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农作物余零地边间套模式利用这些闲置余地种植一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品种,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增加了相当可观的效益,同时,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蒸发,控制了因杂草生长而给农作物带来的病虫危害。如耐涝、耐旱,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金银花,在地边、路沿、渠旁,按株距80厘米挖穴,每穴内沿四周栽花苗6棵,每亩地的余零地边约可栽60穴,每穴年单产商品花0.5千克。  相似文献   

2.
<正>套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但并非所有的套种模式都能达到多产、高产、高效益,组合不适宜可能造成减产、减收。怎样套种才能赚到钱?农作物余零地边一块田地可耕面积约为70%,田间地头、沟渠路坝约占30%,山区、丘陵地的余零地边所占比例更大。利用这些闲置余地种植一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的中药材品种,既能有效地利用土地,增加收益,同时,也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蒸发,控  相似文献   

3.
<正> 农作物和中药材的间作套种,是新时期科学种田的一种体现,能有效地解决粮、药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气、水肥和热量等自然资源,发挥边际效应和植物间的互利作用,以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1 作物余零地边间套模式。一块田地间,可耕面积约为70%,而田间地头,沟渠路坝约占30%,山区、丘陵所占比例更大。利用这些闲置余地,种植一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品种,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增加了相当  相似文献   

4.
<正> 农作物和中药材的间作套种,能有效地解决粮、药间的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气、水肥和热量等自然资源,发挥边际效应和植物间的互利作用,以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 1 农作物余零地边间套模式。一块田地间,可耕面积约为70%,而田间地头,沟渠路坝约占30%,山区、丘陵中所占比例更大。利用这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我乡九坑村的村民许吉森利用闲置的山排田,采用土地流转方式租赁了100多亩的农田,引进佛手瓜种植,目前佛手瓜长势良好,第一期已收货晒干的佛手瓜片100多公斤。现将佛手瓜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土壤选择佛手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中性砂壤和壤土为宜。二、定植4月中旬到5月上旬定植,种植前先挖好1米见方的大穴,每一穴内施足有机肥20—25公斤、石灰1—2公斤,并与穴土充分混合均匀,上铺20厘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笔者根据近年来生产实践总结了如下三种间作模式,供大家参考。一、地边闲散地间作模式利用农田地边的荒沟、荒坡等闲置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吊瓜是多年生葫芦科藤本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材,根、茎、叶、瓜皮、种子皆可药用。吊瓜雌雄异株,种子繁殖,也可块根繁殖。吊瓜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从吊瓜果瓤中取出的吊瓜子粒大、饱满,是炒货中的佳品。2014年,鼎城区十美堂镇种植吊瓜35公顷,每667平方米产瓜子110公斤,收入2500元以上。1.整地施肥选择光照充足、土层疏松深厚、地下水位低的地块种植。秋冬季节,将地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中药材种植进入了新一轮的回升期,大部分品种每667米~2产值都能够达到2000元左右的正常效益,个别品种的产值更为突出,可达到3000元以上。但也有因随风而动,别人种什么自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中药材传统种植费工费时,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药农的种植效益。本文在人工常规种植的基础上,与定西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中药材微垄铺膜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依托"定西茂丰中药材合作社"对道地品种黄芪、柴胡、党参进行了种植环节费用的比较分析、试验统计,得出结论:中药材机械化种植节约费用3 450元/hm~2。  相似文献   

10.
《天然产物分离》2006,4(2):15-15
“十五”期间,对云南40个重要、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引种驯化和规范化(GAP)种植研究,建立优质种源繁育基地9个,选育出优质中药材品种及种源12个,制定了18个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完成了三七、灯盏花2个中药材品种的GAP认证;5个中药材GAP种植示范面积达4万亩,辐射带动农户10多万户、面积20多万亩,三七、灯盏花等已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开发的亮点。2005年,昆明、文山、楚雄、大理4个医药工业园区产值达37亿元,20个产业化项目累计产值超过10亿元。  相似文献   

11.
河西地区茴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茴香属伞型科1~2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有香味,是常用调味品和重要的中药材。茴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种植。为了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茴香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茴香产量达3 750 kg/hm2以上,最高4 500 kg/hm2,经济效益达15 000元/hm2以上,已成为我场推广的主要"千元田"种植模式之一。目前,  相似文献   

12.
进财 《新农业》2005,(1):18-18
种植优质小杂粮:过去农民多因产量低、价格便宜不愿种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价格也持续攀升。而且这些作物易于种植.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沟头崖岭、地头地边均可种植,生长期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3.
我县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独特,气候冷凉,所以适应喜凉作物栽培,而燕麦属喜凉作物,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我县大部分地区为浅、脑山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较少,品种结构单一。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前景广阔,另外在部分川水地区,燕麦可以进行复种。  相似文献   

14.
种植中药材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门路。为避免农民朋友盲目种植,现将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用量大、效益较高,且适合我国南北夏秋季节栽培的中药材品种介绍如下:   1.荆芥。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以带根全草及花穗供药用,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止血的功能。全生育期 80~ 90天,一般亩产 300~ 400公斤,现价每公斤 2~ 3元,穗 5~ 6元,亩产值 800~ 1200元。用种子直播,每亩用种量 3斤,加上肥料、人工,亩成本 150元。荆芥易种易管,在砂质壤土中种植,产量更高。如将荆芥进行深加工,每 100公斤干草可蒸馏出荆芥油 1.8~ 2公斤,目前出…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生产存在问题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祥  王飞  左群  朱建强 《农技服务》2011,28(2):231-232
2010年施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0.35万hm~2,其中太子参0.22万hm~2,实现销售1045t,总产值达1.7亿元(单价飙升),获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效益。然而,调查发现该县太子参单产下降,品质变差,效益低下,种植积极性差,普遍存在种源退化、病害严重等问题。从土壤环境、品种资源、耕作制度、播种技术、有害生物控制等方面分析原因,以土壤培肥为基础,土壤调酸为重点,无毒种苗为主线,规范栽培为起点,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组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属于特种经济作物。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营管理都有它的特殊性,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违背了其生活习性,必然会造成损失。因此。种植中药材时应注意种植环境是否适宜、种植技术是否掌握、市场风险能否承受等关键环节,切不可盲目。 种植环境是否适宜 虽然中药材种类很多,但真正值得种植的中药材并不多。一些种植效益较高的中药材。如人参、天麻、党参、黄连等,一般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只在气候冷凉、植被良好、光照适宜、降雨充沛、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特殊区域才能生长。其他地区种植难度很大,甚至根本不能种植。有的中药材虽然适应范围较广,在高山、平原都能够生长,  相似文献   

17.
吊瓜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吊瓜子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其根、果实、瓜皮、瓜子也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既适合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对成片的吊瓜地还可以进行间作套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结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浙江省粮油作物、蔬菜瓜果、桑茶果,中药材等农作物品种种植情况和新品种选育推广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品种创新和良种推广能力、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颜廷林 《新农业》2007,(1):19-19
目前,很多农民朋友都有发展中药材的意向,到底种植什么品种适宜,哪些中药材市场较好,哪些有发展前景?根据多年种植中药材经验,结合当前中药材市场价格,做如下分析。1.五味子又称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辽宁地道药材,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每公斤干品价格120~180元。1990年以来每公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讨论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各种评价方法的运用。指出在评价指标选择中,要根据不同药材品种的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有针对性的选择指标,并须包含肥力指标、环境指标和生物指标。在目前的中药材种植土壤质量评价中,评价方法主要为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应该研究更适于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以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准确。通过动态监测不同时期土壤状况,及时纠正不良的土地利用方式,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