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化学农药的应用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害虫的天敌,因此在当今的害虫防治中,人们非常重视如何既能杀死害虫又能保护天敌,即如何协调好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问题.以往关于化学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作用仅侧重于对天敌致死剂量的研究,用天敌的死亡率或致死中量LD50去评价农药对天敌副作用的大小,而低于LD50的亚致死剂量对天敌的影响研究则较少.本文就当前有关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天敌昆虫影响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安徽茶区采获茶园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107种,鉴定了66种,分属于2目15科。主要有茧蜂、小蜂、缘腹卵蜂和寄蝇等类,均对害虫具有较大的自然控制效应。茶园山林植被繁杂,有利于多种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存繁衍;大量施用农药,则对天敌昆虫威胁很大。作者认为应发展生物防治,建立良好的茶园生态系,充分发挥寄生性天敌昆虫对茶园害虫的制约效应。  相似文献   

3.
4.
对北京地区农林业害虫中重要的52种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对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赤眼蜂Trichogramma.spp.和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 5种常见天敌昆虫在北京地区的应用进行论述,为推广应用天敌昆虫,对害虫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据L.O.Warron(1967)统计,在北美、欧洲、亚洲,美国白蛾的天敌昆虫(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共有175种。在北美由于受到天敌的控制,因而美国白蛾不是一种引人注意的害虫。在亚洲,美国白蛾于1958年传入朝鲜半岛,据日本和朝鲜报道,适应它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才6种(寄生蝇3种、姬蜂1种、小蜂2种)。苏联1978年报道已发现寄生性天敌30余种,其中某些种类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寄生率高达90%,基本上可以控制美国白蛾的传播和流行。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有相似的情况,如一种绒茧蜂(Apanteles sp.)对白蛾幼虫的寄生率一般年份30-40%,个别年份高达70~80%。在国内1985年报道,辽宁丹东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有9种(寄生蝇3种、姬蜂4种、绒茧蜂1种、赤眼蜂1种)。  相似文献   

6.
云南南美斑潜蝇寄生性天敌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云南蔬菜上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及优势天敌的寄生和取食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是:已鉴定出寄生蜂12种;优势寄生蜂为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Walker)和潜蝇茧蜂Opius sp.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最严重的食心虫之一,为了探索和利用其天敌昆虫资源,选择山西省太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类样地,对其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的2种优势寄生性天敌种为舞毒蛾黑瘤姬蜂和亮黑伊乐寄蝇,该2种天敌室内羽化的高峰期多分布在0:00—13:00时段。在果树自然放养的A地,2种天敌并存,但以亮黑伊乐寄蝇为优势种。在人工管理频繁的B地,舞毒蛾黑瘤姬蜂为优势天敌种,亮黑伊乐寄蝇极少发生,并且天敌推迟发生。调查还发现,在梨小食心虫种群的盛发期,其数量变化和2种天敌的发生呈负相关,7月份后,2种天敌可对梨小食心虫形成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测定 3类 6种杀虫剂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 ,结果表明 ,供试杀虫剂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室内杀虫效果差异显著 ,对茶毛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 .5%功夫乳油 6 0 0 0倍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分别为 93.5%、 89.6 %、 10 .0 %、 5.7% ;2 .5%敌杀死乳油 30 0 0倍分别为 91.3%、89.4 %、 10 .4 %、 6 .6 % ;80 %敌敌畏乳油 2 0 0 0倍分别为 77.5%、 87.5%、 2 6 .5%、 2 4 .8% ;4 0 %水胺硫磷乳油2 0 0 0倍分别为 72 .4 %、 86 .6 %、 2 6 .7%、 2 2 .5% ;1.16× 10 11孢子· g-1的 80 10苏云金杆菌粉剂 50 0倍分别为6 8.8%、 86 .0 %、 5.3%、 4 .7% ;5× 10 7PIB· m L-1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分别为 6 6 .6 %、 85.5%、3.6 %、 3.8% .采用控制指数分析法建立了杀虫剂筛选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寄生性天敌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类群及优势种研究进展 ,对其保护利用措施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旨在提高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昆虫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商业化种植的迅速推广,转基因作物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对靶标害虫有很好控制作用的同时,对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及其种群数量的影响是其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天敌个体及种群两个方面综述了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天敌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在有效控制靶标害虫的同时,对昆虫天敌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对某些天敌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除个别Bt棉田外,未发现转基因作物田中天敌种群数量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green miridbug,Cyrtorhinus lividipennis,is an important predator of the rice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In this study,the selective toxicity of seven commercial biopesticides for C.lividipennis was examin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bamectin was the most selective to C.lividipennis,followed by matrine and azadirachtin.Veratridine,rotenone,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Beauveria bassiana showed less selectivity for C.lividipennis.Subsequently,matrine,abamectin and azadirachtin were selected for sublethal assessments with respect to C.lividipennis due to their high toxicities to N.lugens.C.lividipennis treated with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LC10 and LC20) of the three biopesticides could distinguish volatiles released from healthy and N.lugens-infested plants indicating that the biopesticides tested did not affect the foraging ability of surviving miridbugs.Azadirachtin decreased the consumption capability of C.lividipennis when the densities of N.lugens were 20,30,40 and 50 insects per vial.Sublethal concentration treatment did not impact the pre-oviposition period or egg hatchability of C.lividipennis.However,the fecundity of C.lividipennis exposed to azadirachtin and abamectin increased by 27–41%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individuals.In summary,abamectin or matrine together with C.lividipennis could b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rice.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植物生物碱的种类、杀虫活性、杀虫作用方式与机理,分析了其市场需求和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松突圆蚧及其3种寄生性天敌的林间生态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6-9月调查研究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及其3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Viggiani et Ren)和长缨恩蚜小蜂[E.citrina(Craw)]的林间生态位,测定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资源利用中,对寄生松突圆蚧雌蚧的2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引进种)优于友恩蚜小蜂(本地种);而对松突圆蚧的2种本地种天敌,长缨恩蚜小蜂(寄生雄蚧)优于友恩蚜小蜂(寄生雌蚧).  相似文献   

