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克隆、表达了牛结核早期分泌靶抗原蛋白6(ESAT-61抗原,建立了ESAT-6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同时应用牛结核提纯菌素(PPD)ELISA和ESAT-6-ELISA对采自疫区的641头牛和非疫区的324头牛进行检测,其中PPD-ELISA检测中,疫区有581头阳性牛,阳性率为90.64%,非疫区有2头阳性牛,阳性率为0、62%;ESAT-6-ELISA检测中,疫区有567头阳性牛,阳性率为88.45%,非疫区没有阳性牛。对采自疫区的23例变态反应阳性牛和非疫区的7例变态反应阳性牛进行检测,其中PPD-ELISA检测中,疫区有20头为阳性。与变态反应的符合率为86.90%,非疫区有1头为阳性,与变态反应的符合率为14%;在ESAT-6-ELISA检测中,疫区有18头为阳性,与变态反应的符合率为78.30%,非疫区没有阳性。这些结果表明:ESAT-6-ELISA的敏感性要低于PPD-ELISA;牛结核ELISA在非疫区应用效果较差,在疫区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牛焦虫病流行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贵阳、独山等畜牧场牛焦虫病呈地方性流行,有固定的地域性和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与放牧有关和与刈割山草饲养有关。引进牛、奶牛发病率远高于纯本地牛,老疫区牛具耐受性,新区牛较易感。病原体以牛双芽巴贝西虫、瑟氏泰勒虫、混合型虫体多见,处于放牧条件下的虫种感染往往具有多样性,初步报告贵州省有卵形巴贝西虫的存在。传播媒介以微小牛蜱为最常见,镰形扇  相似文献   

3.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虫(主要是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多发生于1~3岁的牛。每年流行于6~8月,特别是7月上、中旬为高发期。老疫区由于牛的免疫功能强,多为带虫者,发病、死亡约30%,而从疫区进入病区的牛,死亡率可达60%~92%。潜伏期约14~20d,病程20d左右。该病通过蜱传播。1症状病初体温升高(稽留热),皮肤见结节,肩前及股前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以后精神疲惫,食欲、反刍停止,弓腰收腹,腹泻,便中带黏液或血,贫血,有黄疸,眼结膜见出血点,呻吟磨牙,精神沉郁,肌肉震颤,血稀,心跳快,…  相似文献   

4.
牛巴氏杆菌病是病源菌侵入牛体,进入血液,从而引起病牛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传染病。在雨水较多、潮湿、拥挤、寒冷、闷热、气候骤变季节容易暴发。西盟是牛巴氏杆菌病老疫区,笔者曾在西盟对牛巴氏杆菌病诊治、防控工作,针对牛巴氏杆菌病病源、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的分析,结合西盟县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宁夏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感染情况,采用牛支原体间接ELISA试剂盒对发生4起牛支原体肺炎的疫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牛进行了支原体肺炎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3月龄~1岁之间的牛发病明显,主要表现为肺炎和关节炎;调入牛经过长途运输后进入本地1周内发病,且发病数量急剧上升;调入隐性带菌牛与本地牛同群混合饲养后,3月龄~1岁之间的本地牛发病明显,有接触史的绵羊呈隐性感染。调查结果表明,在引进牛群时应该对全群引进牛进行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检测;不要从疫区引进牛;发病后对疫区染疫牛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检测阴性牛紧急隔离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阻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运用瘦牛高效快速催肥新技术,将体况较差的瘦牛经过2个月左右的饲养,使其增重90~1 00kg,每头可获纯利300元以上,不失为养牛户的一条致富捷径。1 选好瘦牛不是任何瘦牛都能进行强化育肥。只有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低劣、使役 繁重,或虽有肢体残疾但不影响催肥效果,或患有寄生虫等原因所致的瘦牛,这些瘦牛在 市 场售价较低,是高效快速催肥的首选对象。这类瘦牛一旦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常会收到 事半 功倍之效。切忌选择那些因年龄过大,或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传染病,或体质极度 衰弱病 牛。严禁从疫区进牛,从外地进牛必须经过…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临床出诊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口腔症状相似的易混淆的牛的传染病。为了正确诊断出结果,准确地进行防治,特列举六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口腔糜烂性牛传染病加以鉴别,以备各位兽医工作者参考之用。 1.牛口蹄疫 闭口流涎,呈牵丝状或泡沫状;上下唇内面、齿龈、舌面粘膜发生核桃或蚕豆大小的水疱,破溃后形成边缘不齐的糜烂,而后深入形成溃疡,最后结痂愈合,病牛多取良性经过。此病发病率新疫区可达100%,老疫区可达50%以上;病死率成年牛  相似文献   

8.
牛巴氏杆菌病水肿型是牛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是由多杀性牛巴氏杆菌引起。临床表现 :本病型除牛巴氏杆菌病其它型共有症状外 ,主要症状是病牛头、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迅速炎性水肿、致使头 ,颈直伸难以转动。口腔粘膜潮红 ,舌肿大呈蓝紫色 ,吞咽困难或完全受阻 ,病牛呼吸随病程发展由呼吸加快到呼吸困难直至窒息。病期多为 12~ 36小时 ,往往因窒息死亡。本人自 1985年 10月18日试行气管切开术辅助治疗晚期牛巴杆菌病水肿型首例成功后至今共收治 3例 ,皆获满意疗效。初步证明 :气管切开术是辅助治疗晚期牛巴氏杆菌病水肿…  相似文献   

