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笔者就“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做一介绍,希望能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综合症"是目前对养猪业威胁最严重的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在我省乃至全国猪群中发生了以高热、呼吸困难、全身出血、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生、流行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致病原因尚未查明,暂时将其命名为"高热综合症"或"猪无名高  相似文献   

3.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报酬、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特点气温变换季节多发,病程较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达50%以上;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育成期发病率最高,发病  相似文献   

4.
猪夏季无名高热病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健雄 《养猪》2006,(3):31-32
猪无名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于生长育成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无食欲、呼吸困难、喘气等症状,部分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1发病特点据笔者近3年来对华东、华中、华南76个规模化猪场和部分养殖户的调查结果,猪无名高热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1一般发生于夏季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猪高热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从中兽医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旨在科学维护猪群的身体健康,减少感染猪高热综合征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猪"无名高热"现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8月份,我国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育肥猪、繁殖猪群先后发生了一种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躯体全部或局部毛孔出血、局部皮肤皮下瘀血为特征,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疫病,有人称为“猪无名高热症”。1临床特征此次疫病的明显特征是:①主要发生于养殖场和散养猪群,规模饲养场很少发生;②主要发生于育肥猪群和繁殖母猪群,尤其是购买仔猪育肥猪群和饲喂饭店下脚料的猪群多发,自繁自养猪群较少发生,但与鸡混养的猪群也有疫病发生的报告,但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按照临床症状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1高热加出血型多发于繁殖…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无名高热病综合症".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该病来势凶猛,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导致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夏季是猪高热病发病的主要季节.  相似文献   

8.
目前养猪场常见传染病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多见,如猪高热病、猪瘟与喘气病、猪瘟与猪肺疫、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单病原感染的病例也时有发生,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黄白痢、猪水肿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副伤寒、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一、猪群易发的几种传染病(一)猪高热病猪"高热病"即为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疾病,该病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病的发病是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规模猪场一旦爆发高热病,往往因为该病病因复杂,临床控制较难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碎、生长速度以及猪群躯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近年来,猪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总结了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提出了猪高热病的防治措施,希望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今年7~8月份,我国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猪群先后发生了一种临床以育肥猪、繁殖猪群多发的高热、食欲废绝、躯体全部或局部毛孔出血、局部皮肤皮下淤血为特征,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疫病,有人称为“猪无名高热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我国江西、湖南、江苏等地出现以高热为主要症状的猪病,目前已蔓延东北大部地区。由于该病病因复杂,又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一旦发病,临床上很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又被称之为"高热综合征"、"猪无名高热病"或"猪高热征"。它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多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症。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治疗效果差、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本文论述了生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提出防治措施,希望为防治猪高热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夏季,受持续高温湿热天气影响,自7月初开始,部分地区一些生猪相继发生一种以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皮肤发红或苍白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高热病"疫情。这些猪"高热病"发病特点为发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很快就波及同群和相邻养殖户;且病程长,治疗后易复发;断奶前后的仔猪和母猪发病率高,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死亡率低,青年猪和公猪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散养户发病率高,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的猪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16.
袁伟  袁天旭 《中国猪业》2014,9(11):46-47
以江苏省兴化市近年来流行的猪高热综合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最后诊断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同时伴有其他6种病毒或细菌的继发与混合感染。对于发病猪群,根据其病程所处阶段,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措施;对于未发病猪群,采取包括疫苗接种、药物保健、生物安全控制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无名高热病综合征".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结合实际诊疗经验,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以及病猪的治疗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以来,许多猪场的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均暴发了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的猪场患猪发病率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猪高热综合征俗称"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以高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引起猪高热综合征的病原很多,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因此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