14.
用40%氧化乐果乳油、45%马拉硫磷乳油、2.5%天王星乳油3种药剂喷雾防治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fraxinus Tang.)雌成虫。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500~1000倍液和2.5%天王星500~2000倍液防治白蜡绵粉蚧雌成虫,其防效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稻飞虱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缨小蜂Anagrus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naias及O.aesopi同时存在于稻田及其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寄主卵、寄主植物和栖息生境对卵寄生蜂的性比、体形大小和发育历期有着明显的影响。非稻田生境中禾本科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首先影响飞虱和叶蝉,从而影响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和质量。植物花对卵寄生蜂成虫的生存和寄生行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甜菜夜蛾寄生蜂名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收藏的寄生蜂标本和国内外报道,对我国寄生甜菜夜蛾的原寄生蜂和重寄生蜂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列出我国甜菜夜蛾寄生蜂33种,其中包括原寄生蜂25种,重寄生蜂8种.同时还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我国已报道过但有存疑的寄生蜂5种及国外已有报道但在我国还未采集到标本的寄生蜂70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为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浸叶法确定了唑虫酰胺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 LC30和LC50),研究其对小菜蛾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其体内解毒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 LC30和LC50)处理后,小菜蛾幼虫体质量与蛹质量减轻,幼虫历期和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缩短,羽化率、单雌产卵量与卵孵化率亦均低于对照,小菜蛾3龄期幼虫体内的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亚致死浓度的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菜蛾体内的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结果可为唑虫酰胺的科学应用以及制定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是危害性极大的植食性昆虫.从烟粉虱起源、种名、分布及生物型等方面综述了其在分类学上的研究概况,对烟粉虱寄生性天敌资源作了初步的梳理研究,阐述了烟粉虱天敌恩蚜小蜂属、桨角蚜小蜂属、Amitus和其他属寄生峰在形态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洋  何月秋  李旻  丁元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92-12194,12266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是由2种病毒协生作用产生的。目前仅在玉米植株上有相关报道,被我国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从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防治等方面对相关病毒作了阐述。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病毒快速、准确和有效的检测方法,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