9.
牛猝死症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在陕西合阳,麟游,洛南、汉鸡,凤县疑似牛猝死症疫区采集到14份猝死的牛病料。经厌氧增减和细菌学检查,在12份病料中分离到21株疑似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10.
环形泰勒焦虫病,是世界许多国家中对牛危害较大的一种原虫病。在我国随着媒介蜱的地区分布,形成内蒙、新疆、宁夏等几处发病比较集中的疫区和一些散发省区。疫区内带虫牛达80%,死亡率一般为5~10%,严重时可达30%以上。国外对此病的研究很多。1945年 Tsur 第一次报道裂殖体在包埋法培养的离体脾脏组  相似文献   

11.
冬季农闲,到集市上买几头体况较差的瘦牛,经过2个月左右的饲养,使其每头增重 90~110kg,每头可获纯利300元以上,不失为冬委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其方法是: 1 选好瘦牛 不是任何瘦牛都可以进行催肥。只有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低劣、使役繁重,或虽有肢体残疾但不影响催肥效果,或患有寄生虫等原因所致的瘦牛,这些瘦牛在市场售价较低,是高效快速催肥的首选对象。这类瘦牛一旦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常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切忌选择那些因年龄过大,或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传染病、或体质极度衰弱的病牛。严禁从疫区进牛,从外地进牛必须经过兽医人员检疫,进场经7~10d的观察后方可并入大群。  相似文献   

12.
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其主要病症有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1996年入夏以后,我市水牛发生了巴氏杆菌病,经过及时治疗和采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的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又称牛暂时热或三日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大部分病牛经过2~3天发热停止,逐渐恢复.病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并有跛行和麻痹、瘫痪等特征,故又有僵硬病之称.本病在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常有周期性的发生,最初曾被误诊为牛流行性感冒.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又称牛暂时热或三日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大部分病牛经过2~3天发热停止,逐渐恢复。病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并有跛行和麻痹、瘫痪等特征,故又有僵硬病之称。本病在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常有周期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是在1983年研制成功牛贝诺孢子虫抗原及初步应用于临床的基础上,进一步用-20℃条件下保存30个月的病牛皮肤制备牛贝诺孢子虫抗原,对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诊断牛贝诺孢子虫病进行了扩大复试。结果表明,15份健康牛血清全部为阴性;140头(份)带虫牛血清有133头(份)呈阳性反应,阳性符合率达95.0%;49头类症病牛血清,除1份肉孢子虫血清效价为1:40外,其余均为阴性;对疫区的496头被检牛,通过临床、组织学以及眼巩膜包囊等检查,检出阳性牛33头,检出率为6.65%,通过间接血凝试验检出阳性牛84头,检出率达16.94%,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由此认为,间接血凝试验对牛贝诺孢子虫病有很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疫区普查。  相似文献   

16.
以喘、咳嗽、发热为主症的牛传染有括牛巴氏杆菌病(肺炎型)、犊牛地方流行性肺炎、牛支原体肺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牛副流行性感冒、牛腺病毒感染、牛流行热。1997年我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普通病主要有日(热)射病、肺充血与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多出现流产、睾丸炎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卫生部、农业部《关于颁发“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疫区判定和控制区考核标准”》的通知下,玛沁县对当地牛、羊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监测结果如下:1材料方法1·1血清来源玛沁县优云乡、当洛乡、东倾沟乡3 032头牛、6 258只  相似文献   

18.
一、临床症状   (一)一般性临床症状  体温突然升到41~42℃,经过1~5天,才降至正常。有的经过5~7天,发热才有可能减缓。病初精神抑制尤其双肘部肌抖动明显,体表及末梢发凉(发热恶寒),呼吸急速,每分钟多达90~100次,个别病例每分钟呼吸次数高达130次。病初心季亢进(深数脉)并与呼吸、体温同步增加(暂时)。病初便秘,粪干而黑,表面有黏液及血丝,少数病牛有膀胱麻痹症状,排尿困难。重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个别病牛出现酸中毒,双眼流泪,一般病牛,经过1~3天(常超过3天),临床症状消失,有的持续到15天后仍有症状; 个别病牛反复发热,高…  相似文献   

19.
牛口蹄疫病是一种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疾病,一旦发生疫情会出现大批死亡,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初生牛死亡率会更高。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以下就防止措施做粗浅说明。  相似文献   

20.
甘州区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监测净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1995-2008年,甘州区对9个新老疫区乡(镇)和13个非疫区乡(镇)的牛、羊、猪及全区奶牛进行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应用血清学平板凝集、试管凝集反应共监测牲畜40811头(只),其中:牛18884头(含奶牛7205头)、羊19871只、猪2056头,检出阳性牛6头,阳性率为0.11%;应用细菌学方法分离培养流产犊、流产羔等病料346份,未检出布鲁氏杆菌。结果表明:畜间布病的阳性检出率在"稳定控制区"标准的基础上稳中有降,正在逐步向净化和消灭的目标挺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