转型显著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否进行种植业结构转型和转型程度的不同,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灰色多目标规划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辉南县城东村1993年种植业结构优化模型,试图将单目标规划转为多目标规划,使一些问题在众多信息作用下得到满意可行的结论,从而为广大农村干部研究种植结构的变化,提供更为先进、实用的方法和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位于北方半湿润农区到半干旱草原牧区的过渡带,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该区气候多变,形成了较为脆弱的农牧复合系统,作者通过研究表明河西走廊种植业“三元”结构的现状,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种植业结构问题,以此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尚克臻  刘学录 《甘肃农业》2012,(12):29-30,32
河西走廊位于北方半湿润农区到半干旱草原牧区的过渡带,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该区气候多变,形成了较为脆弱的农牧复合系统,作者通过研究表明河西走廊种植业"三元"结构的现状,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种植业结构问题,以此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准噶尔南缘扇缘带种植业生产的分析及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本地带农田的经粮结构、草经粮结构、林经草结构和专业化生产4种种植业结构类型。根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定,认为采用草粮或林经草种植业结构类型,同时贯彻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是本地带开发利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种植业发展,虽然发展历史悠久,但结果表明其生产结构依旧存在不合理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本文以吉林省农业种植业生产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为约束条件,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分析相关数据,建立吉林省农业种植业的生产结构优化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建议,以实现吉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种植业发展,虽然发展历史悠久,但结果表明其生产结构依旧存在不合理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本文以吉林省农业种植业生产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为约束条件,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分析相关数据,建立吉林省农业种植业的生产结构优化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建议,以实现吉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小甸头村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小甸头村农业生态系统内各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工农业总收入主要受农业的影响,整个农业生态正向农业,工副业相互协调的方向发展;(2)种植业收入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最大,而在种植业中,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蚕豆产量,水稻产量和蔬菜产量,应加以调整,以便充分发挥城郊型生态农业的优势;(3)养殖业收入对收入的影响为第二位,而养猪已成为养殖业的主要收入,具有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娄底市种植业结构几次调整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娄底市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